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早的MeToo 全球慰安婦紀念日婦援會提3大訴求
8月14日是全球慰安婦紀念日,婦女救援基金會舉辦「盼不到國際轉型正義,等不到臺灣歷史定位-814臺籍慰安婦悼念記者會」,婦團代表紛紛出席。圖/婦援會提供
5月臺灣最後一位慰安婦阿嬤離世,象徵全臺59位慰安婦阿嬤走入歷史,卻不代表結束。今天是全球慰安婦紀念日,婦女救援基金會舉辦「盼不到國際轉型正義,等不到臺灣歷史定位-814臺籍慰安婦悼念記者會」,多名婦團代表出席,除了悼念逝者,也提出三大訴求如下:
1、臺籍慰安婦事件在臺灣歷史定位應是對女性人權的嚴重侵害,國史和歷史書籍要記載。2、108課綱應加入慰安婦/軍事性奴隸事件,每位學生有權知道歷史真相與獲得女性人權教育。3、政府應有國家婦女人權館,保存相關文物和展示歷史真相、人權教育推動。
婦援會執行長杜瑛秋表示,阿嬤們生前期待日本政府可以勇於承認、道歉與賠償。其中一位阿嬤提到她們都是爲環境逼迫才被欺騙,「做慰安婦的日子,讓我們覺得身體很髒,慰安婦是一個臭名」。婦援會將持續倡議日本政府勇於承認、道歉與賠償,同時進行紮根教育,讓更多人認識「慰安婦」/軍事性奴隸歷史。
「臺灣應該正視自己的歷史。」杜瑛秋主張將慰安婦事件定位爲對女性人權的嚴重侵害,記載在國史和歷史書籍中。教育部門應納入慰安婦/軍事性奴隸事件於108課綱,讓每位學生都能知曉歷史真相與女性人權的重要性。同時,政府也應該建立國家婦女人權館,保存相關文物並進行人權教育推動。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共同守護人權、尊重性別平等,建設更加美好的未來。
立委範雲表示,慰安婦阿嬤們挺身而來出爲自己發聲,其實是臺灣最早的MeToo。因爲她們就是戰爭時性別暴力的受害者。根據研究,「慰安婦」事實上是系統性對女性的性侵害與性虐待,是對臺灣女性人權的嚴重侵害,也是殖民歷史與性別暴力的雙重壓迫。因此,應加註「軍事性奴隸」以突顯其所受雙重系統性壓迫,而非誤以爲受害女性是自願爲之。
「人們不應該在談論戰爭、殖民暴力時,忽視其中的性別暴力。」範雲支持婦援會所提出的訴求,將慰安婦(軍事性奴隸)歷史,列入國史、高中必修課綱。因爲,唯有進入主流歷史敘事,讓下一代持續記憶,才能帶來真正的認識與理解。
民進黨性別平等部主任李晏榕表示,譴責一切形式的性暴力,「婦女的人權就是普世的人權」,更何況阿嬤他們是除了性暴力以外,是國家的暴力,需要讓更多的年輕的學子、更多的子子孫孫記住這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