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滴滴招股書,分析滴滴的今天和明天

出 品 | 異觀財經

作 者 | 夜叉白雪

滴滴上市的消息終於塵埃落定。

北京時間6月11日,滴滴出行正式向美國證劵交易委員會( SEC )遞交了IPO招股書,股票代碼“DIDI”。不過,此次遞交的招股書中,並未對外披露擬發行的股票數量和價格區間,但此前據業內人士猜測,滴滴在美股市值將達1000億美元。

那麼,滴滴真得值那1000億美元嗎?異觀財經發起一個討論“滴滴上市,你會買滴滴股票嗎?”有網友評論道:“滴滴還是可以滿倉乾的!”

作爲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投資任何一家公司的股票都不該盲從,而是需要做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斷。在一級市場成爲資本寵兒的滴滴,進入二級市場還會是“香餑餑”嗎?是否具有長期投資的價值?

接下來,異觀財經將從滴滴的現在和未來兩個部分做一個分析,此文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交流和分享。

滴滴今天的業務和賺錢能力如何?

滴滴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滴滴的業務主要由三大版塊構成,分別是中國出行業務、國際業務和其他業務。從招股書披露的信息來看,中國出行業務是滴滴的最大的收入來源,從最近三年的數據來看,滴滴90%以上的收入來源於中國出行業務。

具體來看,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滴滴的總營收分別爲1353億元、1548億元和1417億元,中國出行業務分別收入1332億元、1479億元和1336億元,營收佔比分比爲98.5%、95.6%和94.3%。

(數據來源:滴滴招股書)

從上圖可以看出,雖然中國出行業務在總收入中的佔比有所減少,但佔比依舊很高,也就是說,對於現在的滴滴來說,中國出行業務是滴滴的核心與重點。

根據滴滴官網的信息顯示,滴滴的出行服務主要覆蓋快車、專車、順風車、出租等等。

滴滴選擇赴美上市,也有利於讓資本市場對標出行領域兩大巨頭Uber和Lyft,進而給出滴滴更合理的估值。

滴滴、Uber和Lyft三者目前在業務構成方面有所不同,但同時都涵蓋共享出行業務,因此也可以將該項業務版塊做一個橫向比較,看看滴滴處於哪個段位。

一、從出行業務營收規模來看,滴滴、Uber和Lyft三者之間存在較大差距。

Uber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2019和2020年,共享出行業務收入分別爲92.88億美元、107.07億美元和60.89億美元。

Lyft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2019和2020年,Lyft營收分別爲21.57億美元、36.16億美元和23.65億美元。

招股書披露,滴滴2018年、2019和2020年,中國出行業務收入分別爲1332.07億元(約208.20億美元)、1479.40億元(約231.23億美元)和1336.45億元(約208.89億美元)、

單從營收規模來看,三者存在較大的差距。不過這裡需要提醒的是,Uber和Lyft的收入主要來源於向司機收取的佣金,也就是說Uber和Lyft的收入是剔除司機收入後的佣金收入。而滴滴網約車業務收入中包含了支付給司機的費用。

因收入計算方式不同而有差異,營收規模對比的價值相對較小,使用交易數據對比做參考相對更有意義。

滴滴在招股書中,將總交易額定義爲GTV(Gross Transaction Value),而Uber在財報中定義爲Gross Booking。

滴滴招股書披露,滴滴2020年平臺交易額爲2158.86億元(約327億美元)。Uber的年報數據顯示,2020年Uber平臺交易額爲578.97億美元,由此看來,滴滴和Uber在平臺交易數據上還存在較大差距。

受益於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滴滴出行業務恢復也非常快。2020年初是疫情爆發最爲嚴重的時期,人們被迫居家,出行需求驟減,導致了滴滴在2020年初業績的下滑,隨着疫情的有效控制,人們外出需求增多,滴滴出行業務在2020年Q2就快速反彈,並在2020年Q3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數據來源:滴滴招股書)

