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少年兒童發展論壇:引領中外少年兒童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

原標題:

世界少年兒童發展論壇:引領中外少年兒童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陳曦

近日,以“我們愛科學”爲主題的2024年世界少年兒童發展論壇系列交流活動在廣東舉辦。會場裡,臺上,中外科學大咖奉上一場場“知識盛宴”,將自然界的奧妙娓娓道來;臺下,一張張好奇的面孔寫滿嚮往,一個個稚嫩的問題天馬行空,幼小的心田從此埋下了科學的種子。

記者瞭解到,論壇開幕式在有“全球最大科技館”之稱的廣東科技中心舉行,此後在廣州、珠海兩地,舉辦少年兒童科普閱讀論壇、少年兒童科學公開課、“我們愛科學”故事會、“未來城市”創想營等主題活動,來自40個國家的190餘名少年兒童代表及有關國際組織代表、少年兒童組織負責人、少年兒童出版機構負責人、知名專家學者等參加論壇。

探索啓未來

“在西太平洋深處,有一羣美麗的發光生物,他們有時候聚在一起,絢如煙火,有時候快速散開,燦若星辰。”唐立梅是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副研究員,也是我國首位乘“蛟龍號”潛入大洋的女科學家。開幕式上,她爲各國少年兒童揭開了深海世界的一角。

面對臺下亮晶晶的眼睛,她向小朋友們發出了邀約:“人類對海洋的探索只進行了5%,那裡的生命奇妙而頑強,蘊藏着物種演化生生不息的秘密,我在深海等着大家!”

解密水的結構,走近國產掃描探針望遠鏡;回溯AI的發展歷程,暢想人工智能與我們的未來……少年兒童科學公開課上,各領域的前沿觀念爲孩子們推開了“創新之門”。跟機器人對弈,與聰明的機械臂比拼“手速”;體驗國際摩爾斯電碼,瞭解如何用它發送航空航天信號…… “科技市集”上,企業與高校的高新技術產品給孩子們打開了“想象之窗”。

“能與這麼多科學家面對面交流,我特別激動!”陳墨菡在廣東實驗中學越秀學校讀8年級,她的願望是成爲一名天文學家。在參加論壇的過程中,她更加體會到科學的魅力和探索的樂趣,“我想像他們一樣,做一個專注而不畏艱難的人,爲國家的科技發展做一些貢獻。”

“如何才能成爲像您一樣優秀的科學家?”論壇上,一位小朋友向中國科學院院士、神經解剖學家蘇國輝發問。“首先,你要有好奇心,好奇心是科學的起點。其次,對於感興趣的問題,你要有不斷探索的毅力。祝你們都能在科學領域找到自己的熱愛。”蘇國輝說。

閱讀致未來

“我閱讀的第一本科普書籍是《神奇校車》,主人公乘坐一輛神奇校車,探索太陽系的各大星球,從此我對太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第29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在少年兒童科普閱讀論壇上,來自廣州市少年宮天文班的謝朗分享了他在書中與天文結緣的故事。

什麼樣的科普讀物更適合孩子?當天,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出版行業從業者與少年兒童代表展開了探討。“相較於傳統的百科全書,在當下的圖書市場中,科學漫畫書十分受孩子歡迎。”從浙江大學博士畢業後,李劍龍創立了“謝耳朵漫畫工作室”,嘗試把論文、教科書裡的內容改編成漫畫,通過更生動、更嚴謹的形式,向全世界的孩子介紹科學知識。

在他看來,兒童科學閱讀需求分爲四個層次:科學啓蒙、科學教育、科技與社會教育、前沿科學教育。“要爲各年齡段設計合適的讀物,引領孩子們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的關係。”

從事科學教育多年,廣州市少年宮黨委書記魏曉麗給出了兩點建議,一是打造科普IP,推出系列讀本,用獨具個性的IP形象和科創衍生品,來激發孩子們連貫閱讀、系統學習的興趣。二是在作品中凸顯中國科技的特色和成果,讓科技報國的種子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

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我們愛科學》雜誌編輯崔炳鬆,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爲“小松叔叔”。在閱讀推廣活動中,他發現孩子們的科學熱情“超乎想象”,“作爲科普讀物,僅僅把科學名詞解釋清楚是不夠的,還要引導小讀者去弄清科學原理,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他同時提到,“從業者自身的求實精神、探索慾望也十分重要,將給孩子帶來正向影響。”

少年問未來

“每到夏天想開空調時,我經常發現去年的電池爛在遙控器裡。我和爸爸摸索着用改裝後的電容代替電池,可以直接用USB接口充電。”在“我們愛科學”故事會上,來自桂林理工大學附屬小學的陸羏雨,與來自越南、中國澳門等地的小夥伴分享了自己的小發明。

記者瞭解到,此次論壇爲中外少年兒童搭建了一個交流平臺,鼓勵大家在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的基礎上“用科學”,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共同勾勒未來學校、未來城市、未來世界。

無人機、3D打印機、激光雕刻機……走進珠海橫琴華髮容閎學校,各種“黑科技”未來感十足,一隻四處踱步的“機器狗”更是栩栩如生,吸引了孩子們駐足圍觀。在這裡,中外少年兒童共上一堂“未來城市”科技創想課,訓練機器人“小飛”識別橫琴地標景觀。面對摸摸頭就能開機的“小飛”,孩子們在驚奇之餘緊密配合,完成了編程“初體驗”。

課間,就讀於該校7年級的黃睿翔分享道,學校每學期都開設“科學選修課”,自己最喜歡的是3D打印課程,因爲“可以打印喜歡的手辦”。而隨着課程的深入,他了解到,3D打印技術將應用於飛行器零部件、汽車外殼的製作中,甚至有望打印出器官。“未來的世界真是太奇妙了,我更想好好學習這門課了。”黃睿翔說。

“未來城市”創想營活動中,中外少年兒童既登頂廣州塔,遠觀港珠澳大橋,走進珠海太空中心,又親身體驗了無人駕駛、編程設計、VR眼鏡……每一段旅程都是與未來的對話,每一次追問都是對科學的求索。終有一天,尋找答案的人,會變成書寫答案的人。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