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中國製造2025》晶片自給率目標落空 只剩一招解困

美國半導體產業調查報告指出,2021年IC半導體在中國的自給率爲16.7%,預料2026年會達到21.2%。因此《中國製造2025》計劃設定的晶片自給率70%的目標顯然已無法達成。(圖/中國政府網)

美國半導體產業調查公司IC Insights於5月中旬發佈調查報告指出,2021年積體電路(IC)在中國的自給率爲16.7%,與2015年制訂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所設定的自給率70%目標顯然還有極大的距離。而更該關注的是,半導體產業的自給率目標不能達成,並非隻影響半導體產業,更該關注的是沒有足夠的晶片來源,將嚴重影響到其他需要晶片作爲關鍵元件的生產線,這恐怕不是隻有調整產業政策就能解決的困境。

中美高科技產品貿易摩擦於2018年爆發,一開始是從中興、華爲開始,美國對中國的半導體制裁措施成爲兩國貿易爭端的核心問題。但中國的半導體產業政策從2015年就訂立,發佈了全面性的高科技產業升級政策綱領《中國製造2025》,其中對核心零部件和關鍵基礎材料提出產業目標,設定半導體業應於2020年實現40%的自給率,2025年要達到70%。後來因爲高科技產業推動進展神速,2017年再進行修改,目標調高至2020年達58%,2030年爲80%。

半導體產業調查IC Insights發表報告指出,2021年中國IC實際自給率僅16.7%,按目前趨勢,中國的IC產值到2026年預估爲582億美元,自給率預料達21.2%。(圖/IC Insights)

5月發佈的IC Insights調查報告指出,2021年中國IC實際自給率僅16.7%,按目前趨勢,中國的IC產值到2026年預估爲582億美元,將能滿足中國IC約2740億美元的市場需求,簡單的計算也就是21.2%的自給率。

報告還說,若要精確顯示中國自給率,僅限定總部設在中國的企業,不包含外資在中國設廠的產量,這麼一來2021年中國IC的自給率將從16.7%降到6.6%。而如果用企業總部所在來計算IC產量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份額,IC Insights今年4月發佈的數字分別是美國54%、韓國22%、臺灣9%、歐洲6%、日本6%、中國4%。這樣的結果讓許多中國半導體產業人士頗爲心焦,同時引起輿論關注與熱烈討論。

如果計算中國自給率僅限定總部設在中國的企業,不包含外資在中國設廠的產量,如此2021年中國IC的自給率將從16.7%降到6.6%。(圖/達志影像)

由於IC Insights報告與一般人的期望差距大,有些人懷疑其數據的準確性。設於中國的獨立調查公司芯謀研究認爲,海外調查公司可能對中國實際情況不熟悉,因此數據較不準確,但芯謀隨後發佈的數字也沒有好到哪裡去。芯謀的報告認爲,中國企業在2021年全球IC產業份額爲9.7%。按目前狀況推估,到了2025年,中國半導體自給率將只有19%,這當中還包括在中國設廠的外資企業的半導體產量,表明了短期內中國還是難以擺脫對境外半導體企業的依賴。

近2年來受疫情影響,晶片供應鏈短缺的問題更形嚴重,中國半導體企業在積極提高產量的同時,也將目標放在大陸半導體的自給自足。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指出, 2021年半導體產量增長率33.3%,高於全球半導體產業增長率25.1%,但是大陸半導體市場規模增速卻只有17.5%。大陸半導體總產能仍居全球第3,僅次於美國、韓國,半導體市場規模佔全球市場近1/3。此外,雖然半導體進出口雙向高速增長,但進出口數量與金額差距仍大,半導體進口4400億美元,出口僅1538億美元,而且結構上呈現進口高端晶片、出口中低端晶片的現象。

大陸半導體產業調查公司的報告認爲,到了2025年,中國半導體自給率將只有19%,這當中還包括在中國設廠的外資企業的半導體產量,表明短期內中國還是難以擺脫對境外半導體企業的依賴。(圖/Shutterstock)

美國對中國實施高科技禁運後,許多大陸廠家被列入實體清單,許多人擔心此舉將擴大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半導體產業技術差距,因此鼓吹加強研發以進行產業替代。但半導體產業在設備、材料、技術等各方面有難以想像的複雜供應鏈,要進行國產替代談何容易。再加上西方國家以聯盟方式進行抵制與技術禁運,單靠自身要發展由數十個國家組成的複雜供應鏈,妄想什麼「彎道超車」,不只事倍功半,也會因此錯失產業發展的時機。

美國對中國實施高科技禁運後,許多大陸廠家被列入實體清單,中共官方因此鼓吹加強研發以進行產業替代。(圖/Shutterstock)

現在全球晶片短缺的現象一時還難以解決,而中國在未來幾年內顯然也達不到半導體自給率的目標,加上美國對中國的半導體技術禁運,大陸自身晶片短缺問題更爲嚴重。這不僅將影響大陸許多產業的運作,連帶地會阻礙未來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行。而解決之道無它,唯有加入國際產業與技術供應鏈,才能讓中國的製造業恢復高速運作。在這個過程中,不論是美國、西方國家或中國,各自會有所失而有所得,畢竟國際貿易與產業合作就是透過這個過程而達到雙贏的結果,而這也是中國一向揭櫫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