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更要警惕美國經濟灰犀牛
旺報社評
大陸恆大債務風暴影響所及,不僅限於金融市場,更擴及實體經濟面;加上近期大規模的限電限產政策,嚴重打擊市場信心,也對未來大陸經濟表現投下一顆震撼彈。外資機構紛紛下調今、明兩年大陸經濟成長預測。美銀證券將2022年大陸經濟成長率從原本預估的6.2%大幅下修至5.3%,降幅將近1%,花旗從5.5%砍到4.9%,無法保5。外界開始擔憂,恆大風暴與限電政策恐怕都不是單一事件,有可能演變成系統性金融危機,重創大陸經濟,也波及全球。
陸金融事件不致失控
金管會如臨大敵,緊盯國內金融業在大陸的曝險部位,要求相關業者強化對大陸的授信與投資風險承受能力,深怕大陸一旦出事,臺灣可能被拖下水、難以自保。確實,暫且撇開意識形態不談,就目前兩岸經貿與投資往來的規模而言,金管會的擔憂,不無道理。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止,金融三業整體對大陸曝險金額高達新臺幣2.25兆元。其中,以銀行業的1.46兆最高,證券投信業的5132億居次,保險業2575億最低。這樣的數字,清楚說明大陸只要一有風吹草動,就可能對臺灣颳起巨大風暴。
不過,同樣都是對外曝險部位,金管會及國內媒體特別關注大陸,但其實國銀對外曝險第1名的並不是大陸,而是美國。央行剛公佈的本國銀行國家風險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止,本國銀行外國債權直接風險餘額共5041億美元,美國排名第1,達1132.8億美元,是排名居次的大陸567.8億美元的兩倍。若把時間軸拉長,美國已經連續24季蟬聯國銀最大曝險國。問題是,外界對此似乎一點都不感興趣,只在乎大陸會不會發生金融危機、經濟是否會硬着陸,進而波及到臺灣經濟。
看起來有點弔詭。儘管大陸近期因政府一連串整頓改革措施,導致經濟與金融市場充斥負面雜音,但盱衡過往歷史,大陸並不曾真正發生過大規模或系統性的金融危機。即便有類似危機,頂多就是小型、局部、可控的金融事件,最終都獲得妥善解決。更不用說,因而對臺灣經濟產生重大沖擊的事件,更是連影子都不存在。2013年鬧得滿城風雨的影子銀行風暴如此,2019年一度沸沸揚揚,甚至引發街頭抗爭的P2P網路借貸平臺事件,也未影響臺灣。恆大地產風暴的結局也不至於失控。這也意味着,過度擔憂在陸曝險部位,有些杞人憂天。
金管會漠視美國泡沫
相反地,對於美國龐大的曝險部位,金管會與媒體卻顯露漠不關心的態度,令人感到詫異。畢竟相較於大陸,美國的房地產與資產泡沫疑慮同樣不容小覷。日前標普公佈最新的CoreLogic Case-Shiller全美房價指數,7月年增19.7%,不僅創下此指數自1987年編制以來的最大漲幅,也是連續4個月刷新紀錄。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房價指數,6月寫下年成長18.8%的歷史新高。6月底國際清算銀行年度經濟報告直指,美國具有全球數一數二的房地產泡沫跡象。
可以看出,美國房地產泡沫正在加速膨脹,不免令人想到2007年次貸危機前的美國房市榮景,同樣都是在衆人一片看好聲中,慢慢吹出大泡沫,然後無預警被戳破。當時臺灣經濟從第2季正成長5.65%驟降至第3季負成長1.39%,隨後兩季更是大幅衰退超過7%,從外需出口到內需消費與投資無一倖免。那時對美巨大的曝險部位,因金融資產價格崩跌而承受莫大的損失。光是與雷曼兄弟相關的衍生性金融商品,金融業曝顯金額就超過新臺幣400億元,損失非常慘重。
臺灣社會瀰漫逢中必反、唯美必親的氛圍,總是用放大鏡檢視大陸,對美國顯而易見的風險卻視而不見,坐視「灰犀牛」橫衝亂撞。對待中、美兩大強權的外溢風險就有明顯這樣的意味存在,長此以往,恐怕對臺灣經濟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