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滷菜的遐思(上)

臺北滷菜的遐思

這次太太從臺北來香港,行前一天晚上,長途電話告訴我,已買幹火燒四十個,那是我準備牛肉饃用的。湖南臘肉三斤,蜜汁火腿兩個。至於「不一樣」的饅頭,因爲箱子容量有限恐怕無法帶了,最後,她又問我還要什麼?我想了想說,妳去仁愛路老傅那裡,再帶兩隻符離集的燒雞來。第二天太太帶了一箱「給養」上飛機,臺北和香港的海關檢查時都笑了。

親不親,故園情,臺北不是我的故鄉又是我的故鄉。在一個地方住久了,不是故鄉也變成了故鄉,對那裡一草一木都非常熟稔。尤其一旦離開,不論暫時或者長久,都會有一種說不出的依戀和懷念。尤其這幾年我在臺北東南西北地吃,現在暫時離開臺北,來到這「吃在廣州」的香港。的確,這裡什麼都有,就是不對胃口。就像我們初來時,下處還沒有找妥,在旅館住了快一個月,四處散吃,太太說,湯湯水水地沒有滿足感,也不知吃飽了沒有。後來找到一家小北方館,來了一盤辣椒炒肉絲和白菜砂鍋,吃烤饅頭,太太這纔算吃對路,雖然吃對路祇是貌似而已。因爲此地人對於吃是很固執的,除了粵菜飲茶外,一切外地菜都稱京菜。昨天我買了 一本此地出版的《飲食雜誌》,竟將划水等列於京菜,還虧得編者是吃的行家呢。這也不算什麼稀奇,他們把外地菜統稱之爲京菜,把非鬼佬(洋人)的外地人統稱之爲上海人,一切都單純化了。因此,菜的味道也單純化,一切菜都有粵菜味。別的不說,單拿滷菜一味,即使在北方館子裡來一碟醬牛肉,也有叉燒的味道。

說起這裡燒烤,滿街都是,上到高級的酒家茶樓,下到菜市場擺攤子的,有整隻的燒豬和小乳豬燒鴨、叉燒肉等等,掛得琳瑯滿目。不過味道都甜甜的。吃多就膩了。但其中我對烤乳豬較有偏好,上茶樓飲茶,總會叫碗乳豬飯,吃了很多家,認爲新界粉嶺阿郭」家的和香港一家最老的茶樓「陸羽茶室」的最好。我所以吃,因爲臺北的乳豬既貴又不好。除此之外其他的我都很少品嚐。

在這裡除了賣叉燒的滷味店外,專賣其他非廣東的滷味店並不多,來此半年,祇在九龍發現兩家,一家在尖沙咀的梳利士巴里道,是條死衚衕,有許多營業到深夜三四點的吃食店。其中有家「南迦」。是上海人開的,有滷牛肉和豬頭肉、肫肝等等,還有點臺北的味道可以解饞。講到滷牛肉還是金馬倫道由一條小通道到後巷,有家河南人開的清真餡餅店。這個店既無招牌又無店面,一間屋子有廚竈和幾張桌子,而且必須踏過幾個化糞池的鐵板才能進屋,是畫家劉國鬆兄指點給我的。說這裡的酸辣湯和餡餅奇佳,我試過後覺得也不見奇,餡餅無法與臺北老傅家的相提並論。至於酸辣湯臺北街上有的是,並不見有何獨特處,比起這裡其他的店裡賣的,已經算是上品了。而且有鄉土風味,在此不可多得,他家的滷牛肉、牛肚和牛筋都非常好,甚至在臺北也吃不到,可助小酌。有外地朋友過此,我總請他們來此暢飲,不久前,寫《中國陰影》的李克曼(西蒙.列斯)到巴黎講學回澳洲,路經此地,我就請他到這裡吃滷牛肉,喝金門高粱,二人對酌共話「中國」事,不覺微醺。前些時,〈人間〉主編信疆老弟來港,我們從臺北來的一夥,還有蔡思果,就在此公「宴」他,最近又在九龍城賈炳達道,發現一家叫「遠記」的潮州滷味店,專賣滷水鵝和滷豬腳--這裡叫豬手。味道很不錯,別有風味。

不過,這些和臺北的滷菜相比,是不可以道里計的。臺北的滷菜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味道也各個不同,現在隔海想起,豈僅鱸膾之思「咁簡單」?

