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破產與張近東謝幕

進入2025年2月,蘇寧系“地震”,核心3家公司——蘇寧電器集團有限公司、蘇寧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蘇寧置業集團有限公司,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我們就來看看這件事。

誰破產了?

蘇寧系的核心公司,本來是4家——

蘇寧電器集團:母公司;

蘇寧易購:核心電器零售業務;

蘇寧控股:投資管理;

蘇寧置業:房地產。

4家公司中,3家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蘇寧電器集團,張近東持股50%。

蘇寧控股,張近東與其子張康陽合計控股100%。

蘇寧置業,張近東持股55%,張康陽持股8.5%,蘇寧電器集團持股36.4%。

與3家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的公司相比,作爲蘇寧系核心業務所在——未進入破產重整的蘇寧易購,情況比較特殊。

蘇寧易購是上市公司,因虧損“戴帽”獲稱:“ST易購”。

隨着蘇寧系在2020年後陷入資金困境,張近東被迫出售蘇寧易購股份,接受股份稀釋。

於是,在今天的蘇寧易購股權結構中,張近東及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爲17.7%,蘇寧控股持股2.75%,蘇寧電器集團持股1.4%。

蘇寧易購持股最高比例爲阿里系的杭州灝月企業管理有限公司:20.09%。

另外,江蘇新新零售創新基金二期(有限合夥)持股比例17.4%,江蘇新新零售創新基金(有限合夥)持股比例5.61%。

由於股權分散,就有了“蘇寧易購沒有實控人”的說法。

綜上所述,用一種不太準確的說法概括,本次蘇寧3家公司破產重組,實際上是張近東控股的那一部分蘇寧進入破產重整。

蘇寧易購,作爲蘇寧核心中的核心,已經不是張近東的蘇寧,而是公衆的蘇寧,在破產前被剝離了出來。

爲什麼會這樣?

凡事皆有來龍去脈。

在蘇寧陷入困境之後,國資給予了蘇寧多種方式的救助,如——

股權注資:2021年5月,江蘇省、南京市國資聯合成立新新零售創新基金,出資31.82億元收購蘇寧易購5.59%股權;同年7月,江蘇省、南京市國資聯合成立新新零售創新基金二期,規模88.25億元,聯合阿里、小米、海爾、美的等產業資本,收購蘇寧易購16.96%股份。

信託與AMC紓困:2023年10月,中信信託與中國華融協同實施蘇寧紓困項目,預計期限爲10年,規模上限爲50億元。

銀行授信支持:江蘇省、南京市通過協調成立聯合授信委員會等方式,給予蘇寧信貸支持。

蘇寧是南京,乃至江蘇非常重要的企業之一,多次入圍世界500強,其生存關係着江蘇省約10萬人就業,對當地經濟有着重大意義。

正如有關評論指出,對蘇寧的救助,體現了地方經濟“保主體、穩就業、護產業鏈”的思路。

而如此思路,也使得救助,集中在了蘇寧易購身上。

救助的代價之一,是張近東在蘇寧易購的股權稀釋以及蘇寧易購股權結構的進一步多元化與社會化——蘇寧易購被從張近東手中剝離了出來。

從蘇寧電器集團財報可見,其營業收入2021年爲1025.30億元,而2022年則縮減至130.05億元;商品零售,2021年爲903億元,2022年則縮減至1.4億元。可知2022年,蘇寧電器集團已將蘇寧易購從財報報表中摘除。

另一方面,蘇寧電器集團的資產負債率不斷攀升:2020年75.78%、2021年89.66%、2022年95.24%,2023年107.62%。

在2023年財報中,蘇寧電器集團的收入構成:87.34%爲房地產收入,4.71%爲酒店餐飲客房,3.73%爲物業管理,其他業務爲4.14%。

也就是說,到了2023年,蘇寧電器集團、蘇寧控股、蘇寧置業3家公司與蘇寧易購就已經成爲了兩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2月,也就是在2021年7月張近東主動申請辭去蘇寧易購董事長職務兩年之後,重回蘇寧易購。

2023年12月26日,在蘇寧33週年生日之際,張近東發表了一封內部全員信。信的內容主要是激勵員工。

之後一年,也就是2024年,蘇寧易購的主要任務是實現盈利。這應該也是張近東出山的目的所在。

果然,一年之後,蘇寧易購實現了扭虧爲盈,而伴隨着這一消息,則是蘇寧易購之外的蘇寧系3家核心公司進入破產重整。

我們不知道,是不是張近東重出江湖的那一天,今日破產重整的劇本就已經寫好,但可以確定,今日的結果是一步步走過來的,而非偶然發生。

影響如何?

很多人會認爲,蘇寧易購既然已經從蘇寧系中剝離出來,蘇寧控股持股2.75%,蘇寧電器集團持股1.4%,持股比例不高,因此,蘇寧3家公司破產對蘇寧易購不會有多大影響。

實際情況恐非如此簡單。

就如同曾經發生的故事——救助蘇寧不是無代價的,蘇寧3家公司的破產重整,不論能吸引到怎樣的資金關注,都會付出不小的代價。

誰來付出代價?

當然是持有最多股權的張近東。

反觀蘇寧易購的股權結構,除了蘇寧控股+蘇寧電器集團的2.75%+1.4%,張近東及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仍高達17.7%。

這部分的波動,不會影響蘇寧易購嗎?

從另一方面說,蘇寧易購的扭虧爲盈,基本面也仍然脆弱。

雖然,蘇寧易購2024年的淨利潤爲5億至7億元,與2023年-40億元的成績相比,已經是巨大的進步。但是,在扣非之後,蘇寧易購仍然虧損12億至14.5億元。而且,蘇寧易購的扭虧,還要得益於2024年第4季度國家支持家電以舊換新的政策,蘇寧易購門店因此銷售規模同比增長了64.6%——蘇寧易購扭虧帶有歲末衝刺的味道。

由此看,蘇寧3家公司的破產重整對蘇寧易購很難不產生衝擊,不管蘇寧易購的未來,是長期利好,還是利空。

同樣,也不管蘇寧易購,或者重整的蘇寧,未來迎來的是利好,還是利空,承受蘇寧破產的代價,一定會落在張近東身上。

2023年12月,張近東重出江湖,對員工們的寄語激勵,更像是對一個時代的總結,一次提前演出的謝幕。

如同古龍曾經的嘆惋:英雄尚在,只是已經遲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