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影后都救不了!網飛出品遭質疑,新劇上線被吐槽抄襲縫合

可能是9月份呼聲最高的一部美劇。

暢銷小說改編。

主演羣星雲集,包括剛剛在威尼斯拿了影后的妮可·基德曼,列維·施瑞博爾,達科塔·範寧,以及已經快認不出來的阿佳妮等等。

開局就拿到了全球觀看人次榜冠軍的好成績。

但再一看口碑,豆瓣6.1。

看來,網飛這次又翻了個大的。

爲什麼會這樣?

猶豫再三,Sir還是看完了這部劇。

結果呢。

相比於吐槽,Sir更多的,卻變成了擔心:

模範愛侶

The Perfect Couple

01

開場便是經典套路。

有人死了。

死在一場婚禮的前夜。

而昨天,人們還在喜氣洋洋地參加這場婚禮的彩排晚宴。

海邊、沙灘、別墅。

這是一場極盡奢華的上流社會晚宴。

晚宴的主角是溫伯裡一家,南塔基特島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女主人格麗爾(妮可·基德曼 飾),是一名暢銷書作家。

與丈夫泰格(列維·施瑞博爾 飾)結婚29年,是令人豔羨的模範夫妻。

這場晚宴正是爲他們的二兒子舉辦。

但是,一場死亡讓祝福與喜悅戛然而止:

伴娘梅麗特被殺了。

誰殺的?

當鏡頭一個個對準那些嫌疑人,也就徹底撕開了這個上流家族光鮮亮麗的表面。

怎麼說?

我們先來看這個家族,用一個詞形容,就是富得流油。

比如有着讓人咋舌的房產:

上流生活,連禮品都有個包裝間:

甚至於,富到殺人也沒事:

而富有也能轉換爲強烈的性吸引力。

當然這裡只包括家裡的男人,他們擁有着連男人也認同的吸引力。

而女人呢?

格麗爾作爲女主人得到的評價往往是:

攀附權貴。

可真的如此嗎?

不不不。

光鮮亮麗的刻板印象之下,其實藏着不爲人知的腐爛:

實際上。

格麗爾的三個兒子,各有各的問題。

大兒子湯馬斯,典型的“”,生活上完全依賴家族,沒錢買自己的公寓,妻子懷孕,還出軌情人,甚至欠情人一筆鉅款。

窩囊廢

新郎二兒子本吉,媽寶男一枚。

新娘和婆婆之間,自然少不了那些嫁入豪門的固有戲碼。

阿米莉亞非常“自由”。

她是一名動物飼養員,常年和動物打交道,遇到瓢蟲還得放生,喜歡穿着內衣在家裡隨意走動。

這些舉動顯然和這個處處體面的家庭格格不入,更是引發格麗尓的強烈不滿。

看到了阿米莉亞多吃了一口麪包,都得刺一句。

不怕穿不進婚紗嗎

小兒子威爾則是性格孤僻敏感,喜歡把自己關在屋裡。

那麼丈夫呢?

表面是富豪,實際上既沒有工作靠老婆養活,還花着老婆的錢心安理得地出軌。

沒錯。

那個被認爲攀附的格麗爾,纔是這個家庭的“家長”,既要操持整個大家庭,還得管教兒子,替丈夫善後。

那麼問題是,死亡又是怎麼回事?

隨着故事的發展,我們逐漸看清了事實:

伴娘梅麗特,實際上是格麗爾丈夫的出軌對象。

更重要的是。

她還懷孕了,而丈夫拒絕負責。

於是,懷疑對象逐漸縮小:

是極有動機處理掉麻煩情人的丈夫?

還是暗中得知丈夫出軌的妻子?

甚至於,怕私生子出生,家產又要多分出去一份的兒子們?

暴雪山莊模式開啓。

住在別墅裡的每一個人都是潛在的兇手。

02

當然,好的懸疑片關注的肯定不止是誰是兇手這個問題,懸疑要參與敘事,用不同視角去拼湊事情真相的同時,更要回答誰製造了兇手。

個體的偶然悲劇是羣體內部的潰爛必然帶來的崩壞,《模範愛侶》想捅破的也遠遠不止富人家庭道德上的光鮮。

還有對他們虛僞一面的揭露。

他們不關心人命,關心的是:

家裡辦婚禮死了人,這一家人第一時間想的,是讓正爲朋友悲痛的新娘趕緊籤保密協議。

而且籤保密協議並不是第一次發生,家裡之前的家教離奇失蹤,同樣也被勒令沉默,但實際上只是因爲丈夫和家教發生婚外情,被格麗尓發現後夫妻二人合夥趕走了她。

必須時刻保持完美家庭和成功人士的形象,時刻踐行理想的精英生活方式。

甚至妻子被警察帶走問詢,記者圍堵在家門口,兒子驅趕記者,父親也依舊平靜,還不忘提醒兒子一句。

要記得,有人在拍你呢

撕下這層精美的包裝紙也很容易:

格麗爾能夠成爲暢銷書作家,得益於她的“美滿生活”,因爲她的受衆都是那些渴望在小說裡看到完美婚姻生活的中產階級。

而因爲兇殺案遭到妻子的懷疑,丈夫大鬧格麗尓的新書發佈會,宣佈“模範夫妻”是假的,那些都是虛假的故事。

網友辣評,這不就是低配版《白蓮花度假村》和《大小謊言》嗎。

Sir覺得,它的低配就在於,取了那兩部劇最浮於表面的“面子”,而忽視了真正值得延展的“裡子”。

《白蓮花度假村》雖然也是一個猜死者、猜兇手的懸疑模式,也是海邊、小島、沙灘、別墅的富人羣像。

但更多的是用一艘船駛向小島這一遠離日常的設定,去構建社會圖景的割裂與荒誕。

把男人、女人、窮人、富人、白人、有色人種、原住民等等全部彙集到一起,用辛辣現實的社會悲喜劇平等地撕下各個階級表面的包裝紙:

富人作爲高位者傲慢地壓榨底層的價值,而底層也有着內部的不堪與貪婪。

秩序走向崩壞,引發的是不限於種族、主義、階級、性別之間的大混戰。

而《模範愛侶》呢?

