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天坑”專業正名的武大教授鄧紅兵:別把每個專業都用錢衡量
“我一直堅持一個觀點,沒有差的專業,只有差的人。”
“高等教育不是教我們謀生,而是教我們創造生活。”
……
近日,讓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鄧紅兵始料未及的是,自己在招生即將結束時有感而發、寫給家長和考生的一段文字迅速出圈,有人爲其中的理性分析點贊,也有人質疑他“站着說話不腰疼”。
“無論專業冷熱,奮鬥才能成就強國一代。”近日,鄧紅兵教授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面對面採訪,還原一位80後學者對於青年學子專業選擇與成長成才的觀察與思考。
不要把每個專業都用錢來衡量
鄧紅兵介紹,這個在網上廣泛傳播的“致廣大考生和家長的一封信”,是在湖北宜昌招生結束返回學校的路上寫的。有感於招生中的一些見聞,他在手機上敲了幾段話,然後發到了招生的家長和學生小羣,引起了一些共鳴,有人轉發後擴散了出去,“不是一篇正式的文章,完全沒想到會弄出這麼大動靜。”
從去年夏天開始,作爲專業老師,鄧紅兵參與到學校招生季的宣介工作,接觸的家長數以百計,“哪個專業好就業”“哪個專業掙錢多”等是家長們問得最多的問題,“把每個專業都用錢來衡量”。
他漸漸瞭解到,在網上、在家長們中還流行着“天坑”專業的說法,如“生化環材”即生物、化學、材料、環境等專業,原因是這些專業學習難度大,缺乏就業競爭力,到生產一線多,收入也偏低。
“這裡有家長和學生的社會性浮躁心理,其中也有很多對冷專業的誤解。”鄧紅兵的研究領域正是“生化環材”中的環境專業,他以自己的親歷現身說法。
1999年,鄧紅兵進入武漢大學時,被調劑到環境科學專業。他對這個專業沒有興趣,一度想復讀,輔導員做了工作後他才漸漸安下心來,靜心投入。很快鄧紅兵就找到了感覺,從本科讀到博士,而今已是武漢大學珞珈青年學者、博士生導師,還是教育部“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
鄧紅兵說,這幾年自己帶的研究生就業起薪基本都在20萬元左右,自己所在院系走出的學子中,有大批的長江學者、知名教授、行業領軍人才、上市公司的老總,“他們的成功之路,是對所謂‘天坑’專業最好的反駁。”
“沒有差的專業,只有差的人。什麼專業都需要我們不斷去努力。”鄧紅兵說,學習和工作,沒有輕鬆的,又輕鬆又掙錢的專業根本不存在。
針對網上的一些質疑,鄧紅兵迴應,並不是反對學生報考計算機等熱門專業,自己的初衷主要是想告訴家長,不要過多幹預孩子,給孩子多一點自主權,希望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初心去選專業;而且一窩蜂地扎堆選報熱門專業,畢業後的就業前景不一定就很好。
同時對學生而言,不管什麼專業都要好好學,沒有哪個專業能躺平賺錢。鄧紅兵說,一些學生考上了名校好專業,以爲就進了保險箱,沉迷玩遊戲而掛科、被退學的每年都有。
但讓他高興的是,這兩天,網絡和媒體上支持的聲音似乎更多,“這樣的關注和討論也是一次明辨和科普”。他不斷接到一些校內外同行教授的點贊鼓勵,收到年輕學子填報志願反饋信息:有人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堅持了自己喜歡的專業;有人堅定了外界認爲“冷門”專業的學習信心。
在熱愛與責任面前,所有選擇都不會被辜負
在這封信中,鄧紅兵還提及了觸動他的另一個現象——今年一些入圍“強基計劃”(注:一般指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的學生,因爲高考分數已經夠了預報學校的錄取線,便想反悔,因爲“強基計劃”都是基礎學科專業,入學後不能換專業。
“如果我們都放棄了基礎學科或所謂的‘天坑’專業,我們又指望誰來做這些事呢?如果誰都不做,我們的國家怎麼進步呢?”鄧紅兵說,一段時期專業的冷熱是客觀存在的,但要尊重專業選擇和學生個人興趣的結合,要看到趨勢、需求,今天的冷門專業往往與國家未來重大的需求同頻共振。
鄧紅兵在信中這樣寫道,“我們都可以不學環境,但當環境污染的時候,我們都會抱怨。我們不學化學和材料,我們的芯片被卡着脖子的時候,我們卻誤以爲是電信、IT還不夠發達,而不知道芯片不僅需要陽春白雪,還需要下里巴人,材料、化學同樣缺一不可。”
鄧紅兵認爲,就像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院士在校園裡所講的,今天將跨入大學校園的00後一代,到2035年35歲左右,到2050年50歲左右,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關鍵就在今天的校園,他們很大程度上決定中國未來的樣子,“每個專業的人才需要都不可或缺,奮鬥的青春最美麗,無論專業冷熱,奮鬥才能成就強國一代。”
與此同時,從歷史上看青年成才的規律,每一代投入到國家需求中的青年學子,都不會被國家所遺忘,也恰恰是在國家的需求中,青年能在國家搭建的更多平臺上加速成長。
7月2日,武漢大學官方微博轉發這封《致廣大考生和家長的一封信》時,如是點評:“家國情懷、個人興趣、誠實善良、愈挫愈勇的心態……想必更爲重要。因爲在熱愛與責任面前,所有選擇都不應被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