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微粒」可怕!2小時侵入腦部 恐致失智手抖
此前已有研究指出,塑膠微粒與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有關。(示意圖/Shutterstock)
人類製造大量塑膠製品難以收拾,最終化爲難以計數的塑膠微粒,透過水循環進入河湖海洋,透過食物鏈入侵人體,恐致阿茲海默症與帕金森氏症。美國與奧地利學者經由老鼠實驗發現,塑膠微粒一旦進入體內,僅需2小時就抵達腦部,速度驚人。研究成果已於上週發佈於國際期刊《奈米材料》(Nanomaterials)。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2017年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全球自來水高達8成含有塑膠微粒。塑膠微粒來源是各式各樣塑膠製品,例如食品塑膠包裝、塑膠水瓶。曾有研究顯示,只要在不沾鍋面刮一下,就能製造好幾百萬顆有毒的塑膠微粒摻入餐食之中。
《每日郵報》報導,美國紐約州瓦沙學院(Vassar College)研究人員與奧地利團隊合作,利用實驗室的老鼠探究塑膠微粒能否穿透「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也稱血腦障壁)。血腦屏障是大腦極其重要的最後防線,人類與老鼠一樣,防禦機制由緊密相連的血球構成,以保護最重要的器官大腦不受外部物質侵入。氧、水這類無害物質可自由穿透這層屏障,細菌與其他外部病原體則很難闖關。
肉眼難辨的塑膠微粒幾乎無所不在,難以計數。美國、奧地利團隊研究經由老鼠實驗發現,塑膠微粒進入體內只需2小時即可抵達大腦。(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與奧地利研究團隊發現,老鼠接觸塑膠微粒之後,塑膠微粒在短短2小時內就能夠穿透這層防線進入老鼠腦部。塑膠微粒長度不超過5毫米,團隊研究過程使用的是更小的5奈米以下微粒。1奈米等於1公尺的10億分之一。
研究人員收集6只老鼠的數據分析。老鼠分爲3組,其中4只強迫餵食100微升的塑膠微粒與奈米粒子混合物,時間各爲2小時與4小時;另2只屬於對照組,未接觸塑膠微粒。研究人員對實驗鼠施以安樂死之後解剖研究大腦組織發現,實驗組4只老鼠的腦部均有塑膠微粒入侵,亦即從接觸塑膠微粒到微粒進入大腦,過程只需2小時。
專家擔心,塑膠微粒既然能闖過這道重要防線,就有可能毒害神經細胞,在全身各處引發健康問題。維也納大學的癌症研究員肯納(Lukas Kenner)指出,塑膠微粒進入腦部,發炎、神經系統失調甚至神經組織退化疾病的機率都可能增加。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都是神經組織退化疾病,影響人類認知功能甚大。
塑膠微粒會經由塑膠包裝或塑膠瓶身跑進食品與水裡,也存在於烹飪用具(尤其不沾鍋器具)、衣物、玩具與其他常見家用品之中,幾乎無所不在。世界上的塑膠微粒數量多不勝數。曾有研究估計,99%美國人的血液裡均可檢出塑膠微粒,甚至在胎兒器官內也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