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美國棄臺論恐被迫成真
若民進黨繼續推行「柔性臺獨」、走向「法理臺獨」,導致臺海局勢滑向戰爭邊緣,美國爲了避免引火燒身,最終必將不情願地被迫放棄臺灣。(本報系資料照)
近日美籍華人作家章家敦在美國《國家利益》雜誌上發表〈向臺灣說哈囉〉一文,反駁美國國際關係進攻性現實主義學者米爾斯海默於2014年同樣發表於該雜誌的文章〈向臺灣說再見〉,使「棄臺論」與「保臺論」於美國再度掀起爭論。
棄臺保臺各執一說
在美國主張「棄臺論」的觀點,大致包括兩個方面。其一,基於美國國家利益和建設中美新型關係,放棄臺灣以實現「中美大交易」。美國前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歐文斯曾於2009年11月在《金融時報》撰文主張美國應停止對臺軍售,換取和北京建立全面信任友好的新型關係,打破崛起國與霸權國相互敵對的歷史宿命。而哈佛大學研究員凱恩則於2011年11月在《紐約時報》發表〈爲拯救我們的經濟而擺脫臺灣〉一文,同樣主張美國停止對臺軍售,但爲的是說服北京免除所有的美國國債。
其二,北京對兩岸統一的決心毫不動搖,唯有放棄臺灣才能讓美國避免捲入臺海衝突之中。
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格拉澤於2011年在《外交事務》撰文指出,由於北京對臺灣非常重視,一旦臺海爆發衝突而美國被迫捲入其中,將十分容易擴大升級成爲中美核戰爭,因此美國應當考慮放棄臺灣。
而今年7月初美國卡託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卡彭特也在《國家利益》雜誌上發表題〈美國應遠離臺灣定時炸彈〉的文章,指出由於蔡英文政府堅持拒絕承認「九二共識」,甚至還發生雄三導彈朝大陸方向射擊的事件,使大陸對臺灣正在逐漸失去耐心,未來只要一場突發意外或者臺獨冒進行動,都會將美國拖入臺海衝突的災難性後果之中,因此他主張美國必須和臺灣這顆「定時炸彈」保持距離。
根據傳統現實主義的遏制戰略,以及進攻性現實主義的「離岸平衡手」戰略,美國的臺海政策自冷戰期間的「以獨制蔣、以蔣制共、以共制蘇」,到冷戰後的「不統、不獨、不武、不和」,其一貫的目的便是使臺灣問題成爲遏制中華民族復興的槓桿和棋子。
因此就短期而論,假若對華鷹派的希拉蕊成功當選美國下任總統,「棄臺論」將幾無可能上升成爲美國的官方政策。不過若是川普跌破全球眼鏡選上美國總統,不排除他會以放棄臺灣來進行「中美大交易」,而從西太平洋進行戰略撤退,以最大程度換取美國的經濟利益和世界其他區域的戰略利益。
其實在歷史上美國已有先後3次棄臺的紀錄,第一次是1949年發佈《對華政策白皮書》、放棄對蔣介石的支持,第二次是1972年尼克森訪華、簽訂《上海公報》,第三次是1978年底卡特宣佈對蔣「斷交、廢約、撤軍」,並與北京完成關係正常化。美國3次棄臺的歷史紀錄,證明美國只會以自身利益爲重,當面臨關鍵節點時而美國自身又力量不足時,棄臺便會成爲美國的正式選項。
綠營別逼美國棄守
在中美核武力量「相互保證毀滅」之下,美國必然將避免任何與解放軍進行正面作戰,以免釀成第三次世界大戰與中美核大戰。
也就是說,美國最多隻會在情報戰與網路戰協助臺灣,絕不可能與解放軍直接發生熱戰爭,更不可能爲了支持臺獨而協防颱灣。
因此,只要民進黨繼續推行「柔性臺獨」、走向「法理臺獨」,導致臺海局勢滑向戰爭邊緣,美國爲了避免引火燒身,最終必將不情願地被迫放棄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