相比較之下,Uber在出行方面的交易額卻連續五個季度同比下滑。

(數據來源:Uber財報)

二、滴滴和Uber均聚焦國際化戰略,二者業務線佈局有所不同。

目前滴滴和Uber都在推行全球化戰略,二者除了在各自所在國家之外,均開展了國際業務,業務線則呈現多元化。

從覆蓋的區域來看,Uber已經覆蓋了80多個國家的10000個城區。

2020年,美國和加拿大作爲Uber的大本營,該地區爲Uber貢獻了59%的營收。拉丁美洲、亞太地區、歐洲、中東和非洲等爲Uber貢獻了41%的營收。Uber在全球化方面佈局較早,業務進展也相對成熟。

回頭再看滴滴,滴滴自2018年開始邁向國際化,截至目前覆蓋了15個國家,近4000個城鎮。根據招股書披露的數據,2020年度,滴滴國際業務實現3.56億美元的收入,在滴滴的總收入的佔比從2018年的0.3%上升至2020年的1.6%。

招股書披露,今年一季度,滴滴國際業務是實現8.04億元營收,同比增長5%。滴滴國際業務主要有網約車和外賣服務。

據媒體報道,滴滴已於去年8月進入俄羅斯市場。今年2月,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言論稱,滴滴計劃進軍西歐,上半年將在英國、法國和德國開城。另據《晚點LatePost》報道,滴滴計劃在歐洲嘗試上線順風車。

目前滴滴國際化外賣業務主要在巴西、墨西哥和日本,覆蓋約120座城市。受益於較高的客單價,該項業務對滴滴國際業務整體收入產生較爲積極的影響。這說明在全球化方面,滴滴的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滴滴在招股書中披露計劃將約30%的募資金額用於擴大中國以外國際市場的業務,也就是說,滴滴未來會繼續推進全球化戰略,以尋求更大的增長空間。

滴滴和Uber在業務線佈局方面有所不同。滴滴押注自動駕駛,定位全球出行解決方案供應商。而Uber則押注外賣,按當前收入構成來看,Uber更像是一家外賣公司。

滴滴在招股書中披露,滴滴將出行的未來定義爲“四個核心戰略版塊”,其中包括:共享出行平臺、車服務網絡(共享單車、汽車租賃、加油、維修服務等)、電動車(合作開發電動車、充電站),以及自動駕駛。

滴滴在招股書中披露計劃將約30%的募資金額用於提升包括共享出行、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在內的技術能力。

就當前滴滴的收入構成看,現在的滴滴更像是一家網約車公司;從滴滴的未來戰略來看,滴滴更想把自己定義爲一家全球化的出行解決方案提供商。

回頭看Uber,Uber主要包含網約車、餐飲外賣、貨運和自動駕駛等業務。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下,Uber的出行業務受到重創,自2020年Q2開始,外賣業務成爲Uber最大的收入來源。

Uber自2014年以來試水外賣業務,2019年底加了對相關外賣平臺的收購。2019年11月收購拉丁美洲最大商超配送平臺Cornershop;2020 年至今,收購了外賣送餐平臺 Postmates 和酒類外賣平臺 Drizly。

爲了儘快實現盈利,在嚴格控制各項成本支出的同時,Uber放棄了在出行領域的其他嘗試和努力。此前Uber賣掉了共享電動車與滑板車業務,並在2021年初賣掉了自動駕駛研發部門ATG。

三、從用戶數據來看,滴滴優於Uber。

滴滴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滴滴年活躍用戶數爲4.93億。截至2021年一季度,平臺上平均月活用戶數爲1.56億。

Uber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Uber平臺月活用戶數爲9800萬,連續四個季度同比下滑。

(數據來源:Uber財報)

四、從盈利狀況看,雙方均處於虧損狀態,Uber虧損收窄,今年一季滴滴扭虧爲盈。

從Uber的此前的財務數據看,在全球性公共衛生事件的持續影響下,Uber的營收連續四個季度同比下滑,在嚴控成本的情況下,Uber的虧損也持續收窄。

(數據來源:Uber財報)

