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說中國斷絕了其他國家的工業化道路?中國工業實力有多強?

引言

在如今的後發國家中,中國是少有的實現了工業化的一個。其他的後發國家,無論是印度還是巴西,基本上沒有哪個國家真正的擺脫農業國家的帽子。而作爲後發國家中的唯一一個例外,中國的工業實力還是非常強勁的。

甚至我國的這種優勢,到了西方媒體的口中,就成了中國搶了其他國家的飯碗,“斷絕”了其他國家的工業化道路。雖然這是西方媒體用來污衊攻擊中國的一種說法,但從中我們也能看出一點,那就是中國的工業實力真的很強!

不過這個很強到底該如何定義?真的“斷了”其他國家的工業化道路了嗎?

(中國工業)

一、中國的工業化基礎

中國的近代工業起步於十九世紀下半葉,最初在中國建立工廠的其實是來自英國的外商,最早的記錄是1845年英國科拜船塢進入中國,這也是中國近代化工業的開端。在此之後,外商紛至沓來,清政府內的部分有識之士也開始自主發展國家工業。

但是清政府時期的中國工業發展有着一個特點,那就是局部產業的局部化過於嚴重,其往往只服務於國防,對外貿易以及服務業等少數行業,從而缺乏整體的統籌規劃。

包括外商在內的中國工業很難對外形成系統性的競爭優勢,而在內部中國民族工業因爲缺乏充足的資本,先進的技術以及制度,又無法對外商形成競爭優勢。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清帝國覆滅以及之後的北洋政府時期,可以說百年來中國很少有人真的解決或者有能力嘗試解決過這個問題。

(英國外商)

由於這樣的問題,也導致當時中國的主要工業基本上全部集中於能夠快速變現且易於發展的輕工業,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民國黃金時代”,其實也是以輕工業爲主的時代。

中國第一次較爲完善的工業計劃,其實是1943蔣介石提出的《戰後各種工業建設計劃總述》,這份文件最重要的作用是確定了中國未來重工業的發展方向。不能說蔣介石幫助新中國打下了發展重工業的基礎,但是他至少算是開了個頭,在四川和雲南等後方建立了基礎重工業。

新中國建立之後,我國最先效仿的是蘇聯的工業化經驗,大力發展重工業。但是中國當時的局面和蘇聯比起來還是存在一定的不同的,俄羅斯帝國在一戰前夕依舊是一個標準的農業大帝國,中國雖然也是一個農業國家,但是已經存在一定的輕工業基礎。

更重要的是中國得到了來自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幫助,“156計劃”幫助我國建立了150個重點項目,其中包括146個重工業項目,最終的結果就是幫助中國建立了921箇中大型工礦企業。

(蔣介石)

中國從連一支筆都要進口的國家,變成了能夠獨立生產汽車、戰鬥機甚至軍艦的國家。156重點工程幫助中國奠定了現代工業化的基礎,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效果最佳的一次工業移植,幫助中國建立了完善的工業門類。

但是最爲重要的是,156工程幫助中國建立了規模優勢。以印度爲例,印度被英帝國經營了上百年,英帝國在印度建立了較爲齊全的工業門類。在新中國建立之前,中國的重工業完全比不上印度,甚至就連輕工業都有一定的距離,當時印度是亞洲當之無愧的“第二大工業國”。

然而在“156重點工程”之後,中國的整體工業實力已經完全趕超印度,成爲了除日本之外亞洲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不過和當時的亞洲國家比真沒什麼好驕傲的,而“156重點工程”同樣幫助中國建立了後續發展的源動力,也就是對科學的重視。

(156工程)

中國因爲落後的科學態度連續錯過了多次工業革命,但是今天的中國能夠發展起來就是因爲我們沒有錯過冷戰時期的產業革命。1956年主席提出“向科學進軍”,此後我國開始大力發展原子能技術,無線電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等等。

中國是亞洲現代科學起步最早的國家,也是最早意識到現代科學重要性的國家之一,在這一點上戰後中國和戰後日本的起步時間幾乎相同。但是日本需要“戴着腳鐐跳舞”,而我國則稍顯輕鬆。

說到這裡,我們就可以解釋爲何中國的工業化實力如此強勁了,早期就打下了足夠的基礎。因爲以上由156工程引發的兩點原因,最終導致中國在製造業上相比其他後發國家有着巨大的成本優勢。

