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卡片整合數位碼遲未上線 「1人多卡」現象頻傳遭質疑

桃園市民卡是全臺發行量最大的市民卡,但議員認爲光是身分卡就多達10種,市府有「洗卡」之嫌,像是銀髮長輩就有愛心陪伴卡跟敬老卡2張。(蔡依珍攝)

桃園市民卡是全臺發行量最大的市民卡,但光身分卡就多達10種,尤其敬老卡跟桃園「善政」一生好運卡,都讓許多銀髮族跟孕婦擁2張卡,跟整合多卡合一的初衷背道而馳,有「洗卡」之嫌。智發會指出,市民卡2.0持續朝歸戶方向規畫,目前也先推出「數位碼」,未來2.0上路就能單一碼查遍社福點數等個人資訊。

無黨籍議員謝美英指出,桃園市民卡有196萬張,是全臺發行量最大的市民卡,截至6月底發行張數較去年同期成長4%,但她認爲,桃園市民卡堪稱是多胞胎,不計算聯名卡,光是身分卡就分成10種:一般、敬老、愛心、一生好運、學生、原民敬老、外籍敬老、愛心陪伴、員工、兒童優待卡,不少人同時持有2張以上,質疑「全臺發行量最大」是因爲一人多卡,有「洗卡」之嫌。

桃園市民卡是全臺發行量最大的市民卡,但議員認爲光是身分卡就多達10種,市府有「洗卡」之嫌,像是銀髮長輩就有市民卡跟敬老卡2張。(蔡依珍攝)

謝美英說,市民卡出發點就是爲了要整合多卡合一、一卡多用,讓民衆更方便,結果反而越推越多的身分卡別,65歲銀髮族、孕婦等多擁有2張以上市民卡,雖然一生好運卡是市長張善政的德政、照顧孕產婦,但仍希望卡片業務整合,貫徹多卡合一、一卡多用的初衷。

謝美英也批評,原本8月要推出數位市民碼,但整整延遲2個月,會期的工作報告也沒有更新進度,她不解指出,難道市民卡2.0有什麼驚爲天人或大幅度的改版內容纔會期程一拖再拖,呼籲智發會妥善規畫,按照表定在12月推出市民卡2.0,讓市民持卡有光榮感,使用也有感。

民進黨議員王珮毓則提到,張善政號稱「科技市長」,但196萬人使用的市民卡卻停擺20個月無法上線,高喊要推出2.0卻沒下文,反倒是市民卡APP評分評論真的只剩2.0,紛紛抱怨遲不上線、浪費時間空間流量,她也無法理解一拖再拖的原因。

王珮毓也抱怨3721家特約店家不易在市民卡網頁查詢,且連鎖店過多,像挑選平鎮、食類別只有31家,其中萊爾富就多達22家,僅剩下9家是一般店家,數量稀少,呼籲不要只跟連鎖業者簽約,要實質增加特店。她也提到官網的特店查詢無法一次性瞭解所在地優惠,希望設計能更貼近市民。

議員錢龍、楊朝偉、周玉琴則細數臺北通和臺中通的便利和高使用率,新竹通也要迎頭趕上,喊話「桃園通」趕快上線。議員林政賢建議「數位碼」比照發票載具的功能,讓市民能在手機上以小工具顯示,方便隨時查詢和使用,議員張碩芳則提到「數位碼」註冊要填寫e-mail,讓沒有電子信箱的長輩無法註冊,建議調整註冊方式,並加強在裡辦公處宣導。

「沒有要衝髮卡量!」智發會主委吳肇銘解釋,過去沒有數位歸戶概念、局處也沒協調,不同身分別坐擁多張卡,張善政上任後發現問題,加以整合,先推出「數位碼」歸戶綁定實體卡,即可達到多卡合一的整合目的,

但吳肇銘坦言,現階段還沒辦法不帶實體卡,礙於個資等法令,晶片不能寫入卡號以外個資,不然就會變成數位身分證,也導致身分卡認卡不認人,若要再進階還要添加認證機制,會先用數位碼歸戶,綁定實體卡後即可達到多卡合一的整合目的,也讓孕婦、長輩便於查詢好運卡和敬老凱卡的剩餘點數,未來再持續往電子支付概念研議。

吳肇銘坦言因廠商交接問題沒處理好導致APP尚未下線,會積極處理,也掛保證2.0將大幅度改版,提供一般卡儲值金查詢、碳足跡查詢、電子支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