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我會鼓勵其他臺灣人「西進大陸」嗎?

當在大陸感覺很不如意的時候,可以翻翻作者的文章和書。(作者提供)

這些年,許多時候我的工作是告訴臺灣人「大陸其實不是這樣。」以及告訴大陸人「臺灣人不全是這樣」。

前陣子去海峽青年論壇當嘉賓分享,一起分享的多是在大陸創業當老闆的臺灣人。有一個特別可愛的臺灣嘉賓開頭說,其實我沒什麼情懷,當初就是想來賺錢。是的,機會,經濟發展,是很多臺灣人來大陸的理由。

這導致大陸媒體問,「請問臺灣青年能如何在這裡實現自己的夢想」、「會不會以自身經驗鼓勵臺灣年輕人過來」時我都會愣住。

更可愛的記者朋友會問「臺灣人的個人發展如何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融合」。這時我不自覺想着旁邊那位創業的臺灣小哥,到底怎麼回答這個問題的?

因爲我不是一個很典型的、能鼓勵臺灣人來這裡的案例。出兩本書但不暢銷,在北京活得看起來「還可以」但薪資並不高。

最重要的是,我的經歷沒有太大的可參考性/可複製性,因爲真的非常「不主流」。

2016年因爲出版第一本書《臺北女孩看大陸》,陸續有一些單位找我參加活動,然後有越來越多次這種場合:演講分享、參訪、座談會等等。有幾位臺灣朋友曾親眼看過我「直白溫柔」的「意見表達」,紛紛對我豎起大拇指,「你好敢說喔」。

敢說,成爲這些年我在「兩岸圈子」的標籤。但我並不是刻意的,只是覺得不吐不快,「大不了回臺灣」 。我並非有家業的臺商,家人全都在臺灣,所以沒有什麼「不敢說」的。

兩岸最重要的不是意見交流嗎?說話就算不中聽,難不成還能誅九族?有臺灣朋友跟我說過,「就算是臺灣的官員,都未必能容忍你。」

我回,「該說什麼就說什麼,有什麼容不容忍的?我不是納稅人嗎?」

對不起吹噓了。我在臺灣沒工作,真沒納稅。但在大陸我可是個正經納稅、今年乖乖補了幾百塊錢的社畜喔!所以,讓我叨叨吧!

在北京的「兩岸圈」裡面,我算是很少數的「非主流」,因爲老在罵人——主要罵對臺相關人員,還常常見一次批評一次。比如「你們就愛在這種『臺灣人說大陸好棒棒』的同溫層打轉」「到底有沒有好好做工作,去接觸真正的臺灣小朋友啊」之類的。(此處穿上防彈衣:並非在說其他臺灣人不愛說實話,只是每個人個性不同,多數臺灣人個性也不愛爭辯。)

我猜他們一開始的反應是,竟然有人蔘加活動時講話這麼不中聽?但我是女生,二十幾歲時也還挺天真可愛,這幫北方直男大概抱持「姑且容忍」的心情。

沒想到後來幾年,他們發現這傢伙還是一如往昔,講出的話不好聽但沒惡意、倒也有些道理。於是這樣的「非主流」 ,讓我受到許多人的包容與幫助,並堅持初衷到現在。

看到這裡,善用百度的讀者朋友已經拍案跳起來,「騙子,你在媒體上的發言超正能量!」

拜託,那是公開場合、並且經過記者篩選過的問題,以及編輯成果!參加活動時,最怕碰到臺灣記者,因爲太愛問政治了,我只能傲嬌地昂首,回答出讓臺灣記者翻白眼的答案——「政治問題不好說的啊~~今天不說政治喔!」

我在大陸的發展故事,有太多隻能寫在我自己的這片園地,不能發上官媒。

在寫兩岸關係的這條路上,正因爲能設身處地瞭解兩岸民衆生氣的點、在意的點,我會感覺自己臺灣和大陸都各沾一點、但兩邊都不太「純粹」。

這些年,很多人鼓勵我「一定要持續寫下去」——這麼鼓勵我的,很多時候是被臺灣視爲「具備侵略性」「只會打官腔」 的大陸體制內人員。

這些年,我跟大陸對臺相關人員相處,當面批評的次數絕對比稱讚的次數多很多、很多、很多。

也正因爲如此,我切身體會到不同於一些人的想像,很多大陸體制內人員不是那麼故步自封,不是全然高高在上、自以爲是。

撇除因爲個人興趣而堅持至今的自媒體寫作和兩岸交流活動,我的職場經歷對想來大陸的臺灣學弟妹也沒太大參考價值。

我在香港媒體待了七年,然後在去年,到大陸媒體。在大陸的傳統新聞媒體領域,這些年我碰過的臺灣從業者不超過5個,包含我自己(臺媒外派在這裡駐點的臺灣記者不在此列)。第一是薪資沒有吸引力,臺灣傳媒人更傾向去大廠做運營,第二是有一定敏感度,一旦「出錯」會很麻煩,至今多數大陸新聞媒體仍不太會招聘臺灣人。

