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驅動產業創新發展,上海欲拔頭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孫燕 上海報道

8月12日,2024“上海設計100+”入圍結果出爐,300項作品進入公衆投票環節。

其中,廣東二十一世紀經濟報道報社有限公司的作品《用AI打開世界地球日!共築“非塑料關係”,創造“可持續浪漫”》入圍洞見未來板塊。

2024“上海設計100+”從全球徵集到年度優秀設計作品2745項,同比增長8%。經專家評審和行業歸類,共有300項作品進入公衆投票環節,分爲賦能產業、時尚生活、健康生活、服務城市、洞見未來5個主題板塊。

相關負責人介紹道,綜合公衆、國際國內專家組、產業部門投票結果,將產生本屆“上海設計100+”,Top100名單將在9月下旬的“2024世界設計之都大會”公佈。“後續還會組織供需對接會,幫助設計能力強的企業和有設計採購需求的企業進行對接,助力後續的產業轉化。”

同濟大學副校長婁永琪指出,在高度技術化的行業中,設計不僅僅是外觀的塑造,更是功能、結構、材料、服務、系統和用戶體驗的重要整合力量,決定了產品能否滿足嚴苛的性能、安全標準、市場競爭和用戶體驗的挑戰。

設計賦能產業

自2020年啓動的“上海設計100+”徵集評選,至今年已升級爲2024“上海設計100+”全球競賽。

相關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前4屆設計賦能產業的創新成果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車、飛機、船舶、機器人、重大裝備等方面。“‘上海設計100+’整體緊跟產業發展前沿,今年人形機器人可能是熱點。”

在設計賦能產業板塊,今年的入選作品包括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船舶海工、高端裝備、智能終端、機器人、工業控制等類型。

具體來看,包括蔚來ET9等新能源汽車作品,傾轉旋翼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20 eVTOL等航空航天作品,全球首艘壓縮天然氣(CNG)運輸船等船舶海工作品,紫光展銳首顆5G IoT-NTN衛星通信SoC芯片等高端裝備作品,便攜式多功能移動數字人等智能終端作品,傅利葉通用人形機器人GR-1等機器人作品,Mogine工業數字孿生系統等工業控制作品。

婁永琪評價道,新能源汽車本土設計力量的崛起,使得中國品牌在產品造型、功能設計、人機交互、供應鏈管理等多個領域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相對而言,設計在我國航空航天領域、船舶海工領域的深度介入和貢獻尚方興未艾,在無人機、eVTOL等新賽道,中國在空氣動力學、高強度輕質結構、材料應用、系統集成和用戶體驗等多方面,已經呈現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秀作品。

在賦能產業板塊,今年“上海設計100+”新設了綠色可持續設計獎,入圍作品包括“光儲充換檢”一體化綜合能源港、OceanONE液冷儲能集裝箱等。

“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是以產業化的方式破壞地球的。要讓地球的環境容量恢復到可持續發展的程度,必須要以產業化方式大規模、快速、專業地修理地球。”婁永琪指出,從重新設計和優化負責任的生活方式,到負責任的生產方式,乃至整個經濟和社會的運行,設計和設計思維貢獻巨大,前景廣闊。

建設世界一流“設計之都”

上海自2010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以來,創意和設計產業蓬勃發展。

創意和設計產業主要包括工業設計、建築設計、時尚設計、數字設計、服務設計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工業設計、時尚設計更新速度較快,競爭較爲激烈,建築設計則相對穩定。

數據顯示,從2012年到2019年,上海創意設計產業的增加值年均複合增長率爲13.98%,其中工業設計增長了14.64%,時尚設計增長了17.31%,建築設計增長了7.84%,數字設計增長了16.85%。

2019年,上海的創意設計產業實現了超過3329.76億元的增加值,占上海市GDP的比重超過8.73%,位居全國前列。

2022年2月,上海發佈了《上海建設世界一流“設計之都”的若干意見》,目標創意和設計產業總產出保持年均兩位數增長,到2025年超20000億元。

圍繞以設計驅動產業創新發展,《上海建設世界一流“設計之都”的若干意見》提出四點:一是以工業設計和數字設計綜合工學、美學、經濟學原理要求,強化科技成果、信息技術和綠色設計應用,打造產業核心競爭力。二是賦能先導產業,加強高端處理器、存儲器、圖像處理器等集成電路設計,聚焦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產品和技術設計,突破超大規模通用模型、計算框架等人工智能核心算法設計。三是引領重點產業,推動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新材料等產業設計能力全面提升,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航空航天、船舶海工、節能環保、軟件和信息服務、智能終端等,加強關鍵核心環節設計創新能力和系統集成能力。四是強化產業服務,提升廣告業創意設計能力,推動數字化轉型,提升會展業策劃設計、數字化和綠色化水平,提升諮詢業品牌設計和管理能力,打造可持續商業模式。

“設計已經與科技一樣,成爲催生突破性創新的兩大重要引擎之一。”婁永琪指出,我國從“製造大國”走向“創新強國”,必須快速提升我國產業和品牌的設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