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歐盟不會放棄戰略自主
歐盟因新疆維吾爾人權問題與大陸關係惡化, 5月20日歐洲議會以壓倒性多數決定,暫緩批准去年底談判達成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歐盟強調「暫緩」並不代表「中止」。不過,大陸若堅持對歐洲議會議員及人權委員會成員的制裁,有關CAI的討論就會保持擱置。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主席蘭格認爲,「凍結狀態」將持續很長時間,歐洲議會似乎鐵了心,中國不取消報復性制裁,就不會讓協定通過。歐洲議會的決議雖不具法律約束力,但歐盟各國爲維繫歐盟的運作,不會單獨讓CAI生效。
3月間,歐盟與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因大陸新疆維吾爾人權問題,共同對4名大陸官員及1名公安局人員實施旅行禁令與資產凍結的制裁。中國隨後對10名歐盟關切新疆人權問題的政治人物及4實體組織人士祭出反制裁,造成中國與歐盟對立,導致歷經7年談判的CAI遭擱置。
其實,歐盟非常重視CAI爲經濟帶來的好處。歐盟官方網頁指出,中國14億消費者市場正快速增長,CAI將確保歐盟投資者得以順暢進入,並確保他們在更公平的環境中競爭,減少歐盟企業在中國投資的不確定性,此對歐盟產業的全球競爭力及未來成長深具意義。
CAI若獲批准,將取代25項歐盟成員國與中國的雙邊投資協定,使歐盟企業的大陸市場準入條件明確且獨立於中國的內部政策。其次,CAI着眼於改善公平競爭環境,實行透明補貼制度,反對強迫技術轉移,且中國同意採用國家間爭端解決機制,尊重相關國際義務,支持企業承擔社會責任。CAI無疑是中國對歐盟在市場準入及勞工標準方面展現讓步,此將提升歐盟企業在大陸市場的地位。歐洲議會凍結協定審議,恐怕壞了歐盟企業佈局大陸的一盤棋。
中國爲歐盟最大的貿易伙伴,在新冠疫情影響下,歐盟的經濟面臨嚴峻挑戰,使得大陸市場更形重要,缺乏中、歐經濟合作的挹注,將延緩歐洲經濟疫後復甦。但CAI遭歐洲議會擱置亦爲中國帶來負面影響,使北京「聯歐制美」的外交策略遇到挫敗。對中國而言,擱置CAI對經濟衝擊有限,北京主要在意政治及外交壓力,因歐盟藉「暫緩」拜登極爲介意的CAI對美國表態,恐形成美、歐「抗中聯線」。
中歐深化合作纔是利多
然而,歐盟中不乏與大陸經貿投資關係密切的成員國,其中德國爲避免歐洲議會擱置CAI而做的努力更是動見觀瞻。德國權衡經濟利益,認爲必須重視大陸市場,總理梅克爾更希望在9月卸任前留下政治遺產,因而不支持歐暫緩CAI。
德國爲歐盟在中國投資佈局最深的國家,更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扮演歐盟經濟的火車頭。梅克爾期待CAI能使德國在市場準入方面得到更多的互惠待遇,也能使中、歐貿易朝向互利的方向發展,拋開政治因素,深化合作對中國與歐洲皆是利多。此外,CAI能打破中、歐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領域的投資限制,有利於德國車廠研發新能源或電動車,以立足於大陸及全球市場,迎頭趕上以特斯拉(Tesla)爲代表的美國新能源車廠。歐洲議會擱置CAI當天,德國股市大跌2.5%,反映投資人的失望。
西班牙亦支持CAI通過,首相桑切斯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電話會談表示,西班牙可在加強中歐關係方面發揮建設性作用,其對歐盟在批准期待已久的CAI方面尋求共識仍具信心。長年爲財政問題所困的西班牙經不起歐盟捲入「抗中」,疏遠與中國的經濟關係。
6月中旬拜登總統將首次出訪歐洲,前往英國及比利時參加G7與北約峰會,並與歐盟領導人會談,強化美國與歐洲的夥伴關係。美、中對抗中,歐洲對美國意義重大,拜登雖不似美國前總統川普令歐盟不悅,但他能多大程度修復美歐關係,將左右CAI的前景。
在拜登政府推動下,中歐關係趨向競合,但歐盟「戰略自主」策略不會戛然而止,仍將追求不依賴美國、在國際社會更自主的地位。歐盟普遍相信,面對未來需要與中國合作,而非孤立或遏制中國。
CAI並未破局,惟歐盟不放棄外交人權價值觀,何況其間還交纏着地緣政治因素,德國想實現的「雙贏」一時難以達到,但應可努力協調歐洲持續與中國對話,避免走向「雙輸」的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