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蔡政府躺平抗中 民間自立自強
旺報社評
原本預期,兩岸交流將隨着防疫解封、九合一選後新政局,而出現積極性的進展,不料大陸一紙《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管理規定》,臺灣75%食品遭到大陸暫停進口,民進黨再打「抗中牌」反擊。但陸方此次禁令是依法執行,而且不是針對臺灣,執行新規前曾透過WTO機制通報各國,我方也獲得正式通報,但日本、韓國、越南等食品輸出大國都妥適處理完成,出口未受影響。民進黨政府自己怠政,卻歸咎大陸,實在沒有道理。話雖如此,兩岸關係持續惡化,實非國人所樂見。
蔡總統不關己事的心態
這一次,民進黨政府「抗中」的呼聲,並未激起民意太多的認同。可見,當「抗中保臺」的民粹潮水褪去,社會重新迴歸理性,就能依據常識就事論事,民進黨屢試不爽的反中悲情牌,除了還能影響「死忠」外,基本毫無號召力。這只是一個開始,2024民進黨如果繼續操弄統獨,恐怕輸得更慘。
正如牛津辭典今年提出的年度詞「Goblin Mode」,中文的意思等同「躺平」,今年8月解放軍的10多枚飛彈,揭露了民進黨「躺平式抗中」的真相,此次陸方對我方食品的進口禁令,蔡政府把「躺平式抗中」演繹到極致。換言之,凡事都是你(對岸)的錯,我不想輔導業者,是因爲你的法規太鴨霸;我懶得爭取溝通,是因爲你已讀不回;我要高喊向WTO申訴,是因爲這樣纔可以對內交代。但於事無補,業者的苦水只能自己吞下。
無論是眼前的兩岸貿易爭端的化解,還是迫近的春節小三通重啓,在蔡政府「躺平式抗中」之下,恐怕不會實現了,這叫人如何對兩岸恢復交流能有所期待?至於2024之後的兩岸關係怎麼辦?臺灣傳統產業、服務業與農漁業的生計怎麼辦?蔡總統早就「不是我的事了」。這種心態不難理解,九合一敗選、辭去黨主席後,蔡總統內有賴清德掣肘、外有在野黨更強的制衡與美中關係的護欄,權力大受節制,「躺平」可能是最容易處理的方式。
惠臺政策限定大陸境內
但當前兩岸關係危機四伏,機遇稍縱即逝,豈容「躺平」?在美中高層逐漸管控分歧、臺海護欄初步構築的當下,只有積極有爲地創造條件、破解難題,纔會讓兩岸關係轉危爲安,讓兩岸交流絕處逢生。遇事「躺平」的蔡政府,臺積電金雞母隨它去美國,陸方禁令衝擊我60億元產值也無所謂。民間自力救濟,恐怕是唯一出路。
首先要釐清的是,大陸真的是在打壓兩岸經貿嗎?依據媒體採訪相關業者所知,以飲料爲例,雖然共計123項被標註暫停進口,但在大陸設廠的臺資企業基本不受影響。這其中能看出一條大陸對臺經貿政策的新邏輯:北京近年來深化兩岸經濟融合,重點是吸引臺灣企業、農漁民赴大陸投資和發展,提供同等待遇,引導兩岸經貿紅利從原來的貿易驅動,逐漸轉型爲共組產業鏈和在地化驅動。
上述思路背後,正折射出習近平時代大陸經濟發展路線的調整,「惠臺政策」適用範圍限定在大陸境內的「統一大市場」之內,至於ECFA架構下的兩岸雙向貿易,則更趨於依法依規、公事公辦。近年兩岸政治氛圍惡化,雙方難以透過協商化解分歧,當年被貼上「和平紅利」標籤的鳳梨、石斑魚、金門高粱,在北京眼中已經變得可有可無。更何況,臺灣單方面禁止對岸大批產品在先,即便告到WTO,亦無濟於事。
九合一選後,兩岸企業家峰會臺方理事長劉兆玄即率團登陸,工業總會也建議儘速恢復小三通、願扮演民間平臺與陸方溝通。在蔡政府「躺平式抗中」面前,唯有民間奮發有爲,才能爭取到應有權益。陸方也應珍視臺灣工商業支持兩岸和平交流的橋樑角色,透過民間管道爲經貿爭端解套,臺灣人民會更加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