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臺灣來的「小饅頭」融入福建鄉建鄉創
曾樂福參加《梅城印記》紀錄片拍攝。(受訪者 供圖)
「福州是我心中的第二故鄉。」近年一直在爲閩臺鄉建鄉創項目而奔波的曾樂福說,福州,有着她最珍貴的回憶和感動。「無論走到哪裡,我都會記得這裡的一切。因爲這裡是我夢想開始的地方。」
在福建,曾樂福帶領的首批臺灣文創團隊,服務了15個鄉村。近期,第六屆中華文化與兩岸文創產業融合發展論壇於福州舉行。作爲臺灣中華教科文創新發展協會理事長,曾樂福表示,文創根植於文化,是將在地文化具象傳承的創意表達。
初遇福州,結緣鄉建
曾樂福,一個地道的臺北女孩,因爲父親在大陸經商的緣故,她常常往返於兩岸之間。每一次的大陸之行,都讓她對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
2016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曾樂福得知福建省正在大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並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臺灣團隊參與鄉建鄉創。這一消息讓她眼前一亮,她看到了自己在大陸發展的可能性。
憑藉着在臺灣積累的文化策展經驗,曾樂福很快便在福州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舞臺。2018年,她帶領團隊參與了閩清縣梅城印記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的改造項目。這個項目不僅是她大陸創業生涯的起點,更是她鄉建鄉創夢想的起點。
梅城印記歷史文化街區,位於閩清縣梅城鎮,這裡有着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然而,歲月的侵蝕讓這裡的老街古巷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曾樂福和團隊的任務,就是通過設計和改造,讓這片古老街區重新煥發生機。
在項目中,曾樂福帶領團隊走進當地的各族宗祠和古建築,親身感受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同時,她還走訪了漆器鋪、中醫館、粉幹店等當地特色店舖,深入瞭解當地民衆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
爲了將梅城印記的變化以文化紀錄片的方式留下來,曾樂福和團隊連續三個月深入街區,用鏡頭記錄下每一個角落的變化。在她看來,紀錄片不僅記錄了改造的過程,更記錄了當地民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在曾樂福和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梅城印記歷史文化街區煥發新的活力,成爲福州的文化旅遊地標,也成爲閩臺鄉建鄉創合作樣板項目。
8月13日,在第十二屆海峽青年節‧第三屆海峽鄉建鄉創獎系列活動城鄉永續學院公開課上,曾樂福正在授課。(受訪者 供圖)
深耕鄉村,助力振興
梅城印記的成功,讓曾樂福在福州的名聲大噪。她也因此結識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合作夥伴。2020年,曾樂福帶領團隊入駐閩清雄江鎮,開始了新的鄉建鄉創之旅。
雄江鎮是一個庫區移民鎮,這裡的民衆曾爲了支持國家水利建設,整村遷出電站淹沒區。搬遷後的生活雖然有所改善,但民衆對於過去的記憶和鄉愁卻始終難以割捨。
據介紹,在雄江鎮,曾樂福和團隊不僅要參與街區改造和文創產品設計,還要融入基層社區治理,與當地民衆共同建設美好家園。這一過程中,她深刻體會到了基層工作的艱辛和不易。但她始終堅信,只要心中有夢,腳下就有路。
在與當地居民的一次次交流中,村裡的老人記住了這個圓臉、大眼睛的臺灣姑娘,親暱地稱呼曾樂福爲「小饅頭」。
而後,在雄江鎮梅雄村,曾樂福帶領檯灣女設計師李小蕙團隊建設了庫區移民文化館,將村民們的老物件和老照片集中展示,成了對外展示雄江文化的窗口。同時,她還協助推廣了橄欖湖大院、橄欖湖小院等民宿業態,依託當地庫區移民新村的獨特風情,吸引遊客慕名而來。
在曾樂福看來,鄉建鄉創不僅僅是對古老街區的改造和升級,更是對當地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曾樂福到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鐘山鎮入戶走訪。(受訪者 供圖)
搭建橋樑,促兩岸交融
在福州的八年時光裡,曾樂福不僅成了鄉建鄉創領域的佼佼者,更成了兩岸交流的橋樑和紐帶。她深知,只有讓更多的臺灣青年瞭解大陸、認識大陸,纔能有更多的機會和可能。
爲了搭建兩岸青年鄉創平臺,曾樂福與福建省青年建築師協會共同創建了海峽鄉建鄉創獎。這一賽事不僅爲兩岸青年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的舞臺,更爲他們提供了實現夢想的機會。
在曾樂福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開始關注大陸、瞭解大陸,並投身於鄉建鄉創事業中。
同時,曾樂福還積極參與各類兩岸交流活動,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創業故事,向更多的臺灣青年傳遞信心。她希望用自己的力量,爲兩岸融合發展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在曾樂福看來,兩岸青年有着共同的文化根基和血脈聯繫。只要雙方能夠放下成見、攜手合作,就一定能夠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未來。她堅信,隨着時間的推移和交流的深入,兩岸青年的心一定會越靠越近。
對於未來,曾樂福有着自己的規劃和憧憬。她希望能夠在福州繼續深耕鄉建鄉創領域,爲更多的鄉村帶來改變和希望。同時,她也希望能夠搭建更多的兩岸交流平臺,讓更多的臺灣青年瞭解大陸、認識大陸,並投身於兩岸融合發展的事業中。(葉秋雲)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