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外交斷絕了會如何
(圖/本報系資料照)
每回「中華民國」政府被斷交,在臺灣內部必激起熱烈討論,認爲外交承認對臺灣的國際空間與中華民國政府的存續極爲關鍵,擔心外交斷絕就亡國了。真是這樣嗎?
在任何分裂國家中,每一個政權的國號都只是政府或政權的名稱,今天的兩岸如此,昔日美國南北分裂何嘗不然?臺灣的國際空間在最近幾年大幅增長,與外交承認沒有關係,甚至呈反向發展,中華民國政府存續與否似乎也不是外人說了算的。
如果臺灣居民仍然以「中華民國」爲國號,遵奉這套憲政體制,照常運行,自認爲代表一個憲政國家,而且具備治理國家的素質與條件,只是外在環境的不正常,令其無法被任何一個國家所承認,當然在國際法的規則上,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還是一個可以獨立自主的政治實體,而且具備自1912年創建以來的歷史傳承,應爲不可否認的事實與現實。
同時,兩岸關係固然受國際情勢影響,但其本質根本不是國際法可以置喙的,真到了那一天,臺灣方面也沒有喪失與大陸方面爭執國家發展模式以及人民生活方式的正當性,人民對生活方式的選擇是人類最新文明發展階段的成果,阻礙他人做合理生活方式的選擇,反而會顯露出自己的落伍與不正常。何況,經過歷史的證明,臺灣方面所繼承的中華民國體制纔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人道與最先進的政治與社會發展階段,雖頗有缺失,有什麼理由不繼續堅持與發展提升?
只要臺灣居民堅持代表且屬於中國內部的憲政體制,縱使邦交國斷絕,只要沒有外力入侵加以吞併,「中華民國政府」依然會存在,形成人類歷史上唯一獨特的案例。
再者,民國史更是健在,老當益壯,非但不會消失,而且光明面的真相被越來越多大陸學者挖掘出來,歷史的向量力依然深深制約各方,特別是對中共,持續敲打。是故,民國史既是臺灣的包袱又是保命符。懂得用法,就是保命符,不識貨,就是包袱。
它之所以是臺灣的保命符,在於民國史的發展歷程與內涵所導引出中國史上迄今最文明的人民生活方式,遠較中共制度下的生活方式優良,更符合人性的需求與人類文明先進的發展階段與方向,當然就最符合中華民族的利益。這份歷史資產既保衛了「中華民國」政府,又啓動了中華民族真正開始邁向現代化,奠定了中國邁向一個現代化國家的起點與基礎,特別是政治的現代化,這是中共永遠沒有辦法以現行體制覆蓋與追上的深痛。
哪怕中華民國邦交斷絕了,只要臺灣還高舉這個旗號與體制,她還是會存在。再進一步說,哪怕中共武統了臺灣,她還是要面對民國史與臺灣自1945年以來的發展史越來越強的挑戰,沒有一個民族真正的偉大復興是可以建立在假造的歷史謊言與專制統治之上的,這是個持續性的現實問題,不以個人意志爲轉移。
簡言之,中華民國的歷史與發展成果是保衛臺灣的最大資產。
(作者爲政大國發所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