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去中國化」下的臺灣人:後遺症,今日才明白

中華民國國旗。(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很長一段時間我對於大陸朋友說的「臺灣中國現象嚴峻」非常不以爲然。直到今年,我還在跟一個對臺組織的大陸友人閒聊,「你們爲什麼要把臺灣人『中國人認同低』作爲一個重要指標?去中國化又怎樣?我不就是去中國化課綱下長大的?」

「我認識的成長於國民黨大中國教育下的臺灣中生代,臺獨多了去了,也不認爲自己是中國人。整體環境影響、他們生活中的切身感受、個人經歷影響才大。教育很重要?現在誰聽學校老師上課?」

那位朋友仍跟我強調這很重要,那時亦不以爲然。(這位大陸中年人,太古板了!)

我曾經寫過,臺灣00後,這些「抖音一代」,平日刷抖音、看着「中國明星」,與大陸朋友的生活娛樂無縫接軌,然而他們又常去糾正別人「對岸是中國,不要叫大陸」。

那天聽臺灣網路廣播,主持人採訪嘉賓,說到「我知道在大陸的情況是」,隨即很快地自我更正,「抱歉,是在中國」。

這些現象我之前並不當回事,在我看來僅是小情緒

比如,日前看到有人投書媒體,表示自己發現在歐洲,某知名年輕臺灣作者的書竟然被放在中國文學中,「臺灣作者的書裡面有很多是臺文,而非中文」。

什麼是臺文?那位臺灣作者的書我正好有,而且帶至北京,所謂「臺文」,是「無災」、「叫蝦米」等等。

這不是閩南語嗎?不是用中文書寫嗎?我哭笑不得問臺北同事資優生同事解釋,陳水扁時代,提「臺文、中文、華文」之劃分。一查,臺文研究,是指從清代到殖民時期等近代,着重臺灣本土風土人情之描寫。

這沒問題,也很好,臺灣人都該關注這塊土地。然而這與中文或「中國文學」爲什麼成爲一種對立關係

如今在臺灣,只要有人在社交網站說「閩南語」,立刻有人跳出來指正,臺灣話,並非閩南語,有些用字遣詞不同。

我又不懂了,臺灣話中有用語受到日本殖民影響,有在臺灣產生些用字演變,但根不就是閩南語嗎?怎麼又成對立關係了?

以上種種,我過去僅諷刺兩句,沒什麼去深思,我也並不認爲這是多大的問題。臺灣人嘛,誰沒有個矛盾的情緒,誰還不是個寶寶。

直到最近,我才猛地發現,近年極度的「去中化」,已經構建了一個我從來不認識的臺灣。

兩代「去中國化」之差

自從日本殖民時期過後,國民政府來臺,臺灣產生了些矛盾現象。這很多時候並非臺灣人所願,而是時代背景推着走。

最近在看出生在日本殖民時期的臺灣學者戴國𪸩的《戴國𪸩講臺灣》(剛剛出版,推薦一讀),書裡寫了一段經歷。1960年代他的朋友非常憤怒地告訴他:

「臺獨派一夥簡直無理取鬧!用客家話講話時,他們會抱怨不要講人家聽不懂的話!但是當用北京話向福佬人的朋友講話時,他們會說爲什麼要用『豬』(臺灣本省人侮辱外省人之語)的語言北京話,用臺灣話說吧!」

「臺灣話、臺灣話,那我們客家話算不算臺灣話?還有高山族(臺灣原住民)的語言又算什麼?他們纔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

數十年前國民黨一黨獨大的時期了,那時候有「正港臺灣人就要說臺灣話」之聲。我奶奶過去也老說臺灣人要會說臺灣話(閩南語),過去國民黨因爲推行普通話教育有規定在校園內不準講臺灣話(我媽現在講起來還氣憤不已),但說是臺灣話,自然大家知道是閩南語。

直至我這代,雖然已經開始「去中國化」,不說做個堂堂正正中國人,減少「中國歷史」的內容,但我從小到大,不記得人們強烈反對那種」根」的概念。

比如,媽祖林默娘,我小時候看書就知道這是福建過來的,對我們臺灣漁民至關重要。

我們確實沒有什麼「中國人認同」,理由很簡單,講起中國人或中國,那不是北京、上海嗎?我是正港臺灣人啊!我出國也想讓大家知道我是臺灣的!

剛到北京讀書時碰過臺灣同學很困惑地跟我說,「我以爲大陸人不喜歡被叫大陸,而是中國,原來並不如此啊」!若不是我早早接觸豆瓣,我也搞不清楚,怎麼叫個中國人對岸朋友都要跟我辯論?

