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指一揮”,開啓北京民族樂團新樂季
著名指揮家譚利華的名字,經常與各大交響樂團聯繫在一起,昨天,譚利華的身影卻出現在了北京民族樂團的排練廳裡,這是他時隔近50年後再度指揮民樂,也是他首次執棒職業的民族樂團。今天,他們將共同登臺國家大劇院,上演樂團2021年音樂季的首場演出——“驚蟄”-譚利華與北京民族樂團音樂會。
昨天下午,走進排練廳,只聽京胡聲嘹亮,大提琴悠揚,譚利華正指揮樂團與京胡演奏家王彩雲、大提琴演奏家魯鑫,排練京胡大提琴雙協奏曲《別》。以往譚利華手下的“軍團”是西洋管弦樂團,如今變成了絲竹聲聲的民樂團,譚利華依舊是氣場十足,用小巧的指揮棒“調度”着各個聲部。不同的樂段之後,他臉上都浮現出不同的細微表情;一段明亮的竹笛聲過去,他用左手向演奏員們比了個讚許的手勢。
排練時,指揮家腦子裡不僅要記樂譜,還得記住整個樂團、乃至每個人的表現。把整首曲子過了一遍,譚利華開始和樂團“摳”起了細節。“整體都很好,就幾個地方要注意,214小節,這裡我給手勢就往下。”他一邊把目光轉向大提琴和豎琴的方向,一邊做了個手勢。演奏員們紛紛拿起筆,在譜子上“沙沙”地記錄。“還有第165小節,再來一遍。”譚利華一個一個點出了需要打磨的段落,末了,他跟演奏員說:“鑼可以再重一點。”
爲了“驚蟄”這場演出,譚利華與樂團已經排練多天,他還是興奮不已。“我原來在部隊的時候,指揮過部隊的民樂隊,但在1973年之後,就再沒指揮過民樂。”排練之餘,他感慨地說:“這些年雖然我一直在關注交響樂的民族化,也一直在指揮交響樂隊與民族樂器的合作,但與職業的民族樂團合作,這是我第一次。”對於這首次合作的正式登臺,譚利華也充滿期待。
“北京民族樂團很早就想和譚利華老師合作,5年前我們剛成立時,正好和北京交響樂團一個院兒,當時譚老師也在北交。如今我的願望實現了,這次不僅是音樂會的合作,譚老師還擔任了樂團的藝術指導。”北京民族樂團團長李長軍這樣回憶樂團和譚利華之間的緣分。在他看來,有豐富交響樂執棒經驗的指揮家能給民樂團帶來很多幫助,“譚老師非常認真,第一天排練時,一個慢板他就排了差不多兩個小時。我們團的演奏員都年輕,充滿求知慾,非常樂於學習新的內容,感覺很有收穫。”
這場“驚蟄”音樂會,將開啓北京民族樂團2021音樂季,這也是樂團成立5年來的第一次音樂季。音樂季共包含10場演出,從二十四節氣的驚蟄演到霜降。“很多交響樂團都有音樂季,但外國樂團的音樂季一般是從秋天到第二年上半年。但我們是民族樂團,爲什麼非得按西方的傳統來,我們可以按自己的傳統來,從春天演到冬天,讓觀衆在中華四季的自然變換中感受傳統音樂文化之美。”於是,李長軍安排了10場演出,每場演出由不同的指揮家執棒,譚利華、張烈、劉沙等9位指揮家與樂團常任指揮張鳴各指一場,近30位知名演奏家將與樂團合作。
成立5年來,北京民族樂團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音樂季,這對樂團的發展意義重大。譚利華說,每一個職業樂團都應該有自己的音樂季,音樂季的演出是提前策劃好的,這說明樂團能對全年的演出提前安排,“北京民族樂團誕生5年來,在音樂界引發了很多關注,這次樂團有了自己的音樂季,說明他們在職業化的道路上邁上了新臺階。”譚利華說,目前傳統文化越來越受關注,在首都,北京的民族樂團更應該體現出代表民族文化的實力。
據瞭解,北京民族樂團在2021年共安排了30場演出,音樂季的10場演出包含其中。全年30場演出,對任何一個樂團來說都是不小的體量,因此這個春節假期剛過,樂團就忙活起來。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樂團還將上演情景音樂會《從勝利走向勝利》和原創民族交響詩《大運河》兩部大型作品,目前都進入了幕後編創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