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美中軍事動作頻頻 臺灣風險仍高
社評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中全方位戰略對抗、臺海戰爭風險急遽升高,三大事件造成國際政治動盪不安。去年11月拜習會,兩國領導人表達負責任處理競爭,有效管控風險的立場,企圖遠離美中終須一戰的「修昔底德陷阱」,能否奏效猶未可知,臺灣問題是最不穩定的變數。
陸啓動外交人事安排
兩國領袖首度實體對話,營造了雙邊關係暫時回穩的氛圍,中共對美政策的指導原則與行動綱領更爲明確,最近提前啓動的外交高層人事安排證明,習近平在新任期將牢牢掌控、主導對外關係,美中大國關係將是最優先要務。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已69歲,仍如各界預期,出任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成爲大陸外交體系第一把手;56歲的駐美大使秦剛升任外交部長,成爲最年輕的外長,也創下在華府服務短短1年半,就直升外交部長的紀錄,他們將充分落實習近平的外交思維與目標,最大的挑戰就是突破美國的全面圍堵。
王毅在《求是》發表專文指出,「落實中美元首外交達成的共識,探討確立中美關係指導原則並校正航向」是未來外交任務之一,他引述習近平談話重申,中美關係不應該是你輸我贏、你興我衰的零和博弈,21世紀的世界須避免重蹈冷戰覆轍,建立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相處之道,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的正軌。
他更提出軟性訴求,要全力提升國際傳播力和話語權,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與王毅同被視爲「戰狼外交」代表性人物的秦剛則以「中國如何看世界」,投書《國家利益》雜誌作爲擔任外交部長的起手式,重申中共的一貫立場,企圖塑造中共外交的理性、務實一面。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預定本月前往中國大陸訪問,這將是拜登政府就任以來最高階層訪問,他把握第一時間與秦剛通話,討論美中關係,保持溝通管道暢通;秦剛則感謝在大使任內雙方進行數次坦率、深入和建設性的會晤。顯示美中雙方對恢復、保持溝通管道,防止戰略競爭惡化爲衝突已有共識,也展現了某種程度的善意,雙方關係似乎可以避免繼續惡化,但許多外交觀察家並不如此樂觀。
臺灣問題是最大變數
主要是臺灣問題,「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不可逾越的紅線」是中方最清晰紅線,成爲美中關係能否改善的先決條件。到目前爲止,美國對臺灣問題的態度審慎,拜登總統不再發表,若中共武力攻臺,美國軍事協防颱灣的言論,但中共對美國的立場與作爲保持高度戒心與懷疑,臺灣仍然是全球軍事衝突的「最熱點」。
根據統計,2022年共軍共派出1727架次軍機,侵擾臺灣防空識別區(ADIZ),2021年爲960架次,戰鬥機則從538架次增加到1241架次。繼去年12月25日到26日24小時內,47架次共機飛越臺海中線後,跨年、元旦連續兩天共軍史無前例兩批次殲-10、殲-16戰機逼近桃竹外海24浬鄰接區空域。
美中關係看似緩和,大陸卻持續升高對臺灣軍事行動,不代表中共要立即採取軍事行動,但具有軍事、心理及政治等多重目標,最重要就是向臺獨及外部勢力發出警告。美方不甘示弱,去年在南海上空進行了600架次偵察行動,雙方不斷相互提升軍事動作,只會造成惡性循環,增加誤判、意外的風險,而首當其衝的將是臺灣。
習近平2023新年賀詞特別提到「海峽兩岸一家親」,指「衷心希望兩岸同胞相向而行、攜手並進,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他不提統一兩字,顯示對掌握臺灣問題的主導權與主動權已更具信心,「軟的更軟,硬的更硬」兩手策略將是未來對臺策略主軸。
蔡英文總統在元旦談話表達了善意,重申戰爭從來不是解決問題選項,並表示願對大陸疫情提供必要協助。蔡英文有心對大陸釋出善意,但大陸未必接受,美國更不會改變對臺政策基本立場,臺灣喪失戰略自主權的危機不會因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