先說鴨,在臺北的南京鹹水鴨,已經是大家很普遍的吃食了。而且也有許多正記的南京鹹水鴨,過去信義路拓寬以前,這裡集中好幾家板鴨店,後來門面開大了,別的地方也設了分號,也分不清到底哪家是真正的正記了。不過,我還是以爲和平西路羅斯福路的李嘉興的鹹水鴨,像真正的南京鹹水鴨。老闆道地的南京人,有點歪脖。二十多年門面不改,祇是因打通和平西路,搬了家,把地方搬小了,但生意依舊,我最初搬到臺北來,就住在古亭市場的一家閣樓上,總喜歡下午三四點去買,那時鴨子剛出鍋,我還提着罐子去打些鴨湯,回來下面吃。他家的鹹水鴨肥而不膩,而鹹得可以上口,而且很嫩。可以和屏東的侯家鴨南北相比美。不過如今吃侯家鴨也不必遠赴高屏地區,臺北也有賣的。在敦化北路良士大廈旁邊的巷子裡,有一家賣水餃小店代售屏東的侯家鴨,每日由屏東空運臺北,祇是不定時,我去了幾次纔買到,買一隻鹹水鴨還附一包鴨油,可以蘸着吃很香。

除鹹水鴨,這幾年廣東的燒鴨也很風行,自從劉家鴨莊做開後,許多的鴨莊應運而生。但我還是喜歡和平東路成功新村那家廣東小飯店的燒鴨,每天上午十一時下午四時出爐,買只趁熱回家吃,皮還是脆的。鴨子肥大而價錢便宜,每逢年節必須先幾天去訂,後來臺大門前也開了一家鴨莊,烤的燒鴨很不錯,凡燒鴨店都附賣鴨腸,買了回家以蒜和辣椒回鍋,香脆可口。鴨腸-閩南語謂之下水,新聲戲院旁老天祿賣的滷肫肝,個大,滷得透卻又不老,我過此,常買一隻邊走邊吃,西門圓環西瓜大王旁一家滷菜店,有滷鴨舌頭,是下酒的佳餚。

西門町武昌街口,鴨肉扁的鴨子,又是另一種風味,很嫩很香也很肥,個頭很大,在門口堆了一筐,我總懷疑那是鵝,哪有那麼大的鴨子。此地生意非常好,來碗鴨湯米粉的盤切鴨,坐在裡面一面咀嚼,一面欣賞過往擁擠又匆忙的行人,祇要片刻,也是一種消閒的享受。臺大校門口夜市也有這麼一家,不過,倒是用的真鴨子,味道不錯。這一系統的鴨子,特色是滷後又薰過,有煙味,妙就妙在這種煙味上。這種鴨子最好的當數萬華龍山市場的「鴨肉榮」,據說父子世傳其業已經兩代了,他們賣的鴨是去骨的,在東南亞頗有名氣,很多華僑買鴨帶回僑居地,贈送親友。

再談雞,最普遍的是烤雞。所謂烤雞就是放在烤爐裡,用叉子叉一串翻滾烤成。這是種洋吃法,不過到了中國人手裡就稍加變通而中國味了。其中以和平東路口的「快吾頤」變得最好,在雞腹內加一把蔥,因爲烤雞用的全是洋雞,加蔥可以去腥出香味。「快吾頤」是個專門滷菜的小店,是福州人開的,其他滷菜的味道也很好,可惜和平東路拓寬後,便搬到和平西路口,現在不做了。

烤雞是大衆化的食品,另外還有北平燻雞,就比較貴族化了。最初賣北平燻雞的,祇有信義路的逸華齋一處,質味俱佳,價錢也很豪華。後來在附近又開了一家御廚,價錢比較便宜的,因爲房子改建,現在遷到南昌街,附設小吃部,他家的薰蛋也不錯。去年忠孝東路又開了一家,大概叫「仿逸齋」吧,據說是逸華齋的夥計分出來的。

這幾年燒雞非常流行。但燒雞的做法因地區不同,而有道口唐山、符離集的燒雞。河南道口的燒雞在臺北比較普遍,各家賣的大多是道口燒雞。不過,以永和一家影院對面巷子裡那家味最佳。唐山燒雞在新聲戲院對面的中華商場二樓,有間小門面,老夫婦二人賣水餃麪條,兼賣唐山燒雞,但時有時無不常做。至於符離集燒雞,就是常宣傳的「帝王雞」。符離集是津浦線上安徽境的一個小鎮,車一靠站就有很多人兜賣,乘客多會買一隻在車上撕着吃。我小時候跟家人乘車抵此,總吵着要吃燒雞。後來忠孝東路開了一家專以符離集燒雞爲名的店,我欣欣然前往,老闆年紀很輕,我並且參觀了他樓上的製作房,後來也許價錢太貴,生意沒有打開,又搬了家,還是在忠孝東路上。不過,我還是喜歡在仁愛路屋檐下腳踏車賣滷菜的老傅的符離集燒雞。老傅原來是推腳踏車各處流動的。如今固定在屋檐下,身後就是一家規模頗大的滷味店。他在這裡駐腳而且生意不錯,的確不容易了。他常笑着說各賣各的,不礙事。他是道地皖北人,他的燒雞的確有符離集的味道,我則無長才,唯對吃這一道,祇要味道好,吃過一次後,事隔多年仍記憶猶新,所以我還能記那種味道。因此,我成了老傅常客。老傅也兼賣其他滷菜,醬牛肉也別有風味。(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