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震災非黑天鵝 是灰犀牛

但是2月6日那天晚上烈震來時,對來不及逃生的、在醒睡邊緣驚魂的人來說,這次很不一樣,平常的地震沒那麼嚴重啊!在記憶與經驗裡「天鵝」都是「白色」的,11點50分突然來襲的烈震,是一隻「黑天鵝」,讓人措手不及。

在地震與地質專家眼中,花蓮地區沿着「米侖斷層」發生強烈地震是遲早的事,地震就像非洲草原上體型笨重、反應遲鈍的「灰犀牛」,我們知道牠們存在,不動則已,一動起來,橫衝直撞,就造成嚴重傷害。

在臺灣官方正式列名的38個斷層或構造中,中研院地震科學研究中心評估,米侖斷層發生芮氏規模6.4以上強震的機率爲百分之42%,會發生大地震的機率在全國排名第二。

美崙山與美崙臺地隆起於花蓮海邊,這隆起本身就透露着古怪,事實上,它們是以往斷層活動推起的;美崙山西側以線型排列的溼地與小湖泊,日據時代就被填平的「古七星潭」,其實是「斷層湖」,是以往地震錯動與地層隆起留下的大地印記。

從近百年的地震紀錄看,地震的記憶猶新,只是年輕人不知道。67年前,1951年10月22日在花蓮外海一天之內連三震,規模都超過7.0,在人口還稀少、建設尚落後的花蓮造成65人死亡、106人重傷、750人輕傷。隨後在11月25日,花東縱谷中又發生了規模6.1與7.3的兩次強烈地震。在地質學眼光中,米侖斷層大錯動與後續的花東地震系列也就是「昨天」才發生的。

米侖斷層的線索與傷疤早就在那裡,中央研究院的地震科學研究中心早就公佈了米侖斷層孕震高風險,而倒塌的統帥飯店和雲門翠堤大樓,就座落在1951年地震破裂帶上。21世紀的今天,未來發生的地震災害是「灰犀牛」,而不是科學知識矇昧、地質研究落後時期的「黑天鵝」了。呼籲中央與地方政府,健檢花蓮各建築物的此刻,別忘了趕快注意斷層活動延伸線上的花東縱谷;因爲根據1951年的經驗,花東縱谷的活動斷層羣有可能再動。

裂震過後,傷慟之中,我們要記取教訓,要徹底執行新建築位址審查、建築施工管理以及老舊建築物的重新勘驗工作,把房價放兩旁,把生命擺中間;也別再搬演「政客表演,鄉民互罵」的老戲碼了。

讓我們丟掉「黑天鵝」的藉口,繞過「客廳裡的大白象」,直接去面對犀牛吧!

(作者爲臺灣大學地質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