滴滴同樣處於虧損狀態,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去年滴滴的虧損有所擴大。根據招股書披露,滴滴今年一季度實現54.8億元的淨利潤,不過該部分盈利主要來自投資收益。

五、現金流比利潤更重要。

投資一家企業的股票,現金流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衡量標準。現金流甚至比利潤更重要。如果企業的現金鍊斷了,企業面臨崩盤破產,預期利潤再高也沒用。

從目前滴滴和Uber的現金流情況來看,二者都持有充足的現金流。截至今年一季度,Uber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48.36億美元,滴滴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35.82億美元。

自動駕駛能給滴滴的未來帶來多大價值想象力?

根據彭博消息,滴滴在非公開市場的市值已經達到950億美元。截至今日異觀財經發稿前,Uber的市值爲950.29億美元,二者基本持平。需要注意的是,當前滴滴的估值更多是基於出行業務給出的估值。

那麼,上市後的滴滴未來成長預期如何?還有哪些故事可以講?

滴滴在招股書中將衆多業務歸納爲“四個核心戰略版塊”,“三大業務”以及“雙飛輪”。

“四個核心戰略版塊”分別是共享出行平臺、車服網絡、電動車以及自動駕駛。“三大業務”分別是中國出行業務(中國網約車、出租車、代駕和順風車等業務)、國際業務(國際出行和外賣等業務)和其他業務(共享單車和電單車、車服、貨運、自動駕駛和金融服務等業務)。

由此不難看出,滴滴正在試圖實現多元化變現,其自動駕駛和金融服務,或許可以讓滴滴在未來有更好的故事可以講。

今年以來,各大互聯網公司紛紛加入造車大軍,掀起了造車熱浪,滴滴自然也不例外。

事實上,滴滴早在2016年組建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部門,並在2019年8月,將自動駕駛部門升級爲獨立公司,專注於自動駕駛研發、產品應用及相關業務拓展。

自動駕駛在實現落地商業化之前,需要長期穩定的研發投入。根據招股書披露,最近三年,滴滴研發支出160億元,投入較爲穩定。

2020年在總成本和費用總體控制的情況下,滴滴的研發支出也保持了18%的同比增長。2021年一季度,滴滴研發支出爲18.62億元,同比增長26%。

(數據來源:滴滴招股書)

滴滴官網信息顯示,滴滴自動駕駛已取得北京、上海、蘇州和美國加州的自動駕駛公開道路測試牌照,並獲得上海市頒發的全國首批智能網聯汽車示範應用牌照。

中金認爲整個智能駕駛賽道,自動駕駛是主要的價值所在,而數據規模化是觀察自動駕駛競爭的主線。滴滴目前運營一支由100多輛無人駕駛汽車組成的車隊,並且與多家跨國汽車製造商合作測試滴滴的無人駕駛硬件和軟件。

滴滴在招股文件中披露:其擁海量的道路交通數據,還有先進的 AI 技術(涉及無人駕駛的關鍵功能,包括地圖、評估和汽車控制)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將這些技術優勢與對網約車的經營洞察結合在一起,開發出一個在商業上可行的無人駕駛解決方案。

滴滴上市後,自動駕駛和造車或將成爲滴滴估值的加分項。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招股書披露,滴滴最大股東軟銀委派的董事會成員Kentaro Matsui將在滴滴上市時辭任董事,這意味着軟銀將退出滴滴董事會。

對於投資者來說,甚至對大部分投資者來說,投資企業股票就是投資企業的老闆,因此投資者們也分外關注企業高管在上市後對公司的“控制權”。

此次滴滴採用了AB股計劃,即實行“同股不同權”制度。IPO之前,滴滴創始人、CEO程維持股7%,聯合創始人、總裁柳青持股1.7%,程維柳青合計擁有超過48%的投票權,包括程維柳青在內的滴滴管理層擁有超過50%的投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