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業爲配料表“瘦身”

□ 本報記者 盧 嶽

近日,“海克斯科技”一詞席捲網絡,無數網友對食品中的添加劑展開了熱烈討論。一時間,食品添加劑讓不少消費者聞之色變。同時記者注意到,在消費理念不斷提升的情況下,以添加劑“少添加、不添加”爲核心的食品行業“配料表瘦身”趨勢也日益凸顯。

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劑”

記者在走訪中看到,不少消費者在選擇食品時,會關注其添加劑種類及含量,更將識別“配料表”作爲快速瞭解產品的重要方式。“從給孩子選擇奶粉、酸奶和輔食開始,才發現分析食品配料的重要性。”消費者陳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儘管對很多添加劑並不瞭解,但是配料表中成分簡單、化學名稱成分少的,是如今自己購買食品的主要依據,“那些看着添加成分很多,而且大多名字複雜的產品,基本上都不會購買。”

事實上,與陳曼消費習慣類似的消費者並非少數。2021年度,經濟日報和京東共同發佈的數據顯示,九成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會看成分和配料表。“成分控”的誕生,說明消費觀念日趨科學理性,也是對產品質量提出的更高要求。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朱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規範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本身是安全的,完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在現代食品工業環境裡很難找到,但添加劑使用依舊是越少越好。企業要做到能不加就不加,能少加就少加。

“食品添加劑被認爲是食品工業的標誌產物,正因爲食品工業的成熟,才讓更豐富的食品進入消費者的視野。” 相關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比如添加劑分類中的防腐劑,在食品工業不發達之前,消費者只能就近購買食品;但防腐劑的出現使過去難以保存的食品可以實現長途運輸、長期保存,甚至足不出戶就能品嚐到世界各地的美味。”

對此,該專家坦言,事實上,近年來“無防腐劑食品”引發了行業內外的諸多討論,其中最大的爭議點在於如何平衡技術與成本。“部分品類食品的無防腐劑,的確可以通過技術升級達到,但也意味着成本更高,新的生產線、配料表研發、人力、供應鏈等成本都將計算在內,這是面臨的最大挑戰。”

“配料表瘦身”趨勢凸顯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在技術、成本等多重壓力與考驗下,“無添加”任重道遠,但如今,與消費者關係密切的零食、飲料等行業已開始發力——配料 “瘦身”讓“少添加”“不添加”成爲企業新品研發的重心。

例如今年中秋,叮咚上線了首款“清潔標籤”冰皮月餅,餅配料表僅爲“榴蓮果肉、糯米粉、水、澱粉、麥芽糖、食用棕櫚油”七項;零食品牌良品鋪子,也在“品質零食”的定位下,發力“更乾淨的配料表”;而伊利在今年夏季推出的新品冰淇淋系列也將“讀懂配料表”作爲其產品健康定位的賣點之一。

與此同時,曾經在消費者觀念中添加劑較多的飲料行業,同樣在“少添加”“不添加”的產品升級中成效顯著。元氣森林於2021年10月宣佈全線產品不含化學防腐劑,即山梨酸鉀、苯甲酸鈉,2022年7月首次推出可樂味氣泡水,在配料表中去掉了傳統可樂裡的磷酸,同時不再添加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等化學防腐劑,實現了可樂味汽水配方更簡單健康。對此元氣森林相聯合創始人鹿角表示,這得益於其引進的全球領先無菌碳酸生產線。截至目前,元氣森林5大新建工廠共建成18條無菌碳酸生產線,總投資金額達數十億元。

“儘管添加劑中的防腐劑爲食品工業化帶來了‘解決方案’,但圍繞濫用防腐劑等添加劑的問題也屢屢出現。僅飲料行業中,苯甲酸鈉一項在2016年就檢測出了9個批次的碳酸飲料超標。”有業內人士表示,元氣森林堅持品質健康產品的路線和如今突破困難和壓力“大砍配料配方”,對於飲料行業發展意義重大。

食品安全科普亟待加強

記者注意到,飲料行業近年來健康化趨勢顯著。從元氣森林掀起的“0糖0卡0脂”氣泡水熱潮,到各類低糖無糖茶飲的走俏,無一不釋放着消費者對健康飲品的巨大需求。“更加天然的配料,提升口感和健康度目前已經成爲整個飲料行業的重要發展趨勢。

元氣森林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比如用從玉米等農作物提取的天然代糖赤蘚糖醇,取代傳統可樂常用的人工代糖阿斯巴甜;用更昂貴的巴拉圭茶提取物取代傳統可樂的人工咖啡因,讓飲品更健康。

“當下消費者對於食品添加劑的熱議,折射出公衆對於食品安全的關注和認知。”相關專家坦言,消費市場對食品添加劑的關注,是食品安全科普成效的體現。記者注意到,在2022年服貿會召開的第二屆中國新消費健康產業論壇上,多方專家就針對飲食消費健康與科普進行了深度探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在論壇分享時表示,“健康”已經成爲當下的主流選擇,尤其是年輕的消費羣體最關注的消費點之一。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鍾凱則強調,目前飲料行業最需要做的是消費者教育,如何讓行業宣傳和消費者的認知統一起來,這是法規、監管和做科普傳播的人都需要考慮的問題。

“食品安全和添加劑知識科普道阻且長,這需要鏈條上每個環節的參與者、生產者嚴格遵紀守法,不僅要守住食品行業的底線,更要提供優質、健康的食品。”業內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