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費收多少才合理?環團:2030年至少每噸3000元

多個環保團體上午集結於環境部前,批評企業意圖壓低碳費至20元以下,要求碳費審議委員會堅守立場,制定合理碳費。記者曾原信/攝影

環境部今天召開第6次碳費費率審議會,除上次會議決議一般費率落在300元到500元之間外,預計2030年每噸將收取1200元到1800元的碳費。多個公民團體在審議會召開的同時也在環境部外召開記者會,建議碳費起徵價不宜低於每噸新臺幣500元,並且要逐漸提升到2030年每噸收費3000元,優惠措施也應有落日條款。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呂冠輝表示,自年初環境部展開碳費溝通以來,經濟部不斷挾着產業競爭力的大旗拖延轉型時程,經濟部應先規畫足夠積極的轉型作爲,才同時透過相當機制保護受到過度衝擊的族羣,而非因爲轉型會造成產業衝擊,反而開放高排碳的產業不需盡力減碳。另依照目前優惠費率折價下來的10元和20元的碳費,我國產業未來究竟要如何銜接歐盟CBAM?更遑論目前「自願減量專案」抵減碳費的減量額度根本不受CBAM機制承認,未來我國出口到歐盟的產品,恐因在本國未足額繳納碳費,將全部都要再另外購買CBAM憑證?

地球公民基金會議題部專員鄭泰鈞直言,根據臺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碳費以500元計,臺塑僅需繳納122億元左右,僅佔其2023年生產成本8318億元的1.47%;中鋼約爲2.34%、臺泥約爲2.14%,影響並不如期宣稱的巨大,且由於淨利頗受經濟景氣循環影響,若以之作爲評估對象,並無法反映碳費真實影響;全球最大的工商組織,國際商會(ICC)的研究更已指出,碳定價的實施並不會導致通膨危機,產業之所以遊說政府、製造通膨輿論,和經濟部攜手演出話劇,目的只有一個:「將碳費轉嫁給民衆,要全國人民幫財團繳碳費」。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專員沈宜臻怒斥,環境部長彭啓明日前受訪時表示,強調雖然一般費率可能落在500元左右,但只要企業願意自主減碳,碳費可低至2折,僅需繳納約100元。但根據現行規畫,若碳底價要維持在100元,優惠費率至少應從500元起徵,以目前可能的方案來看,優惠費率再乘以0.2排放量調整係數,企業實際繳納的碳費可能僅剩20元,令人無法接受。

臺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員林雨璇指出,若要促使鋼鐵、水泥、化工等高碳排產業投資所需的減碳技術,碳價每噸必須高於100美元才具經濟可行性。因此呼籲碳費應從500元起徵,並且逐年提高,在2030年達到每噸3000元,相關的碳費優惠措施如優惠費率等,必須設有落日條款,如此能夠明確讓企業知道,優惠費率僅是暫時的過渡機制,而非永久的碳費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