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大潭藻礁再發現!列國際「瀕危」的紅肉ㄚ髻鮫
▲研究團隊在桃園大潭藻礁發現2只被國際列爲「瀕危」(Endangered)的紅肉ㄚ髻鮫。(圖/陳昭倫提供)
桃園大潭藻礁繼去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在大潭藻礁發現ㄧ級保育類的柴山多杯孔珊瑚之後,近日研究團隊再發現國際列爲「瀕危」(Endangered)的紅肉ㄚ髻鮫的幼鯊與黑邊鰭真鯊,不僅提供建構完整藻礁生態系最高消費者的科學資料,更顯示大潭藻礁所蘊藏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大潭藻礁發現的裸胸鯙等大型魚類族羣,數量頗豐。(圖/陳昭倫提供)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與國內相關大學相關生態與社會科學學者組成研究團隊,接受農委會林務局的委託與中研院經費的挹注,從2018年3月起進行10個月大潭藻礁生態、生物多樣性、水環境與社會經濟方面相關的研究。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博士表示,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爲「瀕危」(Endangered)的紅肉ㄚ髻鮫(Sphyrna lewini)的幼魚!而且不只ㄚ髻鮫,還有黑邊鰭真鯊(Carcharhinus limbatus)跟龍紋鯊(Rhinobatos hynnicephalus)也在大潭藻礁附近海域被發現。
▲陳昭倫致力於搶救大潭藻礁,繼發現ㄧ級保育類的柴山多杯孔珊瑚後,再發現紅肉ㄚ髻鮫。(圖/記者楊熾興攝)
搶救大潭藻礁聯盟召盟集人潘忠政表示,大潭藻礁的G1與G2區是目前桃園沿岸藻礁生態最爲完整,生物多樣性最好的區塊,絕非支持中油開發者所言生態不佳,唯有異地建第三天然氣收站才能創造雙贏。陳昭倫指出,大潭藻礁發現的裸胸鯙等大型魚類族羣之外,此次由研究團隊發現的紅肉丫髻鮫的幼鯊與黑邊鰭真鯊,不僅提供建構完整藻礁生態系最高消費者的科學資料,更顯示大潭藻礁所蘊藏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很可能是這些幼鯊重要的孵育場,凸顯大潭藻礁對於臺灣海洋生態與漁業資源保育的重要性。爲此2日將於文化大學臺北市推广部忠孝館,邀請中研院、東海大學與臺北大學參與此次研究計劃的學者現身說法,分享桃園大潭藻礁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時提供大潭藻礁生態、紅肉丫髻鮫等相關照片和原版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