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圖書館 從最熟悉的角落出發》閱讀流動 城市最美麗的風景
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串連設計師在5個捷運站設立創意微型圖書館,提供民衆自由借閱及捐贈書籍,享受通勤閱讀的樂趣。圖爲姚仁祿設計的「書香好宅」。(陳仁萱攝)
閱讀,常常被認爲是很靜態的事。總覺得書要靜靜地讀,才能感受字裡行間流瀉的底蘊。我很喜歡這種氣氛,享受翻書的心靈節奏。不過,隨着工作量的增加,已經愈來愈難如此愜意,尤其,還面對着每週一次錄影說書的讀者承諾。於是,我漸漸學習將閱讀變成一種「流動」的習慣,也發現知識傳遞樣貌的精采多變。閱讀已不同於往,趣味盎然。
閱讀從定時轉換成隨時,是我的第一個改變。以前的閱讀時間,可能會選擇在睡前的夜闌人靜,或是假日的悠閒自在。拜電子書之賜,只要一有空,打開行動載具,就可以將自己抽離等待的煩躁或交通移動的空檔﹔隨身帶着一本書的輕盈,也是有效整理瑣碎時間的最佳利器。沒了定時的僵化,閱讀時間的流動,多元彈性。
在城市行跡中發現好書的無所不在,注入自己的閱讀清單,是我的第二個改變。以前找書可能得在書店、在圖書館,現在你會看見我們居住的城市,隨處都有藏書的角落。捷運站、公車上、百貨商場,甚或是一家文青咖啡店、都不難找到書本的交流。愛書人士的無私分享,或是政府有心將圖書館設立在菜市場,形成家庭主婦們交換心得的聚集之所……。知識的傳閱融入生活中,閱讀觸角的流動,成爲一種自然而然的發生。
獨閱樂不如衆閱樂,書架不再藏私,好書共賞,是我的第三個改變。完全沒有抵抗力的購書癮,常讓自己的書架書滿爲患。慢慢的,一段時間會開始整理這些書,一本本翻閱回憶相伴的成長軌跡﹔確定不會再讀的,便轉送有緣人。市場上這兩年也興盛起二手書的交易市場,汰舊換新,儼然活絡延伸了書籍的意義價值。閱讀擁有的流動,增添了自我滿足後的無限能量。
閱讀的流動,讓專注閱讀變成一種恣意隨興。每個人可以自由選擇最適性的書籍形態與風格,長篇、短篇、隨筆、精選、手感的紙本、翻轉的熒幕……,各自營造心中的讀書花園。而隨處座落的書香空間所帶來的閱讀流動,也擴大了愛書人的版圖,單一讀者的視野連結成衆人品論的交集,讓讀書這件事,更顯意義。
城市的美好,也可以從閱讀的各種風景開始。
身爲出版人,無論到哪裡,總會不經意地將視線落在人們手上凝望的物件:是手指滑動的手機,還是優雅翻閱的一本書。書店,則是拉近城市好感度的最快方式。常覺得書店就是城市生活節奏的縮影,感受人文素養的真實寫照。相較於五光十色新穎先進的城市發展實力,我更醉心穿梭遊逛小小書店的文化體驗。走在街上,尋找閱讀留下的足跡,捕捉書與人爲伴的魅力畫面,是閱讀賦予城市的質感,毋須刻意作態,便能處處展現文化的修爲。
閱讀,帶動了城市的文化流動;人們在城市流動的步調中,也因爲閱讀,找到了最好的身心安頓。只是,隨着手機網路的滲透,這些關於城市閱讀所留下的印象,已逐漸流逝。人們所改變的,不只是閱讀在生活中的成分,最大的可惜是,因爲失去閱讀的行爲,錯落了許多美好的體驗。
於是,一直以來,我想以自己的力量,讓更多人看見閱讀的美好。不論是把握各種可以上媒體推介說書的機會,將閱讀變成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傳遞;或是到不同場合分享書本能帶給我們的感動力量,讓下一代重拾閱讀的興趣……。我真心相信,只要透過分享的堅持,閱讀就能擴散持續。
你看了一本好書,得到收穫,必然想將這樣的快樂,轉換成與人分享的歷程。而別人透過你的分享,心有所感,閱讀後傳達迴應共享,就是一種閱讀分享的流動。閱讀分享流動,可以透過心得討論,當然也可以藉由書藉的分送傳遞。
在國外,常會看到各式分享閱讀的行動與實踐。有人會在城市不同角落隨意放些書,並在上面貼上便條紙,留下聯絡方式,希望帶走這本書的人可以和捐書人分享讀後心得。用心打造閱讀角落,讓公共空間隨時提供一個有書可讀的環境,甚至將書本結合自動販賣機的概念,讓人隨意隨機找到與自己有緣的書。或者舉辦閱讀馬拉松競賽,將看完一頁書視爲一段哩程的計算,增加閱讀競逐的趣味。
自此,閱讀在城市裡找到了新的表現方式,讓每個人的閱讀形成一種可以互相影響的改變單位,在偌大城市裡,找尋碰撞加乘的鼓舞效應。
最近,在臺北捷運的五處車站裡,我們看見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籌劃了五座「微型圖書館」。五位優秀設計師結合個人對閱讀的不同認知與價值闡述,開啓有別於出版人解構閱讀的另一種角度,更藉由「微型圖書館」的藝術創作,投射表現出極具特色的設計概念。在忙碌城市人潮流動的疾行中,五個風格各異的「微型圖書館」,像是有着奇特魔力,定格住閱讀的最美視窗,吸引路過市民的好奇駐足。
我十分欣喜也驕傲這樣的閱讀推廣概念。「微型圖書館」不僅讓閱讀融入城市的日常,也在「Take a book,Return a book」的分享行動裡,體現了閱讀傳遞價值的精神。在捷運這個城市最流動的交會處,因爲閱讀的流動,讓我們生活的所在城市,奏鳴起「好書樂分享,愛書不私藏」的幸福樂章。
原來,推展閱讀可以不只是口號,也不一定要訴求知識價值的如何偉大。從最熟悉的角落出發,從最不教條式的趣味營造與城市創意打造,形成閱讀的自然流動與分享。相信,因着閱讀時間、觸角、擁有的流動,在這片土地上,必能發現更多的城市閱讀感動,成爲旅人眼中最美好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