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商鋪交易本地資金佔比近半 “量升額跌”將成新趨勢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 張偉澤 實習記者 孫遲悅 香港報道
8月26日,美聯工商鋪行政總裁盧展豪表示,美聯工商鋪預計2024年香港工商鋪成交量約爲3350宗,同比下降12.8%,預計將創29年來香港工商鋪成交量新低。
盧展豪稱,香港工商鋪的成交量受到借貸成本高和工商鋪價格調整的影響,2024年超過1億港元成交額的工商鋪市場將呈現“量升額跌”的趨勢。截至8月15日,香港工商鋪超過1億港元買賣數量爲51宗,較去年同期增加約4.1%,但成交額爲250億港元,同比降低約15.4%。
根據美聯工商鋪資料部數據,2024年上半年香港工商鋪成交數量爲1646宗,其中工業大廈842宗,寫字樓344宗,商鋪460宗;預計2024年下半年工商鋪成交數量將不超過1700宗。工業大廈和商鋪成交量都將創29年來新低。
美聯工商部董事長陳偉志表示,香港工商鋪中工業大廈類成交主要以分層購買爲主,整棟購買佔比較低。截至8月15日,工業大廈超過1億港元分層購買數量爲5宗,整棟購買則爲2宗。同時他也表示,大型國有企業、本地商家和醫療機構等買家是大額投資工業大廈的主力羣體。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本地投資者入市的金額達到119.2億港元,佔比達47.1%,內地及海外買入的金額則分別爲25.6億港元、41.3億港元。
美聯商業部董事長李鎮龍表示,2023年某臺資科技企業以64億港元購入中環盈置大廈,爲近年來寫字樓類交易中罕見的大額交易。
據悉,2023年10月,該臺資科技企業以64億港元購入盈置大廈後,持有該大廈僅6個月便委託地產代理以約70億港元的價格重新掛牌售出,較買入價上升9.3%,每平方尺(1平方尺約爲0.09平方米)約售2.64萬港元。
美聯旺鋪董事長樑國文稱,商鋪類成交主要以一般鋪位爲主,截至8月15日,超過1億港元的成交數量共9宗,全座或基座商場的成交數量爲4宗,且主要位於民用住宅下設的基座商場。購買者以個人投資者爲主,其他爲企業買家或房地產發展商。
樑國文認爲,巴黎奧運會相關活動及盛事展覽等爲香港商場帶來衆多中國內地和香港本地的遊客,而在“奧運季”結束後,香港仍需多方面支持提升商鋪租售表現。因此他建議香港特區政府應繼續加強盛事活動宣傳,同時爲赴香港旅遊的遊客提供交通餐飲優惠。
盧展豪認爲,香港金融管理局與香港銀行公會成立小組協助中小企業融資,確保加快按揭貸款審批的手段,以及香港三大發鈔銀行對客戶還款限制的放鬆,將穩定工商鋪買賣市場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