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觀察】微短劇不應成爲微“毒品”

微短劇又上熱搜,這次是因爲消費陷阱。

近期,微短劇訂閱割韭菜、掏空老年人錢包、收割中低收入羣體等現象引發廣泛討論,精準設置的付費卡點、默認開啓的"自動解鎖下一集",以及衍生的虛假宣傳、誘導消費、套娃消費等問題,讓無數消費者掉進氪金的無底洞。

微短劇本質是一種新型互聯網文化產品,從劇本到拍攝到投流都有成本,以付費解鎖的方式完成商業化循環,是產業發展的客觀規律,無可厚非。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在規範之內,換句話說,付費不是問題,跑偏的付費纔是問題。

內容市場,奉行"以德服人",但微短劇就像是"不講武德"的泥石流,瞄準觀衆的情緒,開啓降維打擊。

縱觀當下微短劇市場,除少數精品劇集外,更多是靠高密度和高強度的快感轟炸,以及關鍵時刻戛然而止的免費設置,挑動觀衆的消費衝動。

微短劇不再奉行傳統的內容驅動消費法則,而是本末倒置,消費優先。

常規操作是劇情里加爽點,微短劇玩的是爽點裡加點劇情,內容自然淪爲賺錢的工具,後續密集設置的反轉,也成了消費的潘多拉魔盒,爲自動續費、套娃消費等套路培養了一個溫牀。

人們對於微短劇的評價都是又土又上頭,一邊嗤之以鼻,一邊欲罷不能。

歸根結底,微短劇做的是情緒的生意,以"人們缺什麼就造什麼"的刀法,擦着色情低俗、血腥暴力的邊,快準狠地塑造一個又一個霸總嬌妻、贅婿逆襲、豪門恩怨的老套故事。

但"爽"過之後呢?不過又是一個灰飛煙滅的幻想,又淺薄、又蒼白。以至於有人形容,微短劇已經成爲一種快節奏生活裡的新型"精神鴉片",靠着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上癮,成爲賺錢的最好工具。

任由不良之風蔓延,微短劇難保不會從個人"僞爽文"變成社會"毒雞湯"。去年末,《黑蓮花上位手冊》因渲染極端復仇、以暴制暴的不良价值觀被全網下架。不久前,《老師不要跑》也因存在劇情低俗,臺詞、畫面、情節涉及嚴重軟色情而遭遇"封殺"。

針對微短劇市場亂象,監管部門正在加強治理。如,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曾下發通知,明確要求嚴肅、紮實開展"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專項整治。從長遠來看,審覈細則、標準的制定,以及"黑名單"等信用監管制度也不失爲探索的方向。

微短劇的爆發證明了市場的存在,監管的同時也要與服務並重,鼓勵符合主流價值觀的精品力作創作,鼓勵精品微短劇的發展,來滿足人民羣衆的需求。

這樣,微短劇纔不至於劣幣驅逐良幣,微短劇產業才能"唯有源頭活水來"。

北京商報評論員 楊月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