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教師職業幸福感 做學生幸福引路人

2024年廈門海滄區書香校園獲獎單位頒獎現場

2024年廈門海滄區書香校園獲獎單位頒獎現場

“每一天,壓力從四面八方涌向我們,備課、作業、測試、教研、培訓,還有越來越高的要求,越來越複雜的環境和更多的不確定……作爲教師,我們可能會問自己:這麼辛苦、瑣碎和疲憊的教育生活,我們還能幸福嗎?”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教育局局長孫民雲,用一連串對教師職業幸福的現實追問,拉開了廈門市海滄區第十一屆“教育閱讀節”暨“大夏書系讀寫節”的序幕。

2024年12月29日,來自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的216個教師讀書共同體成員、中小學校長和園長,以及海滄區“書香校園”獲獎代表,以“做幸福的引領者”爲主題,圍繞什麼是幸福、如何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等話題,進行了豐富而深入的研討和交流。

教師需要提升掌控工作生活的能力

什麼是幸福?每個人可能都會有不同的答案,也會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做過山區教師,也做過校長和局長,並在教育崗位工作了36年的孫民雲相信,能夠掌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是幸福的基本要義。他說,教師每天都在面對各種挑戰、艱辛和不確定性,也會因此而會時常感到困惑、膽怯和無助,甚至在某些時刻感到挫敗、焦灼和掙扎,“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準備,沒有足夠的強大,我們會很容易陷入茫然無措、心力交瘁的困境,我們會認爲幸福是一件奢侈和難以企及的事情”。

孫民雲認爲,教師要想獲得職業幸福感,首先需要提升掌控自己工作的能力,“當我們清楚自己的侷限,同時堅信自己做的是正確而且意義深遠的事情時,我們就會經歷孩子生命成長時的喜悅和感動,我們自己也會因此而獲得滋養”。

2023年,東北師範大學教授李廣領銜了一項覆蓋31個省市、涉及3萬多名教師的職業幸福感調查。調查發現,教師的職業生存狀態無論是從勞動強度、心理壓力、薪資水平、投入回報率等方面,都處於“樂觀中存在隱憂”的狀態,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尚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對此,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副總編輯、北京分社社長李永梅迴應說,自己20多年的職業生涯裡,幾乎每天都在和教師打交道,她最深的體會是,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是高價值感和高識別性。與其他職業相比,教師的勞動過程、勞動結果和勞動報酬具有更高的精神性,同時具有與自身發展相關聯的內源性。高識別性則指教師職業的專業性很強,絕非人人可以當教師,也絕非人人可以成爲優秀教師。

李永梅認爲,教師積極的心理品質是職業幸福感的基石,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個人專業修煉收穫職業幸福感。她強調,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的提高與職業幸福是高度統一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師德高尚的教師往往受到家長和學生的愛戴,課堂教學水平高超的教師總能俘獲童心”。追求職業幸福感是教師職業吸引力最內核的部分,也是促進教師個人成長最綿長的動力。

幸福能力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得

當鈴聲響起時,你想上課嗎?你對學生的情緒變化敏感嗎?你是一個開放而願意接受變化的教師嗎?一直致力於建設理想課堂的成都大學教授、四川西部教育研究院院長陳大偉,近20年來一直十分關注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創造幸福的課堂生活。

自2004年起,陳大偉便開始研究教師幸福生活,並著有《創造教師的幸福生活》一書。他認爲,教育不僅要重視培養學生感受幸福、創造幸福的能力,更要讓教師自身在教育教學中找到職業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在陳大偉眼中,理想的課堂要致力於改善學生課堂學習生活質量,要致力於教師在教學中的幸福生活,更要致力於在教學內容上爲學生幸福生活奠基。他指出,幸福是人審視自身狀態所獲得的一種愉悅感受,幸福的本質是主觀的,幸福更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包括認識幸福、感受幸福和創造幸福的能力,以及教育實踐中培養學生幸福生活的能力。

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具有很強的社會意義和價值。陳大偉表示,人生的幸福能力需要通過學習來獲得,需要通過接受教育來發展,“教育的價值和意義就在於能提升人的幸福生活能力,促進人的幸福生活”。他認爲,教育的理想就應該是促進和實現人的幸福,而幸福的教育需要幸福的教師,“對教師來說,如果不能體驗幸福的教育生活,就會失去教學的勇氣和信心,就會出現疲憊、厭倦、得過且過的職業倦怠”。

如何創造幸福的課堂生活?如何感受學習和發現的幸福?陳大偉期待教師能做到:課前有期望、課中有創造、課後有回望和審視。他說,幸福的教師往往課前有期望,盼望走進教室和看到孩子們,期待去實踐自己的創造性教學設計;在教學過程中,幸福的教師能迴應教育事件和創設教學情境,能創造性地、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幸福的教師還會課後對課堂教學進行回望和審視,並因此而獲得課堂教學符合自己期望的愉悅和溫暖體驗。

從看見幸福到看見未來

“我是一個上管辦學方向、下管廁所燈亮的普通校長。我覺得,把一所學校‘做大做強’也許不是每位校長都能做到的,但是把學校做得更有溫度、更加溫暖,卻是每位校長都必須努力去做的事情。”福建省晉江市實驗小學黨委書記、校長王恭禮,圍繞“從看見幸福到看見未來——教育的積極力量”,分享了他對幸福教育的理解和行動。

