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金門砲戰催生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1954年爆發九三金門砲戰,美國總統艾森豪國務卿杜勒斯來臺會見蔣中正,對臺灣表達支持,不久後就簽訂了中美共同御條約。(圖/檔案照片

九三金門砲戰在韓戰剛結束不久的狀態下促成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圖/公開檔案照片)

臺美關係因美方對大陸政策出現戰略性轉變而加溫,許多政治人物與評論者開始一廂情願地臆想恢復《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遭到許多專家的批評。從簽約當時的全球局勢來看,一方面是韓戰之後美方確認中共加入蘇聯陣營,因此在圍堵共產主義的亞洲安全同盟中補上臺灣這個缺口,另一方面在兩岸之間則是中共發動九三金門砲戰,纔在美國政界社會輿論上形成與建立臺灣軍事同盟的條件。

事隔多年後,回顧這次被稱「第一次臺海危機」的一連串事件,包括九三金門砲戰與一江山之役及大陳島撤退,是形成此後60多年兩岸政治軍事格局的重要關鍵。首先是1953年韓戰結束後,美國拉攏英法澳菲等8個盟國成立東南亞集體防衛同盟,簽訂了《馬尼拉條約》,用以對抗蘇聯、中共與北韓結合的共產集團,當時並沒有將尚處於內戰狀態中的臺灣列入其中。

韓戰結束後撤回大陸的解放軍,1954年發動對金門砲戰,再次震驚全球。(圖/檔案照片)

而蔣中正爲了獲得美國支持其反攻大陸,透過各種方式在美國國會與社會上游說,但沒有改變美國艾森豪總統的想法,他認爲國軍反攻大陸不太可能成功,美國也不想再涉入中國漫長的內戰,因此希望蔣中正放棄包括金門、馬祖浙江沿海的小島,暫時固守臺灣的政權。

當時大陸參加韓戰的部隊已陸續返國,中蘇共之間同盟關係加速升溫,蘇聯向中共提供大量現代化武器裝備,派遣軍事與工業顧問協助建立基礎工業與軍工產業。打過韓戰的部隊回到東南沿海,準備重啓武力攻打臺灣的議程,中共軍方也做好「先打大陳,再攻金門」的計劃。蔣中正則是希望巡弋臺海的第7艦隊協防颱灣之外,還能顧及金馬兩島與大陳島、一江山等沿海島嶼,但美方對防衛這些島嶼既不感興趣,也認爲不太值得。

在美軍巡弋臺海的狀況下,毛澤東要儘量避免與美軍發生衝突,因此先在1954年9月3日針對不在美軍第7艦隊協防範圍之內的金門進行的試探性砲擊,金門守軍亦給予還擊,雙方在武器裝備都有不少損失,人員傷亡也高達數百人。這次砲戰是古寧戰役後最大規模的戰事,後來也被稱爲第一次臺海危機。

中共發動砲擊金門原是想知道美方會有何反應,並非想要與美方開戰,不料砲擊中打死了2名在金門的美軍顧問,震動美國政府與國會。當時美國艾森豪總統表示,這是他執政18個月以來遇到的最嚴重的問題之一,他認爲如果不加以抵制,中共可能會發起大規模進攻,導致戰爭規模擴大。艾森豪因此決定派遣國務卿杜勒斯訪臺表達支持,蔣中正則趁機遊說美方讓臺灣加入東南亞防務同盟,但美方仍顧慮蔣中正可能借機主動進兵大陸,迫使東南亞同盟參戰,因此改爲與臺灣簽訂雙邊性協防條約,在1954年12月正式簽訂。

協防條約簽訂後,中共在國際上猛烈抨擊美國,但也無可奈何。於是決定先清除浙江沿海小島不斷對大陸進行騷擾攻擊的國軍,在1955年1月進行首次海陸空聯合作戰攻打一江山,再進取大陳島。一江山失守後,美方說服臺灣放棄大陳島,美國國會接着也通過了《福爾摩沙決議案》,授權美國總統艾森豪可以出兵保護中華民國統治的島嶼,以對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侵略。美國第7艦隊的主力則向臺灣海峽浙東海面集結,在美軍艦隊協助下順利地把大陳島上一萬多部隊與一萬多平民撤回臺灣。

至此,美軍巡弋臺海、國軍固守金門馬祖形勢落定,毛澤東瞭解美國介入臺海的情況難以改變,1956年改提出「和平解放臺灣」的口號,協訪條約也自此維持住兩岸軍事對峙形勢長達數十年之久,直到1979年美國與中共建交時才正式結束。

以此觀之,九三金門砲戰震動美國社會與政界,在當時美國與中共剛打完韓戰的形勢下,直接促成了美方與臺灣的共同防禦條約。換言之,以臺灣的形勢,出現戰爭纔可能催生共同防禦條約,而且還只是「可能」而已。目前美中關係雖然惡化,尚未到敵對程度,加上國際局勢與當時差異極大,美國此舉難以獲得國際支持。就算冒進莽撞的川普政府口頭上願意,也過不了國會這一關,而且此舉尚未成功之前,就可能成爲引發兩岸軍事衝突導火線,臺灣未蒙其利恐將先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