於我自身而言,在上大學後慢慢了解大陸朋友口中「同胞/中國人」之意,才逐漸明白。當然,依據憲法,我們是正統中國,對岸是大陸地區,其中根源無人不知,在此不用多說。

我這代的「中國情結」,更多的是針對「政治(體制之不同)」,在文化上,根源中國,甚至也會有人寫「按我們中國人的文化」。

我成長的年代很隨意,有人用中國、有人用中國大陸稱呼對岸;有人說「臺灣人說臺灣話」、有人說「臺灣人就是說閩南話」,都好,無人在意,就是個人習慣不同。

然而我的下一代之去中國化,已然演變成一種「你說不出所以然,但必須斬斷一切中國相關」之情緒導向

在跟姐姐講如今的「去中國化」之時,她告訴我身邊的兩個案例。其一是她的一位朋友跟她說,學歷史,應當只學宋元明清、到近代臺灣(日本殖民),民國之後各種軍閥、國共內戰爲何要學?那跟臺灣無關,是中國的。

我姐姐驚訝,宋元明清難道不是中國的嗎?學歷史怎麼能這麼碎片化?對方一愣,噢,也是。

其二是她的一位同事表示苦惱,要不要跟孩子說媽祖是「從中國過來」的呢?學校講媽祖,就是神明,沒了,林默娘的故事,現在大家又不說。

看到這裡的朋友們,可能會說「你花這麼長篇幅講這些,有什麼重要?我們知道臺灣去中國化啊」。臺灣朋友可能也會聳肩,對啊,那又怎樣?有什麼關係?

再次強調,我並非是一個接受大中國教育的人,也不熱愛歷史,應付考試而已。但我到現在才猛然明白,極度去中國化的後果。

這是我在大陸這麼多年後,第一次把「去中國化」當成一個重要問題來談。

中國人成爲「送命題」,中共成爲「相對論」

我這代之後,改了數次課綱,如今臺灣初中課綱簡短中國史,講求「略古詳今」甚至算進東亞史之一部分,我沒讀過,不發表意見。

但是我發現如今去中國化的問題,最嚴重的不是課本刪減了多少中國史,大家認不認識趙雲,而是爲政治利益,把中國進一步塑造爲一個「邪惡的政治符號」。

進一步,當面對這「邪惡的政治符號」,完全失去理性討論空間,因爲教育環境、媒體環境、政府態度和社會,「展現出的感覺」都是這樣的。

現在的去中國化,使非常多年輕一代很難面對生活中的任何「中國」。不講事實,就是非常直接的情緒反應「我不喜歡」、「請不要把臺灣與中國連結」。

由於不知道怎麼面對「生活中的中國」,年輕人會質問,爲什麼臺灣要用「中國人象徵」之孫中山爲國父?臺灣人沒有代表嗎?蔣經國哪裡好?蔣家、國民黨威權、中國來的、「迫害臺灣人」。

由於不知道怎麼面對「生活中的中國」,年輕人會去糾正說「大陸」的人,對岸就是中國。若說憲法規定,對岸是大陸地區?抱歉,對方會回答,中華民國憲法是國民黨的,不代表臺灣人。

由於不知道怎麼面對「生活中的中國」,部分年輕一代只要碰上一點中國意涵,就會純粹以政治和個人情緒爲判斷。近期網上流行的說法「若你的認同是中國人,你爲什麼不去中國生活」是最好一例。

這情況還會再進一步。當中國人在臺灣成爲違背政治正確的「送命題」,「中共同路人」就隨後成爲一個「相對論」。

比如我一個「臺派」的可愛小同事,在我跟她聊這個題目時無奈地說,在她的同溫層,她或許也快變成「中共同路人」。

這個小可愛,平日叫中國大陸「中國」,可說「符合規範」,怎麼還是同路人了?

很簡單,她在社交媒體上關注柯文哲,同時周圍一些「更臺派」的友人認爲她「對中國太過寬容」。

更無奈的是,臺灣人及臺灣社會不是一個沒有同情心或沒有愛心的。相反地臺灣人非常講公平正義和尊重不同,這點我從小到大深有體會。

許多事情是在無意之間,一步一步走到一個自己沒想過的局面,最後會走到一個你好像知道不對、但又不知道該不該反對的尷尬情況。

一,去中國化、淡化一切與「中國」的關係,年輕一代失去理智探究的耐性,中國逐步形成一種全然的政治符號。

二,此符號形成對政黨最有利的工具。

三,最後,形成一個完全以政治正確爲導向的輿論環境。沒有標準的「道德標準」成爲面對中國的唯一方式。

一位統派的臺灣同事最近跟我聊起大陸網路輿論對臺灣的看法,感嘆如今多以「井蛙」爲代稱。

「但不會有人一出生就是井蛙,這現象爲何形成,應當讓人瞭解,」同事說。

瞭解臺灣社會現象的形成,是兩岸交流的一部分。

同樣,近年因爲臺灣去中國化,許多人會直接噴臺灣人數典忘祖,但人同此心,沒人一生下來就是無心無情的。

最近看到一位過去赴臺的陸生軼雋寫過去在輔大的事情,他說碰到輔大傳播學系的老師習賢德先生,習老師對陸生照顧很多,也帶陸生去看張學良故居等,讓他們認識臺灣人眼中的近代史。

他離開臺灣前,習老師跟他說「回大陸後,要做兩岸關係緩衝劑,多給臺灣說話。」作爲一個關注兩岸的臺灣人,看到這段是很感動的,這纔是臺灣人該有的品格。

臺灣年輕人如今真的這麼極端嗎?同事中多有所謂「臺派」,都善良可愛、與統派同事溝通良好,然而現今臺灣的輿論又極端到一個程度。我情願相信,不少人也感受到「社會正在被低劣的政治威脅」,只是不想明言。(郭雪筠/臺北女孩)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延續《旺報》兩岸徵文活動,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