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型保單賣太好引爭議 投保前須留意4大費用
根據壽險公會統計,2018年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持續增加,今年前7月,投資型壽險與年金險佔全部保險初年度保費收入的佔比達38%,創金融海嘯以來新高,主要是受到全球資本市場帶動、美元升值及保險公司推動新連結標的等影響。
投資型商品熱賣,相關銷售爭議跟着不斷,金管會甚至將修正投資型商品銷售應注意事項,規定70歲以上高齡者投保過程需錄音錄影擇一進行。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系與保險學系主任教授彭金隆指出,事實上投資型保單受到高度規範,費用內容相對透明。不過,由於投資型保單相對傳統保單較爲複雜,業務員在銷售時一旦未能說明清楚,就容易產生爭議。
保險局近期就接獲不少民衆因投資型保單爭議的陳情案。保險局副局長張玉𪸩提醒,投資型保單保費中還包含:前置費用(如:附加費用)、保單相關費用(如:保單管理費、保險成本)、投資相關費用(如:投資標的申購手續費、贖回、轉換費用及投資標的管理機構自淨值扣除的間接費用)與後置費用(如:解約、部分提領費用)等項目。民衆投保投資型保單前,務必詳細瞭解商品的收費架構。
金管會副主委黃天牧指出,根據瑞士再保的數據,去年全球GDP約79.75兆美元,其中約有6.1%、4.89兆美元是來自產壽險的保費收入,而壽險約2.65億美元,全球去年平均每人花650美元在保費支出上。因此主管機關的立場上,就需要努力做到資訊對等,讓民衆能正確瞭解保險的知識,尤其是像投資型保單這種兼具保險與投資性質的保單。
其實投資型保單的功能多元,《Smart智富》月刊社長朱紀中表示,以「變額萬能壽險」來說,因連結壽險保額,讓保戶小保費也能買到高保障,在終身壽險保費高、民衆有投保需求又怕保費負擔沉重的現在,可以用投資型保單中的變額萬能壽險取代終身壽險或定期壽險。
朱紀中也建議,民衆在挑選變額萬能壽險時,可以依照5準則:保戶能選擇的保額彈性大、買保單的成本與費用率較低、每萬元保額成本低、最好有附加附約功能、連結的投資標的種類需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