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才競爭力衰退的隱憂

日前,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佈全球國家人才競爭力的評比報告臺灣在全球的排名爲27名,比去年大幅滑落4名;在亞洲排第4,落後於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這也是第1次臺灣落在馬來西亞的後面。在今年5月IMD公佈全球國家競爭力評比中,臺灣在全球的排名是第17名,比去年下滑了4名,現在公佈的人才競爭力排名也同樣大幅下滑4名。

我們看到這些關於國家長期發展的重要指標,臺灣在全球的排名中節節落後,實在很令人擔心。人才與教育可以說是帶動國家與社會長期發展最重要的一環,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良好的教育、良好的人才,長期下可能就很難與其他國家競爭。尤其是臺灣缺乏自然資源,我們與世界其他國家唯一可一較高下的就是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以及完善的教育,所以才能源源不斷地提供充裕的人才供政府產業及各部門所使用。現在在IMD的國際評比中,臺灣人才競爭力大幅下滑,在技術人才缺乏的情況下,我們很擔心未來臺灣是否還能夠維持長期穩健的發展。

在這一次IMD公佈的全球人才競爭力評比當中,臺灣的總排名爲第27名,其中有幾項的排名還不錯,包括學生國際能力在63個受評比國家中排第2名;所得有效稅率排第8名,科學教育體系排第12名等,這些排名都還維持不錯,其中尤其是科學教育排名維持在第12名,表示臺灣還可以持續培養出良好的科技與技術人才,這是值得欣慰的。

但是,在一些其他的指標方面,臺灣的表現就相對地弱很多,比方說,在吸引國外技術人才方面排名爲第55名,是細項指標當中對臺灣最不利的;再比方說,臺灣在人才外流方面的排名爲第51名,表示臺灣人才外流的情況對於其他國家而言,是非常嚴重的。其他例如教育公共支出排名第47名,與留才攬才政策排名第45等,這些細項指標的排名也都不佳。

在吸引外國人才來臺方面,這是一個老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於臺灣薪資長期停滯的問題,導致臺灣無法與其他國家競爭爭取技術人才。尤其是技術人才具有國際流動能力,因此如果臺灣技術人才的薪資無法全面改善,未來臺灣在競爭技術人才方面的能力只會愈來愈弱。另外,要吸引國際技術人才也不應限制薪資的高低,比方說,現在我國仍然限制技術人才來臺的月薪要超過4.7萬元,但是依我國現在的薪資水準,很多在臺灣唸完大學的外國學生想在臺灣找工作,但是因爲剛開始的起薪不易達到此一標準,而使得他們無法留在臺灣工作。我們認爲其實外國學生在臺灣唸完大學,就應該可以被認定爲技術人才而讓他們留在臺灣工作。另外,相關配套措施也應該儘量鬆綁,包括協助取得居留權,甚至國藉,以及協助國際人才的家人子女在臺灣生活上的便利等。

至於在人才外流的問題方面,臺灣累積在外工作的人數到去年底已經達到72萬人;而同期來臺工作的藍領勞工總數爲65萬人。也就是說,不但是技術人才外流很嚴重,而流入的卻是以低技術的藍領勞工爲主,這些勞工技術上的差異長期下來將會對臺灣的科技發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因爲一方面,我們的科技產業將會因爲不容易找到人而變得發展不易,例如高科技製造業或是高人才需求服務業;另外一方面,因爲低技術工人人數的增加,會使得低技術性工作的發展更爲容易,因此長期會造成臺灣產業發展轉向技術層次較低的產業方向發展,例如一些較低階的服務業等。

總而言之,現在臺灣面臨的問題不只是人才不足的問題,甚至於還有人口停滯的問題,因此我們應該更大力度地開放國外技術人才來臺工作的相關政策,同時,在臺唸書外籍學生應該是最容易爭取的,我們一定要用更寬鬆的政策吸引他們留在臺灣。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現在政府不斷開放藍領工人來臺灣工作,卻無法吸引技術人才來臺或留臺,造成人才嚴重的「高出低進」現象,如果現行政策不做大幅度的鬆綁,只怕未來在吸引國際技術人才來臺的能力只會愈來愈差,這對臺灣的長期發展是絕對不利的。(作者爲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