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起亞能成爲蘋果汽車的“富士康”?

蘋果造車的事情被炒得沸沸揚揚,這段時間關於“誰將生產蘋果汽車”的討論不絕於耳。有富士康將聯手吉利爲蘋果代工的傳聞,也有現代汽車集團與蘋果正在洽談電動車合作的消息,但是作爲當事人的蘋果,卻對這些輿論三緘其口。

據外媒報道,蘋果CEO蒂姆 · 庫克於日前在接受採訪時闡述了公司理念,並在蘋果汽車的問題上表示:目前無法迴應這些傳言。

近日,有韓國媒體報道稱,蘋果將投資4萬億韓元(摺合36億美元),推動與起亞公司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合作,並在起亞汽車位於美國喬治亞州的工廠生產蘋果汽車。兩家公司可能會在2月17日簽署協議,計劃2024年推出Apple Car,初步目標是年產10萬輛汽車。

雖然這一消息並未得到起亞和蘋果雙方的進一步證實,但是引起業界好奇的是:爲什麼是起亞?

這可以從蘋果造車的意圖和起亞的優勢說起。

衆所周知,蘋果已經通過現有的電腦、手機產品,建立起了一個封閉的生態圈,造車無非是要將這個生態圈進一步的擴大,極大概率不會允許其他企業介入到決策中。因此,蘋果在選擇合作方的時候,其實是將對方擺到了一個“代工廠”的位置上。

雖說是合作關係,但是卻出現了“僱主”和“僱員”的角色分化,就意味着合資項目會更傾向於由蘋果主導。但是,作爲合作方的車企肯定是想通過與蘋果的聯手,用技術共享的方式爲自己換來發展優勢,面對此種不對等的話語權,想必內心也是難以接受。

據彭博社的報道,蘋果曾與戴姆勒和寶馬進行過相關談判,但都以失敗告終。甚至就連現代汽車集團在被曝出與蘋果洽談電動車合作消息之後,又被曝出現代汽車高管在與蘋果潛在的合作上存在分歧,現代內部對於成爲蘋果的代工廠有所不滿,使得兩家的交易前景變得不太明朗。

似乎是受到了“代工”蘋果汽車遠期高利潤回報的誘惑,不久前,現代汽車集團旗下的起亞發佈了全新的品牌戰略和LOGO,在命名中去掉了原有的“汽車”二字。據官方稱,這樣做的目的是不想讓汽車一詞限制自己的發展,而是打破原有的商業模式,通過開發創新出行產品和服務來拓展全新業務。

如今再結合起亞爲蘋果生產汽車的消息,或許可以看懂,現代汽車集團爲了不損害母體公司的品牌價值,不得放低姿態,讓起亞以“新形象”出現在大衆的視野中,提前爲代工蘋果鋪好路子。

蘋果爲什麼沒有選擇富士康這種“御用代工廠”或者中國車企來爲自己生產汽車呢?

一方面是由於當前全球車市電氣化速度加快,蘋果多少也有了需要儘快將產品投放市場的意識。雖然在造車方面已經儲備已久,但是仍然缺少儘快投產的生產條件和車輛品控能力,對於蘋果而言,一個相對成熟的整車製造廠就很關鍵。

但是富士康在車輛製造方面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之前並沒有生產整車的經驗,無法在車輛製造上給予穩妥的保障。

另一方面,中國車企目前或多或少已經與華爲、BAT等互聯網公司產生了技術交融,蘋果如果選擇中國車企爲合作方,也難免產生在“知識產權保護”和同業競爭方面的擔憂。

反觀起亞這邊,產品質量方面,在J.D.Power美國新車質量研究中,起亞始終位居前列;電動車製造技術方面,起亞與現代共享全新電動模塊化平臺E-GMP;生產方面,起亞在美國也建有工廠,省去了前期建廠的時間和成本。從多個角度來看,起亞都符合了蘋果找合夥人的要求。

資金實力雄厚的蘋果又爲何不考慮像特斯拉一樣,快速打造屬於自己的生產線呢?

這裡面畢竟有一些政策的制約,比如在坊間傳聞中,特斯拉與中國有“對賭協議”,而特斯拉在建造德國工廠的過程中,屢次受到當地環保部門的阻力。蘋果如果效仿特斯拉的做法,估計在短期或遠期發展中勢必會遇到“卡脖子”的問題,這顯然不如找個代工廠來得簡單。

此外,蘋果在手機領域獨創了混合外包模式,將這個模式應用到造車中,控制所有產品軟件和設計的蘋果,通過繼續外包也將拉昇汽車業務板塊的利潤率。

並且可以看到,就連在團隊組建上,蘋果也更傾向於輕資產投入,以“挖人”的方式縮短人才培養過程。相關報道顯示,保時捷、特斯拉、福特等整車製造商和英偉達、 Here地圖等汽車相關服務供應商,都是蘋果“挖人”的對象。

或許這也能解釋蘋果爲什麼選位於亞洲的起亞作爲合夥夥伴——由於惡性的“挖人”手段,已經引起了其他海外企業的不滿。聯合抵制之下,蘋果洽談合作的機會其實並不多。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