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美有求於中國 對臺節制 (湯紹成)

拜登、習近平(圖/檔案照合成圖)

俄烏戰事歹戲拖棚,日益血腥,死傷慘重,但目前仍前景未卜。日前俄軍已全面撤離烏克蘭北部,烏軍也已光復首都基輔,但俄軍是否整軍再發,有待觀察。而克里姆林宮已承認,俄軍傷亡慘重,希望儘速完成軍事行動,並與烏方達成談判,還計劃在5月9日蘇聯二戰勝利77週年日,宣佈「特殊軍事行動」成功。但至今西方國家仍反應強烈,提供烏國武器、增兵與制裁的力道不斷加強,確實也爲當前的戰局頻添變數。

自俄軍入侵烏克蘭以來,北約派駐東翼波蘭、波羅的海三小國的部隊已達4萬人。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近日還稱,北約正討論在當地全面永久駐軍,預計將在6月的北約領袖峰會中做出決定,以顯示其團結一致與助烏抗俄的決心。

繼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訪問基輔後,英國首相強生與奧地利總理內哈默也同日造訪。強生並宣佈將再提供烏國120輛裝甲車、反艦飛彈系統及5億美元貸款。美國總統拜登近日也簽署了兩項對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實施制裁的法案,美方將暫停與兩國的正常貿易關係,並提高關稅。

面對西方國家的鼎力支持,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則準備以戰止戰,有意在奮戰的同時尋求外交途徑來結束戰爭。

但北約國家上述的援烏行動,是否能促進和談,還是繼續火上澆油,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尤其,俄方也已警告,對烏國提供軍事援助視同宣戰,若俄羅斯襲擊北約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通道,甚至殃及相關人員,或因俄羅斯久攻不下烏克蘭,而發動化學、生化武器甚至核武器攻擊,其後果將更加難以設想。

面對如此危局,若要迅速緩解俄烏戰事,以減少世界各國持續受害,中國的斡旋調停不可或缺,因北京至今對俄烏戰事採中立立場,加上中國有重要的國際影響力,是最適合調停的國家。

尤其歐盟與烏克蘭都已多次明確表態,有意敦請中方調停,而美國總統拜登也已在日前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時,示意要以外交解決俄烏戰事,這自然不會是美方自行出面。

因而,此時中國大陸自可縱橫捭闔,不但可因此化解西方國家強制其選邊的壓力,更可強化國際影響力,也有助於俄、烏脫離困境,更可在烏克蘭戰後重建中擔任重要角色,以儘速恢復一帶一路的營運,並可進而牽制美國的對臺政策,可謂一舉多得,自然值得考慮出面。

月前美方拒絕臺灣一項軍購案,及限制臺灣在帛琉的國際參與,最近美國衆議院議長裴洛西突因染疫暫緩訪臺行程等諸多巧合,都有跡可循,美方此時有求於中國,對臺政策相對就更加謹慎和節制了。

西方國家現實主義的作爲,已造成俄、烏兩國慘烈的後果,若策略能改弦更張,以柔克剛,由北京邀集相關各方上談判桌,俄烏局勢應可出現轉機。談判過程難免好事多磨,但只要出面調停,中國就已經對歐洲與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貢獻了。中方會選擇何時挺身而出,國際間都在觀察。

(作者爲國立政治大學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