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海廢要關注 環團公佈高雄4沙灘遭塑膠原粒入侵

綠色和平與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系副教授許瑞峰,共同發表臺灣周邊海域塑膠原粒調查報告,指出林園工業區周遭包含旗津沙灘、旗津貝殼館、旗津風車公園及林園中門沙灘,皆有發現塑膠原粒污染。(任義宇攝)

綠色和平組織今(28)日特別將環保調查船「彩虹勇士號」開到高雄港,公佈臺灣首份塑膠原粒污染調查報告。(任義宇攝)

塑膠問題不只需要關注減量、回收,生產過程中的塑膠原粒,散播在環境也可能造成危害,綠色和平組織今(28)日特別將環保調查船「彩虹勇士號」開到高雄港,公佈臺灣首份塑膠原粒污染調查報告,指出高雄林園工業區周遭4處沙灘皆有塑膠原粒蹤跡,揭露塑膠生產過程產生外泄恐嚴重影響生態,呼籲政府動起來,強化塑膠生產過程中的管制措施。

綠色和平組織28日於環保調查船「彩虹勇士號」公佈臺灣首份塑膠原粒污染調查報告,減塑專案主任張凱婷(右)希望臺灣政府從源頭減少塑膠污染。(任義宇攝)

綠色和平在高雄港遊艇碼頭,與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系副教授許瑞峰,共同發表臺灣周邊海域塑膠原粒調查報告,指出林園工業區周遭包含旗津沙灘、旗津貝殼館、旗津風車公園及林園中門沙灘,皆有發現塑膠原粒污染,其中又以距離林園工業區的中門沙灘密度最高。

許瑞峰說明,塑膠原粒爲5公釐以下的塑膠顆粒,是塑膠製品的初級工業原料,檢出的塑膠原粒經過實驗室分析,以PE聚乙烯、PP聚丙烯、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等輕質塑膠爲大宗,共通點是都可漂浮於水面上,一旦流出就可輕易透過海洋傳播。

許瑞峰說,調查過程於8月10日凱米颱風過境後,及9月27日晴朗天氣下進行採樣,發現第一次採樣於靠近海面的低潮線,發現較大量塑膠原粒,第二次調查則靠近陸地的上濱線較多,且越靠近工業區海灘越多,於中門沙灘每公斤泥沙最多檢出96.63顆塑膠原粒,搭配海流模擬,顯示塑膠原粒受海流影響程度高,恐隨海流長期在海洋中傳播。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張凱婷表示,臺灣政府針對塑膠垃圾回收、一次性塑膠使用進行管制,已收穫一定成效,但對於塑膠原料在生產、運送中產生的外泄,目前歐洲議會針對塑膠生產提出管制措施,臺灣管制力道還有待加強,這次調查揭露塑膠原粒污染狀況,希望檢討政策從源頭減少塑膠污染。

代表綠色和平參與《全球塑膠公約》談判代表Marian Ledesma指出,每年全球約有45萬噸塑膠原粒外泄至環境中,且幾乎無法被清除,已被多項研究證明對環境產生重大負面影響,「彩虹勇士號」下一站將航向韓國釜山參與《全球塑膠公約》第五輪談判,呼籲全球塑膠必須在2040年前減產75%、全面淘汰一次性塑膠,以確保全球暖化、極端氣候受到控制。

Marian Ledesma也說,目前包含歐盟國家、美國、加拿大、南韓、盧安達、秘魯,以及菲律賓在內等國,皆已表態支持塑膠減產。第四輪談判會議後, 由40多個國家、非政府組織及全球塑膠公約商業聯盟共同發表的《釜山之橋》宣言,呼籲各國應針對初級塑膠聚合物制定一個永續的全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