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交距離App這麼用才準 專家提4建議
由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與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合作開發的「臺灣社交距離App」是一款接觸史追蹤App,基於蘋果公司(Apple)與Google聯手推出的「暴露通知」功能。(黃慧雯制)
政府推廣的「臺灣社交距離App」讓使用者即時掌握與確診者接觸情形,若想提升事後回溯比對效果,專家建議先做到4件事,包括正確安裝啓用、啓用人數達一定規模、減少環境障礙物、避免羣聚。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引述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助理教授鄭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蕭旭君的說法指出,國人最清楚的接觸史追蹤方式就是每天記者會所說的疫調工作,然而一旦有社區感染的疑慮,或確診者數量增加時,可能會造成人力上的負擔。
由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與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合作開發的「臺灣社交距離App」是一款接觸史追蹤App,基於蘋果公司(Apple)與Google聯手推出的「暴露通知」功能,將蘋果與Google的手機內建此功能,再由各個國家的官方衛生單位申請,即可啓用。系統能透過藍牙訊號強度估計2支手機之間的距離,進而判斷2支手機的主人是否有接觸。
鄭瑋和蕭旭君表示,此類接觸史追蹤App會定期下載確診者的隨機ID,並與使用者的ID比對。若比對結果有配對成功,表示使用者過去曾經與確診者接觸。要注意的是,系統沒有即時警示「有無接觸」的功能,而是設計爲過去14天的「回溯配對」功能。
鄭瑋和蕭旭君也說,若需要準確提升事後回溯比對的效果,要有以下前提。
第一,App使用者須正確安裝啓用,並確實將藍牙訊號打開。因爲此App機制是由藍牙技術交換隨機ID,若沒有安裝成功,或沒有打開藍牙,將會沒有辦法傳送和接收隨機ID。
第二,正確啓用的人數需達一定規模。這款App機制仰賴手機發送和接收隨機ID,進行事後回溯比對時,若愈多人正確啓用,愈能反映真實接觸狀況。
第三,儘量減少環境障礙物。藍牙訊號強度易受到障礙物影響,可能難以精準估計距離。有國外研究指出,將手機放在揹包深處或衣物口袋中,會削弱藍牙的訊號強度。
第四,避免羣聚。事實上,使用這款APP仍應避免羣聚,根據跨三校四系的團隊於2020年7月進行的藍牙訊號實驗顯示,在人員密集處,即便保持社交距離,對藍牙訊號來說人體也是障礙物,且藍牙訊號也會互相干擾;因此藍牙訊號的漏失率會提升,根據訊號強度來估計距離的結果可能也不準確。
鄭瑋和蕭旭君指出,即便「臺灣社交距離App」沒有回溯比對到用戶曾與確診者接觸,也不代表絕對安全,因爲藍牙訊號可能因爲種種原因受到干擾,有時無法判斷接觸情形,也可能無法精確估算接觸距離,且確診者也不一定有事先安裝App。
他們建議,國人不應因爲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就產生錯誤的安全感,也不能因爲有了這款App就在疫情升溫時放心社交、羣聚。(編輯:張均懋)1100518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