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大陸自貿區規模化的啓發

大陸18個自貿區規模化矩陣業已成型。(本報系資料照片)

8月起大陸陸續推出「改革開放試驗田」計劃,18日首先定位深圳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兩日後,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26日宣佈山東、江蘇、廣西、河北、雲南和黑龍江6個省區新設自貿區名單,將於月底揭牌。

作爲改革開放最早的地方,深圳從早期的經濟特區發展至粵港澳大灣區四大核心城市之一,如今再成爲示範區,崛起的天花板不斷提升,將與國際一流城市看齊。從2013年上海自貿區掛牌成立起,大陸自貿區佈局歷經四輪提升,從「一枝獨秀」、「羣雄並起」再到「遍地開花」,18個自貿區規模化矩陣業已成型。

在大陸新一輪「摸着石頭過河」試驗中,深圳與上海你追我趕,已成雙輪驅動態勢。在其背後,則是粵港澳大灣區和自貿區矩陣的龐大帶動效應。從極點到片區,「試驗田」將以開放促進改革,在制度創新上爲大陸全域提供更具規模價值的可複製經驗。

大陸這次佈局自貿區,首次涉及沿邊地區,並實現了對沿海省區的全面覆蓋。從功能上而言,各自貿區分工不同、因地制宜、各有側重。黑龍江對接俄羅斯和東北亞、山東對接日韓、廣西對接東協。旨在充分拓展開放新方向,挖掘美國以外的新市場潛力。從區域協調發展層面而言,沿邊地區的首次納入,也有利於縮小改革試點內外,因戰略和政策不同而形成的區域發展差距,向全面協調發展和全面開放的目標邁進。

貿易戰進入持久拉鋸階段,大陸密集加碼對外開放政策,是向全球傳遞明確的持續開放信號,展示捍衛全球化的形象和決心,以此對抗保守和單邊主義。另一方面,按部就班擴大開放,也顯示出大陸以既定節奏專注自身發展問題的戰略定力。

滬深兩地及自貿區矩陣的成長背後,是大陸積極穩妥、敢闖敢試,在前進中循序漸進總結經驗、克服難題的發展邏輯。大陸建政70年在即,兩岸生活方式與制度各自發展,大陸崛起背後的發展邏輯值得臺灣反思。

事實上,臺灣與星港類似,對缺乏資源和腹地的淺碟型島嶼經濟體而言,自然稟賦嚴重製約經濟發展和競爭力的提升,必須以對外開放、提升競爭力帶動成長。局部鬆綁、先行先試,單邊主動推進自由化、國際化和制度創新,從而提升全臺經濟動能,建立高度自由化經濟體不失爲突破當前「悶經濟」的一條重要路徑。

加工出口區的開放特區政策,曾創造臺灣上世紀7、80年代的經濟奇蹟,但如今升級換代的過程中,大陸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已是「遍地開花」,臺灣自貿區成效幾乎爲零。

「自由經濟示範區」是馬英九政府於2012年提出的方案,屬「黃金十年」一部分,2013年8月啓動第一階段計劃,幾乎與上海自貿試驗區同時。第二階段需立法院通過《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但法案最終折戟立法院,民進黨執政後,自經區更形同虛設。幾個月前,韓國瑜提出恢復自由經濟示範區政見,立即遭到蔡政府和綠營圍剿。究其本質,仍在於民進黨當局執意在貿易戰中「聯美抗中」選邊站。對臺商而言,大陸持續密集擴大開放政策,若能劍及履及生效,迴流臺灣的意願和程度就可能降低。美國、大陸、東南亞和臺灣4個臺商主要市場,大陸仍將維持可觀的吸引力。

任何公共政策,包括自由經濟示範區,都不可能完美,都有調整的空間,重點在臺灣需不需要進一步對外開放、經濟需不需要進一步成長。所謂自由經濟示範區,精髓就在自由和示範,通過小範圍不斷試錯,總結經驗,修改除弊,才能創造前進的空間。

臺灣只有藍綠對抗、無休無止的爭論和抗爭。攸關民生的經濟和產業政策長期被政治意識形態遮蔽。拼經濟喊得震天響,執行力卻乏善可陳,發展淹沒在政治動員中,一次次錯失客觀理性討論的機遇,長此以往,臺灣經濟後果堪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