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投資東南亞 留意稅務政策
勤業衆信(Deloitte)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近日針對後疫情時代臺商投資東南亞的重點地區,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的經濟概況與投資優惠政策及最新佈局趨勢,舉辦「中美角力下的東南亞-供應鏈的關鍵時刻」線上論壇。
隨着中美貿易戰和新南向政策等大環境因素影響,東南亞受惠於人口紅利、優越的地理位置、靈活的製造能力與快速成長的經濟與市場需求,逐漸取代中國大陸成爲新的「世界工廠」,承接全球產業鏈轉移的重要戰略區域。
勤業衆信建議,臺商未來在投資東南亞地區時,除了投資前須進行供應鏈全面性評估外,也須留意東協各國的稅務政策,避免喪失權益。
勤業衆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部營運長洪國田表示,東協目前是亞洲第三大的經濟體,且近幾年成長快速,因爲擁有豐富的人口紅利,使其成爲全球企業的重要投資標的。同時,東協也是臺灣對外投資僅次於中國大陸的地區。
近兩年在中美貿易戰和新冠疫情的雙重影響下,全球許多企業考量到關稅及供應鏈斷鏈的風險,已在評估或已經開始將生產基地分散至東南亞,使得東南亞成爲「供應鏈的關鍵環節」,勢必將再加速將供應鏈往東南亞遷移的腳步,其中又以越南爲主要投資國家。
根據越南投資暨計劃部(MPI)統計,截至2020年11月20日已達337億美元,而北越的電子產業聚落也是近年臺商的重點目的地之一,加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簽署更強化了東南亞的戰略重要性,勤業衆信建議臺灣企業在前往東南亞地區佈局與投資時,務必經過全面性地評估,掌握當地的投資優惠政策、勞工制度和稅務法規等。
Deloitte全球華人服務東南亞負責人徐永平表示,東協預計在2030年將成爲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同時,東協也是全世界外資直接投資排名的第三名區域;美國對東協的直接投資在近十年內平均成長10%,金額超過美國在印度、日本和韓國的投資總額。
在基礎建設投資方面,爲確保東南亞有足夠的資金用於公路、鐵路、港口、機場、電力、水務和電信等基礎設施的投資以保持經濟成長,促成與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澳洲等共15個國家正式簽署RCEP,也象徵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臺商應積極制定供應鏈的佈局策略,確保加入全球貿易競爭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