(蘇聯專家)

二、成本優勢

2010年中國的製造業規模已經躍居全世界第一,中國“世界工廠”的名號可謂是當之無愧。中國工業實力的強悍是綜合性的,但是其中體感較強的自然就是中國的製造業。早在2010年,中國的製造業佔比就已經達到了全世界的20%。

而在今天,這個數字要更加高,也就是說至少全球四分之一的消費品都需要由中國來提供。如果有一天中國突然從地球上消失,毫不誇張地說全球將會陷入新一輪的“大蕭條”。

這也就是爲什麼今天西方國家始終不敢對中國動武的原因,因爲對中國動武就意味着全球性經濟危機。

(中國工業)

中國之所以能夠建立起傲居全球的製造業規模,其就是建立在相對較低的製造業成本上。因爲中國的工業規模,所以中國相較於其他後發國家甚至部分發達國家,有着較強的組織效率以及生產效率。因爲重視科學,所以我們的工人有着較爲不錯的勞動技能。

而因爲中國是一個後發發展中國家,我們還有着較低的勞動成本。這就使得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後,成爲了歐美西方國家輸出低端產業的最佳選擇。這也使得改革開放成爲了中國迎來了第二次大規模工業移植,只不過這一次是西方向中國移植。

其規模相較於156重點工程,可謂是不逞多讓。其實在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之前,西方國家已經在嘗試向泰國,印度,馬來西亞以及印度尼西亞等南亞與東南亞國家進行工業移植。但是其與中國相比,是基本不具備什麼太強的競爭力的。

(中國工業)

除了工業基礎以及相對廉價的勞動力之外,完善的全產業供應鏈,就是我國的工業化壁壘。我國地大物博,從原料到上下游加工廠,全部在國內都能夠搞定,足夠方便穩定,就是工業的核心。

對比起美國和越南,美國早已缺少完善的產業鏈,很多東西自己都造不出來,還需要漂洋過海去其他國家購買。而越南等國家,雖然勞動力更爲廉價,但礦產資源、上下游產業鏈的缺乏以及相關配套設施的不完善,讓其難以在短時間內替代我國。

擁有衆多優勢的加持,讓我國成爲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大國不假,但西方媒體所謂的我國“斷了”其他國家的工業化道路,卻值得打上一個問號。

(中國工業)

三、斷了其他國家的道路?

對於其他後發國家而言,他們難以做到像我國一樣,自己去大規模投資鋪設全方位的上下游產業鏈。

對於其他國家而言,想要發展工業其實不算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事情,至少發展基礎工業不是。但是問題在於,在如今的市場化經濟形式下,其他國家大規模發展工業也依舊難以競爭過我國。

因爲這些國家不具備規模優勢,所以他們的發展成本首先就很高。在他們花了大價錢完成了工業化之後,他們的人工成本又比中國更高,而他們工人的受教育程度又低於中國工人,這也導致他們的生產成本遠高於中國。

而這一系列因素反應在市場上,就是其產品的售價遠高於中國產品。那麼其既然不具備價格優勢,那麼其產品自然沒有銷路,對於這些國家來說發展工業化本身也就喪失了一些意義。當然他們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中國工業)

事實上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前,很多國家的確都是在走這樣的道路,幫助美國和歐洲生產一部分工業零件,藉此發展自己的工業。

我國的路,其他國家很難學,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除了自然礦產等資源外,我國花了大量時間做了前期的基礎準備,打好了基礎,其他國家想學習也學不全,唯有印度和我國的國情較爲相似。因此不管他們怎麼做,也難以超越我國。

同時這也並不代表我國走了其他國家的路,就讓其他國家無路可走了。其他國家難以做到全,但可以從某些行業下手,做精某一方面。

在如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提出了一帶一路貿易體系,織起了一張大網,讓周邊許多國家都能一起進來合作,幫助他們發展其國內的工業。在這樣互利共贏的環境中,又何來“斷絕”別人工業化道路一說呢?

(中國工廠)

反而是某些西方國家扶持自己的小弟,喜歡走捷徑,不老老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發展基礎工業,就想着鑽空子,這樣的行爲纔是真正斷了別國的工業化道路。

在如今我國已經開始逐步邁上去工業化的道路,在未來一帶一路建設完成之後,大家也能夠見到更多周邊國家生產的產品。未來的世界,遠不止“Made in China”。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