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大陸徵用民船演練對臺登陸作戰 主因是什麼?

去年中共曾宣傳徵用民船棒棰島號大型渡輪參與運送部隊與裝備演習,該船也經過特殊改造以適應裝卸軍用設備。(圖/本報檔案照片)

陸媒近日又公佈了中共解放軍進行「軍民融合跨海運兵演訓」,動用大型民船運送登陸部隊與大型武器裝備,發佈此類消息主要是藉此進行對臺軍事威嚇。類似的演練今年以來已有數次,甚至在1996年臺海危機時就已演練過把戰車與火砲架在貨船上進行兩棲登陸演習。近年來共軍兩棲登陸作戰所需的裝備武器已有重大進展,各門類已相當齊全,目前演練動用民船隻是備案,真要用時還必須完全掌控制空與制海權,否則民船在海上要冒極大的風險。

許多媒體與智庫專家分析中共對臺動武時最常引用的例子,除了二戰時期的諾曼地登陸之外就是沖繩島戰役。多數專家都認爲,對臺動武需要動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兩棲登陸能力,因爲臺灣海峽的寬度是英吉利海峽的5倍,首波登陸部隊必須儘可能運送更多的裝備和人員,同時對登陸部隊提供大量的火力支援。有些專家甚至推測,登陸臺灣可能得動用數倍於諾曼地登陸的部隊纔可能成功。

大陸央視播出共軍在大型民用船舶上運輸大量坦克裝甲車的演練。(圖/央視截圖)

日媒《日經亞洲評論》曾引述美國詹姆斯頓基金會的報告稱,去年夏天共軍首次徵用民船棒棰島號大型渡輪參與運送部隊與裝備演習,該船也經過特殊改造以適應裝卸軍用設備,甚至還可以在首波的登陸行動中協助將兩棲部隊直接送上岸。美媒《富比士》引述專家的估計,共軍能夠動員的民船總排水量高達150萬噸,是共軍登陸戰艦總噸位至少3倍以上,在對臺兩棲登陸作戰中能發揮關鍵作用。

其實動用民船進行登陸作戰的做法早已在使用,1949年攻打廈門是共軍首次成功的渡海登陸作戰,後來的古寧頭戰役與大陳島、一江山等沿海島嶼戰役,共軍都是大量徵用民船用於搶灘及運送後續部隊。

共軍徵用民船進行兩棲作戰已有相當長的歷史,1949年攻打廈門時就是徵用民船,首次完成渡海登陸作戰。圖爲共軍演練使用民船進行兩棲登陸作戰。(圖/網路)

即便是到了1996臺海危機期間,共軍仍持續採用類似戰術。當時美軍航空母艦已接近臺灣海峽,共軍演練兩棲登陸作戰中出動了排水量4000多噸072型兩棲登陸艦與排水量850噸的073型坦克登陸艦,兩型登陸艦總計30多艘,一次可以投送兵力不超過一個旅,大約是3千人與100輛裝車。因此當時也徵用不少民船來運送部隊與裝備,同時爲了給登陸部隊進行火力支援,中共海軍的艦艇數量少,艦砲射程與威力不足,最後是把陸軍的裝甲車、自走砲與一般無動力火砲全都拉上大型民用貨船甲板,固定在甲板上用砲火清除灘頭礙障或對登陸部隊進行火力支援。這種做法效果當然不好,但也是不得已的變通之策。

1996臺海危機期間,共軍進行兩棲登陸演習,由於艦艇與裝備仍不足,當時曾徵用不少民船來運送部隊與裝備,同時爲了進行火力支援,還把陸軍的裝甲車、自走砲與火砲拉上大型民用貨船甲板當作艦砲使用。(圖/網路)

在其他國家的戰史中,也不乏運用民船支援登陸作戰的例子。大型戰爭如諾曼地登陸不說,1982年英國與阿根廷的福克蘭島戰爭也用上這個招數。當時英國把一艘1.5萬噸、名爲大西洋運送者號貨櫃船改裝爲兩棲攻擊艦,拿貨櫃圍起來當機庫,加裝了前後2個飛行甲板供8架鷂式垂直起降戰機與23架武裝直升機使用,名稱亦改成無敵號航艦,擔任攻擊與資源運補平臺。不過該艦才上戰場沒多久,就被阿根廷空軍發射一枚飛魚導彈炸沉,重挫了英軍士氣,全球亦爲之震動。

1982年英國與阿根廷的福克蘭戰爭時,英國把一艘1.5萬噸、名爲大西洋運送者號貨櫃船改裝爲兩棲攻擊艦,用貨櫃圍起來當機庫,並設置了前後飛行甲板供直升機與鷂式戰機起降。(圖/網路)

大西洋運送者號貨櫃船改裝爲兩棲攻擊艦後,前後2個飛行甲板供鷂式戰機與武裝直升機起降,名稱亦改爲無敵號戰艦,不過沒多久就被阿根廷空軍發射一枚飛魚導彈炸沉。之所以如此脆弱是因爲它本來就只是一艘貨櫃船。(圖/網路)

中共海軍現在的情況遠非當年可以比擬,這20多年來各型戰艦有如下餃子般陸續下水服役,不只艦艇數量快速膨脹到連美國都感受到威脅,其進行兩棲登陸作戰的各種裝備也快速成軍。除了各型具有更強艦砲與導彈的火力支援戰艦外,還有071、075等多款兩棲登陸艦,加上大型武裝直升機助力,在兩棲兵源與武器裝備投送能力上快速成長。現在大型登陸艦的數量在應對跨海作戰上雖仍有不足,除了可以用民船補充外,同時也持續加速建造,形成足夠數量的艦隊來應對大規模兩棲登陸作戰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