在新聞領域,相較其他臺灣和大陸記者,我又成爲一個「四不像」的存在。

馬英九的《八年執政回憶錄》裡面,花了很大篇幅講述新加坡習馬會的具體內幕,其中有一段我印象很深——大陸領導人在晚宴時曾問馬英九兩個問題,其中一個是「蔡英文對釣魚島的主張爲何」。這側面反映出大陸很在意臺灣領導者的史觀問題。

而我在做新聞的從業歷程中,碰到的大陸官員、學者,也都非常在意這一點。

在歷史觀的維度上,大陸同行不用說,臺灣一些優秀的資深記者不光能銘記歷史,更有着比一般臺灣民衆厚重的歷史傳承情懷。我剛入行時不光是個不懂歷史、永遠在估狗的笨蛋。比如,汪辜會談是哪一年的事情啊?

(附註:入行好多年後,我的這篇文章中國人這道「送命題」被一位臺灣資深兩岸記者肯定時,我高興得跳起來)

剛進入媒體的那幾年,我從參考資深記者如何寫稿、依樣畫葫蘆開始,並瘋狂看書補充知識。我的工作生涯裡,去除之前的老闆願意教我之外,我特別有成就感的就是跟臺灣同事瞎扯大陸人想啥(代表大陸人民發言)、以及跟大陸同事科普臺灣人想啥(代表臺灣人發言)。

那幾年是互聯網大廠的爆增期,一眨眼,許多熟悉的人都去了大廠掙更高工資,而我還在傳統媒體。我覺得自己找到了舒適圈,在能養活自己、吃喝旅遊之餘,靜下心來觀察社會。

在大陸長期從事新聞媒體的經驗,我無法分享在YouTube上,但至少讓我可以跟臺灣朋友亂吹牛。

比如,不同時期的「界線」會不一樣,有時這麼寫可以,有時這麼寫就「敏感」了。有些臺灣朋友以爲的敏感話題——拜託,其實沒大事好嗎!

漸漸地,會有臺灣同行問我大陸的熱點、這個新聞大陸社會怎麼看……

我在大陸的發展,只是選擇自己能做得稍微像樣一點的工作,就這樣被推着走。

沒有太多專業素養、更非天資聰穎的我,因爲願意瞭解、沒有喪失對這片土地的好奇,因爲還是願意花點時間堅持寫稿(被罵寫得爛也要繼續寫),獲得了一些肯定與機會。

海峽論壇上大陸記者問,你的文章能告訴臺灣年輕人什麼?我說,當他們在大陸感覺很不如意的時候,能翻翻我的文章和書吧。

也有記者問我會不會鼓勵臺青來大陸發展,我說會的。沒有多高大上的理由。只是因爲沒有語言障礙、融入門檻相對歐美日韓低許多,不論會不會留下來、開不開心,都是一個人生經驗。

而你不會知道,你會在一片自己認爲陌生、沒有人脈的土地,創造出怎樣獨一無二的經驗。

我不是大陸官媒上報導的「主旋律臺胞」模樣。

我從小沒有受到什麼「大中國教育」,家裡人也並非有多厚重的中華民族情懷。我父母影響我的,僅止於聽到「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這句話不至於跳起來罵人(畢竟在我小時候,「中國人」這一個詞臺灣社會也不會這麼敏感)。

有件事情我以前寫過,在現在的語境下不太政治正確,但不管啦再寫一次。

那時我剛來北京讀書,老師在介紹我時說我是「中國臺灣」的,當時怎麼聽怎麼怪啊(那是個字幕上出現「中國臺灣」臺灣民衆會大驚小怪的年代)。我說,也可以叫我「中華臺北」謝謝。

大陸同學們全笑出來,嘩啦嘩啦鼓掌歡迎我。

開學後,我看「快樂大本營」來認識大陸明星,爲了深入瞭解大陸也看了鄉村愛情故事。我的河南室友那時總在宿舍鄙視我的品味,臺灣青年竟然看這玩意兒!

我就是從什麼都不懂的傻樣,在很多人的容忍下成長,走到現在。(郭雪筠/臺北女孩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