小琉球重觀光 珊瑚礁覆蓋率剩不到12% 監察院糾正4機關
小琉球沿海珊瑚礁生態系長期遭受破壞,致嚴重衰退與失能,珊瑚礁覆蓋率僅11.9%。(臺灣潛水陳琦恩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屏東度假勝地小琉球年登島人次達百萬,觀光蓬勃發展帶來的是小琉球海域生物量衰減、資源枯竭,珊瑚礁覆蓋率僅11.9%,爲全臺最低。監察院11日表示,權責機關明顯有疏失,通過監察委員範巽綠、林盛豐提案,糾正海委會、觀光署、鵬管處及屏東縣政府。
小琉球是臺灣屬島中唯一的珊瑚島,珊瑚礁造就豐富的生態,近年來海域活動興起,潛水、浮潛、獨木舟、水上腳踏車、觀光艇、潮間帶生態觀光,假日民宿一房難求,島上各沙灘與景點擠得水泄不通,甚至連帶東港碼頭擠滿登島遊客,對當地交通造成沉重負擔。
2位監委表示,小琉球在2015年以前,活珊瑚礁覆蓋率約30%至50%,2016年全球珊瑚大白化,墾丁、綠島、小琉球和澎湖嶼坪均出現珊瑚覆蓋率下降情形,小琉球更大幅下降到10%至20%,但是墾丁、綠島、澎湖嶼坪的珊瑚在白化後1至3年內覆蓋率均有所回覆,但小琉球卻未有明顯回覆跡象,2021年至2023年小琉球平均珊瑚礁覆蓋率僅爲11.9%,爲全臺最低。
小琉球近年來每年達百萬遊客登島,潮間帶是重要觀光項目之一,而龐大的人潮,也造成生態負擔。(屏縣府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小琉球近年來海域活動興盛,龐大的人潮雖然帶來商機,卻也造成生態負擔。(資料畫面)
2位監委說,據學者調查,小琉球海域珊瑚多樣性越來越低,呈現珊瑚扁平化趨勢,浮潛與潮間帶踩踏等人爲活動,對小琉球珊瑚礁產生劇烈衝擊。對於源源不斷涌入的遊客,權責機關有必要對小琉球遊憩承載量進行調查評估及遊客總量管制。
2位監委指出,觀光署及鵬管處重觀光、輕生態,遊憩承載量評估並未考量海洋生態的影響,自有怠失;海委會自成立以來,未積極掌握小琉球珊瑚礁生態系統變化,未善盡海洋生態主管機關權責;屏東縣政府對於熱門潮間帶遊客總量管制不力,有檢討改進必要。
「保育都沒了,還有誰會來觀光?」小琉球自然人文生態觀光協會理事長陳文玉表示,首先要確認人數總量管制是否可解決小琉球生態問題,盤點目前所發生的問題是否可由總量管制解決,確認之後積極着手,從中央到地方、居民好好溝通討論,找出解決方案,地方對於生態保育永續觀光是支持的,有保育,觀光才能永續。
針對監察院糾正,鵬管處表示,對於遊客總量管制並規範行爲,今年辦理「琉球風景特定區遊憩承載量調查評估計劃」並提出後續建議,同時透過海域遊憩友善措施、推動保育型生態旅遊建構永續品牌,強化跨單位合作,提升保育與管理效能。
海委會對珊瑚屢遭破壞感到心痛並表示,過去臺灣沒有海洋保育法,海委會只能做協調統合機關的角色,沒有強制力,但幾年來,仍訂定《臺灣海洋遊憩永續管理指引》,強化人數管控,以及對小琉球的生態調查。海洋保育署也將持續積極監測,並協助覆育小琉球地區珊瑚礁生態系,透過與地方政府及在地團體合作,共同推動珊瑚保育及覆育行動。
屏東縣政府對於監察院糾正則表示虛心檢討,但也說明近年積極作爲,包括杉福、漁埕尾及肚仔坪3處潮間帶自今年7月起收取觀光保育費,所得將專款專用於海洋保育教育、海岸清潔、漁業巡護、生態調查及覆育等用途,目前進入該處潮間帶人數銳減,降低人爲影響,顯示此項管理措施對生態具有正面的良效。另外,2022年起至今,縣府在杉福漁港、白沙交通碼頭、龍蝦洞等地共移植772株珊瑚,但因氣候變遷及藻類繁盛生長等因素影響,部分移植珊瑚呈現白化或死亡,縣府仍將持續推動珊瑚礁覆育及保育,維繫珊瑚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