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國》大陸窮臺元年
ECFA生效實施,爲臺灣帶來實質好處。圖爲外貿協會臺北採購夥伴大會,設「ECFA專區」。(中新社)
正當美國總統大選底定,拜登確定當選之際,大陸當局已開始爲拜登時代的中美關係(特別是中美貿易關係)做周全的準備。且在拜登公開表態不再持續川普「美國第一政策」之後,一個嶄新的局面已然在目,值得觀察。
在此同時,大陸與澳洲的貿易戰正如火如荼的升高之中。對澳洲政府過去4年中,一方面賺進大陸大筆的貿易順差,卻站在反中的五眼聯盟最前線,觸動了大陸最敏感的民族情緒,誠「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換句話說,大陸不能容忍澳洲政府大賺人民幣的時候,還要在政治上處處與大陸爲敵。
同樣的邏輯,也適用在兩岸關係上。最近大陸一些涉臺事務經濟學者,正在熱烈討論是否要對臺灣發動類似美國對中增加鉅額關稅做法的貿易戰。因爲根據大陸國臺辦網站公佈的數據,過去30年(1989~2019),大陸出口到臺灣商品總額爲5922餘億美元,大陸進口臺灣商品總額爲2兆2549餘億美元,兩相抵扣結果,臺灣從大陸淨賺了1兆6627餘億美元,尤其過去民進黨執政的4年,每年臺灣都從兩岸貿易中賺足1000億美元以上,臺灣成爲最會賺大陸錢的地區,但是臺灣也是在政治上處處與大陸作對爲敵表現最強烈的地區。甚至還運用從大陸賺的大筆美元,大買美國的軍火武器,用來對付大陸,造成兩岸對抗的情勢日益升高緊張。
因此在面對如此尷尬的數據前面,這些學者被迫從不能坐視一個主張臺獨的政權,每年還從大陸賺取大量貿易順差的情況繼續下去,若不能有積極作爲,不等同大陸當局實質在經濟上放縱支持臺獨嗎?加上爲期10年的ECFA亦已到期,大陸已無義務還要給臺灣免關稅的優惠,兩岸貿易戰自然蓄勢待發,2021年對臺灣會是一個極爲嚴峻,註定成爲「經濟窮臺」元年的新時代,臺灣政府與人民能無惕厲乎,的確令人憂慮。
一位學者就坦白的說:「臺灣每年從兩岸貿易中,賺取大陸1000多億美元的概念,等於臺灣中央政府一年的總預算金額,都足以由兩岸貿易順差支付。如果在這種情形下大陸當局還以大局爲重,不願對臺灣採取任何形式的經濟制裁行動,不就是大陸當局實質支持臺獨政府最好的證明嗎?何以杜天下悠悠之口呢?」他認爲以貿易戰制裁臺灣,遠比軍機繞臺與武力恫嚇來的更有效果,也會使臺灣人民普遍深受其害,而對臺獨政權產生反感最直接的做法,大陸當局應該立即採納。
事實上,大陸當局已在梳理髮展了33年的兩岸關係,對那些只知賺大陸錢,還公開支持臺獨的臺灣政府官員與人民,決定施以最嚴厲的制裁。其中一個做法,就是擬定所謂「頑固臺獨分子」清單,對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與極力「去中國化」的臺獨基本教義派分子,絕對不放過他們應該承擔的歷史責任,必要付出相對應的代價與處分。在此同時,追究主張臺獨的民進黨政府官員與支持民進黨政府臺灣人民的政治責任,自然也是必要與必然的結果。
尤其,臺灣有些投機分子,在眼看中美貿易戰將持續多年的情形下,抱着幸災樂禍的心理,大聲叫囂臺灣未來會有30年的經濟好景,認爲兩岸關係就算不好,臺灣的經濟仍然會好。如此親痛仇快的心態,表露無遺,更是讓大陸當局感到十分難過與難堪,不採取任何制裁行動,實在無法向衆多兩岸愛國之士交代。
在這樣的態勢之下,從經濟下手,不惜將兩岸貿易歸零,至少不能容忍臺灣當局每年還從兩岸貿易中獲取暴利,並以此暴利去購買美國軍火與大陸爲敵,是大陸當局所設的底線,也是合情合理的做法。
回顧當年國民政府在大陸的失敗,就是金融崩潰與經濟破產所導致,最後一敗塗地,不得不退居臺灣一隅。所以,如何以經濟貿易手段,對付臺獨分子,應是大陸當局除了武力統一之外的另一選項,而且已事不容遲,有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總之,大陸當局採取中美貿易戰美國用的加稅方法,打響兩岸貿易戰的第一槍,極有可能。美國是中美貿易戰的始作俑者,大陸有樣學樣,以其矛對其盾,美國自是難以置喙,也很難插手干預,指責大陸當局的不是,臺灣必須單獨應對。看來臺灣經濟的冬天纔要開始,能不慎乎?也能無感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