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健保實施頭10年 思覺失調症住院率少一半!
▲臺大公衛學院發表最新研究:思覺失調症,早期治療效果好。(圖/臺大公衛學院提供)
臺灣公衛學院今(2)日發表思覺失調症最新研究結果,發現在健保實施的頭10年(1998年至2007年),患者住院利從十萬分之35.6下降到十萬分之18.7,下降幅度高達48%。研究第一作者、新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江芝林表示,住院率的逐年下降,表示民衆越來越不忌諱就醫,及早接受藥物治療,以恢復到生病前的水準。
精神病患的醫療人權議題,近年來逐漸受到臺灣社會的關注。現代精神醫療模式往往被政府及一般民衆賦予期待,能發揮社會安全網的角色,讓精神不穩定的患者能夠遠離社區;而人權團體則批評現代精神醫療模式中對於精神病患者的過度醫療化、過度限制人權的作法。
這些爭議在去年的「政大搖搖哥」事件中,進一步浮上臺面而成爲全國關注的議題。然而在爭議的過程中,精神病患或是現代精神醫療,似乎很難有一方能不被污名化。而這樣的污名化不但強化了社會對於精神疾病患者的集體恐懼與排斥,也導致精神病患者不願意接受治療。
▲研究第一作者、新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江芝林。(圖/記者嚴雲岑攝)
江芝林說,健保實施後,除了思覺失調症的住院率大幅下降外,其他精神病患的住院率也有下降趨勢,從十萬分之47.8下降到十萬分之29.2,降幅達38%。院率的逐年下降,表示因病情惡化而需要住院的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比例越來越低。這與健保實施後精神醫療可近性的增加、以及近年來相關精神科藥物治療的進展,有着十分密切的關係。
江芝林提到,許多研究已經顯示,思覺失調症患者越早接受治療,越有機會恢復到生病前的功能水準,希望這樣的正向訊息,能夠讓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屬勇於就醫,也能夠讓社會大衆能更加理解精神疾病及其治療,而該研究已率先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社會精神醫學及精神科流行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