2023年8月8日,一紙調令將王恭禮從自己親手創建的晉江華泰實驗小學,調至百年老校晉江實驗小學做書記、校長。從2000名學生到7000名學生,從100位教師到400位教師,從10年校齡到百年知名老校……兩所差異如此巨大的學校,讓王恭禮陷入了人生中最焦慮的一天。然而,從工作第5年就開始做校長、至今已當校長27年的他相信,“做一名好校長”的信念,一定會支撐他跨過眼前所有的困難和挑戰。

8月9日上班第一天,王恭禮一頭扎進校史館,細細閱讀和研究這所“新”學校。校史中蘊藏的豐富細節、故事和人物,幫助他觸摸到了這所學校的脈搏和文化傳承。他很快就梳理和確立了“辦學理念優化提升、進一步重視培養具有創新素質人才”的目標,並明確提出“爲師生幸福而教育,讓孩子們每天過有品質的學習生活”。

王恭禮認爲,幸福的核心是溫暖的關係,做有溫度的教育是幸福教育的基礎。他認爲,一所學校最重要的關係是師生關係,“好校長應該是一個與師生很親近的人,應該能看得見師生的模樣、捧得起師生的歡暢、接得住師生的憂傷”。他說,好校長還應該是一個能把學校帶向未來的人,“校長要引領教師把核心素養‘種’在孩子們身上,讓他們掌握走向未來的關鍵能力和養成適應未來的必備品質”。

王恭禮提出做強體育教育,認爲這是通向“做好健康心理”的綠色通道。他說,自己在晉江實驗小學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體育工作的突破,“我聽課最多的就是體育課”。他提出的體育課4.0,一要看到孩子們臉上有汗水——運動量夠了;二要聽到笑聲——趣味足了;三要有吶喊聲——調動出激情;四要比賽中有淚水——觸動了情感。

從看見幸福到看見未來,王恭禮相信未來走得最健康、最穩、最遠的人,一定是那些養成良好運動習慣的人。

教師需要對生活保持隨意而警醒的凝視

廈門外國語學校高中語文教師歐陽國勝因上課風趣幽默、業務精湛,被學生美譽爲“騷哥”。作爲福建省正高級教師、廈門市拔尖人才和中學語文學科帶頭人,歐陽國勝是少有的仍在一線做班主任的語文特級教師。他笑眯眯地說,自己對於“騷哥”這個稱呼也很喜愛,稱其爲“一個很有意味,很有平等親和意識的熱稱”。

曾有一位老校長評價歐陽國勝是一個“教育觀察者”,他對此非常認同。他說,教師需要對自己每天的教育生活保持“隨意而警醒的凝視”,“就我自己而言,我常時刻警醒自己,我不可以跟現實教育太契合,但是又不可以脫節”。

歐陽國勝認爲,教育不僅是促進他人發展的方式,更是自我發展的最佳方式,而閱讀與寫作是教師實現自我發展和自我審視的重要途徑。他說,教師既要深入所處時代的內部,去探索和體察其細微之處,同時又要能夠跳出體外,有距離地去審視這個時代,“只有這樣包含着接納與對抗、切近與疏離的審視,我們才能保持審慎而清醒的認知”。他相信,有了這樣的觀察和認知,教師就可以超越事務性、瑣碎化和庸俗化,更加堅韌、開放和自覺。

歐陽國勝以最近幾年的考試命題變化爲例,指出教師要想擁有職業幸福,必須以專業能力獲得學術尊嚴和底氣。他說,如果沒有學術底氣,純粹靠盲目的加時和機械訓練提高成績,甚至無限制地壓榨學生,這樣的教學不會帶給學生真正的成長,教師也很難獲得職業幸福感。他說,教師只有自己感受到了幸福,纔可能表現並釋放出應該有的精神氣質,並引領學生走向幸福。

用閱讀和寫作書寫幸福人生

從《孩子們的詩》裡的詩意想象,到《我與地壇》個人成長的深刻體驗,再到《透過地理看歷史》的宏大敘事,廈門市海滄區鳳山小學教師曾華燦,覺得自己遇見的每一本書都是一扇窗,讓他看到了不同的世界,也獲得了精神的滋養和專業能力的提升。《政治學》《理想國》《教育變革的力量》等經典圖書,伴隨廈門熹海高級中學教師賈維不斷提升自我認知,也加深了他對教師職業和教師幸福的理解。廈門市海滄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學校校長戴曙光,結合自身撰寫《簡單教數學》《數學,究竟怎麼教》《簡單的力量:引向教育幸福的60個實踐智慧》3本書的經驗,分享了“讀寫融合”引領教師走向幸福的實踐智慧。

當晚,本次活動舉辦了線上對話直播,主題爲“創享課堂,創享幸福——《幸福教育與理想課堂八講》閱讀分享”。江蘇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張正耀擔任主持人,原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校長、中學特級教師姚躍林,正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顧文豔,廣州市海珠區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特級教師羅夕花,以及《幸福教育與理想課堂八講》一書作者陳大偉,分別做了主題分享。

自2014年啓動第一屆“教育閱讀節”以來,廈門市海滄區深耕教育閱讀已10年有餘。2024年,海滄區啓動新一輪書香校園創建活動,43所學校被認定爲書香校園,展示了區域對教育閱讀引領作用的重視,鼓勵學校持續推動閱讀工程,用閱讀和寫作書寫幸福人生。(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郜雲雁 採寫)

作者:郜雲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