擺了個空架子。

它試圖用一場婚禮、一場兇案來編織不同社會階級的在場“證詞”。

比如,別墅裡的女僕。雖然身處底層,但已經把自己當做了這個家的一部分。

迷戀男主人。

瞧不起新娘父母帶過來的窮酸賀禮,覺得這配不上這個家。

告誡家裡小兒子不能喝酒,奪過香檳自己享受。

但,這些只是爲了給有錢人的生活打造噱頭,它沒有成功給出一個成熟的有關犯罪的懸疑故事,死亡也沒有造成多大的懸念,只是爲了引出這場富人家族裡堪比《小時代》的一場場抓馬大戲。

除了富人,就是富人亂搞。

不止窮人缺位,其他人基本成爲點綴這個家庭衍生混亂情史的工具人,沒有真正意義上參與到敘事中。

03

你當然可以說,這部劇本來就只是想說一個上流社會家庭的故事。

撕逼

它沒那麼大野心。

但問題是,我們爲什麼喜歡看這種“”大戲?

撕逼

只是因爲奇情嗎?

顯然不是。

在奇情的外衣下,我們依然想看到“人的困境”。

以及落到現實的“解法”。

舉例來說。

《大小謊言》。

兩者甚至於妮可·基德曼扮演的角色都那麼相似:美滿婚姻是假,丈夫出軌是真。

同樣的海邊別墅,同樣撕開了中產家庭體面的表象:

完美的生活下是完美的謊言。

《大小謊言》裡女人們看似完美的婚姻與家庭下,都有着家庭暴力、單親媽媽、兒童霸凌等不同困境。

但除了謊言的一地雞毛,它提供了一種聯結的可能:共同的女性命運能夠讓她們越過猜忌與嫉妒,選擇和解。

在第二季裡,更是進一步去探索這些困境。

那麼《模範愛侶》呢。

它確實爲揭開富人階層的虛弱,提供了一些鋒利的切口。

比如格麗爾。

這個家庭哪裡只有婚姻美滿這一個謊言,連她的人生也是一個巨大的謊言。

因爲我的生活一直都是個謊言不是嗎

誰能想到一個暢銷書作家過去竟然是應召女郎,靠情色交易養活全家。

自己嫁入豪門,努力成爲作家後,情況還是沒變:

一整個大家族依然靠自己養活,還得在鏡頭前努力維持着精英女性的成功人設:完美家庭、沒有矛盾,永遠微笑,永遠得體。

而她自己成功躋身上流後,面對出身不好的二兒媳,她也高高在上。

你必須讓我感覺到你是愛我兒子的

當初我爲了嫁入溫伯裡家族

我買了一整個衣櫥的衣服

學會了怎麼開龍蝦

甚至研究了湯姆·沃爾夫的書。

可這樣的人設。

可以被丈夫輕而易舉地毀掉。

必須承認,《模範愛侶》確實撕開了有錢人家庭的真相。

但除此之外呢?

它卻沒有更進一步:

它選擇把這些切口壓縮進這個粗糙的懸疑劇本。

反而對窺視有錢人的生活樂此不疲,同時加入大量有錢人物質上與精神上的奇觀,尤其是前五集,噱頭還是家族抓馬史,在最後一集的集中反轉也沒能實現更有力的觀點表達。

富人的形象過於刻板,浮於表面,只是實現政治諷刺的工具人,但是虛弱的劇情結構和人物動機又沒能給劇集搭好這一舞臺。

所以,這部劇,更像各種要素的縫合,像AI精準定製的投喂。

讓人逐漸喪失興趣。

說到這裡,Sir想起了正在製作中的《大小謊言》第三季。

沒錯,這劇又“復活”了。

老實說,Sir其實並不理解爲什麼在劇集已然足夠完整,且它的靈魂人物讓-馬克·瓦雷不幸離世的情況下依然要拍攝第三季。

直到看到《模範愛侶》的熱度。

顯然。

《大小謊言》的模式一直行之有效。

不拍白不拍。

甚至於你看,《大小謊言》之後,妮可的很多作品都變成了同一類型的不同變種。

比如《無所作爲》裡,她是一個看似婚姻幸福,但實際上佈滿裂痕的妻子,《九個完美陌生人》裡,她是一個在島上爲一羣富人治療的精神導師,表面治療,實則操控,《模範愛侶》裡又是表面風光,實際上千瘡百孔。

都是在呈現包裹在謊言下的完美。

妮可演得確實好。

但同時讓人擔心的是,當如此神似,卻浮於表面的故事都能一直大爆,主創們還會想着在縱深的層面更進一步嗎?

Sir不希望等到《大小謊言》第三季問世時。

我們會覺得。

寧願它是另一個版本的《模範愛侶》。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不愛吃魚的小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