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收購天海失敗後,目標又瞄準北體大,這次能成嗎?
合力萬盛每年一次的收購戲碼再次上演,這一次他瞄準了中甲球隊——北體大。
在去年收購天津天海一事中,雖然最終事件以天海被迫就地解散爲結果,但收購方合力萬盛一戰而紅——分文未花。
還曾計劃收購瀕臨破產的延邊富德、延邊北國,最終延邊足球和天海落得同樣解散下場;
天海收購鬧劇距今天也不過半年有餘,過多的故事已然無需贅述,總之,合力萬盛的名聲,藉由最後這一戰,完成了足球界的破圈而大噪。
近幾年,不斷的有俱樂部破產解散,2019年年末更是達到近年之最。
足球泡沫未戳已破。
仍有不少傢俱樂部存活下來,但行業內普遍能達成的共識,多傢俱樂部仍難堅持過三四年,疫情突襲,更讓不少俱樂部的投資人動搖了繼續投資足球的決心。
有多個投資人已然有意拋售手中的俱樂部,畢竟在當前形勢下,足球俱樂部絕對算不上大多數甚至是所有投資足球企業下的優質資產。
因此,中國足協下發的限薪令,也只是在漸入冷靜期的中國足球市場頒佈一次符合當下形勢的政策,已不同於早幾年限薪政策的意義。
目前處在明處的收購方,合力萬盛是名聲最大的一家,因此確實有一些足球投資人是有意將名下俱樂部出售給合力萬盛的。
據知情人透露,在收購天海失敗之後不久,就有中超俱樂部通過當地體育局的搭橋,希望與合力萬盛商議收購俱樂部事宜,不過彼時合力萬盛已經做好收購一家中甲俱樂部的計劃,再加上受疫情影響,中超俱樂部商業價值下降幅度仍會很大,遠不如收購一家中甲俱樂部蓄勢待發來的划算,因此合力萬盛並沒有過多理會中超俱樂部拋出的轉讓橄欖枝。
誠然,能開動中超俱樂部的投資人並不是缺錢,出手俱樂部或許也只是有其他訴求,雙方均無實意,沒坐到談判桌上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合力萬盛很早就與中甲北體大坐在一起對俱樂部的收購進行多次談判,這之間的過程與收購天海大相徑庭:承諾未來會不吝投入打造優質俱樂部,但目前先要以贊助商形式注資,並安排工作人員實際入駐俱樂部參與日常核心業務。
而北體大方面,多次在向外界詢問合力萬盛的相關資質,且仍有顧慮——前車之鑑太多,不得不防。
2019年年初,北體大被曝入股河北精英足球俱樂部,河北精英在當時的工商信息中直接更名爲河北北體大精英足球俱樂部,不久之後北體大人士又進駐到內蒙古中優俱樂部,從那時起,這三傢俱樂部被並稱爲“北體大系”。
2020賽季初,中國足協原本要求各傢俱樂部於1月15日截止工資確認書的提交,但因特殊原因,延期幾日,而就在延期的日子裡,北體大多名球員補上了未在工資確認表上籤署的姓名。
因此事,多家投資人曾內部表達過不滿,並認爲中國足協在爲北體大系的紅燈行爲開綠燈。不過,事後通過各方瞭解,當時北體大確實已經發滿薪水,呂徵等到最後仍未簽字的球員,北體大方面也向中國足協遞交了相關證據,進而完成足協的審覈。
此事之後便不了了之。
在經歷一個賽季的整體調整後,北體大系正計劃下一步將工作重心更多着眼於河北精英俱樂部,而如今北體大的轉讓談判,也向展示了這一工作的落實情況。
因此,相較於有計劃出售俱樂部的北體大而言,收購方合力萬盛無疑更佔據上風一些,畢竟當下市場,轉讓一傢俱樂部着實不容易。
在收購天海時,合力萬盛最後將談判終點停留在了提前入駐俱樂部、收購成功之後再供款的設想,這樣的合作模式最後的最後還是被足協禁止通行。
合力萬盛被拒絕收購天海的其中一項主要原因,就是無法提供足夠的資產證明,比如直接打入天海賬戶一筆鉅額保證金等操作,如果無法保證一家中超俱樂部的平穩運轉,對中國足協來說當即解散俱樂部也總好過未來留下更大的爛攤子,還能給其他有遞補升級的球隊機會。
如今,在資產相對情況相對健康的北體大身上,合力萬盛終於實現了之前的合作模式,但未來是否能夠成功收購俱樂部,仍要打個問號。
此前多次失敗的案例讓無論是外界還是北體大本身,甚至是中國足協,都持續關注着收購談判的進展。
知情人介紹,目前合力萬盛內有一套較完整的團隊,有能力去運營一傢俱樂部,且內部已經對收購成功之後有了較樂觀的規劃,比如暫時以相對正常的成本運營,效仿歐洲俱樂部夯實青訓,儘可能輸送更多青年球員到國外球員踢球提高水平,而後再回國增強本隊實力等等設想。
但這一切目前都只能停留在設想階段,只有切實的完成收購,合力萬盛才能“一展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