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分不清 蟾蜍誤當青蛙吃下肚 花蓮6人中毒1不治
花蓮有民衆誤食盤古蟾蜍,不幸中毒過劇死亡。(花蓮縣衛生局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花蓮縣有6位民衆本月初誤將「盤古蟾蜍」當作青蛙煮來吃,下肚後陸續出現噁心、嘔吐及四肢麻痹等症狀,被緊急送醫診治,其中1人還是不治,其他5人因爲吃的量不多觀察後已出院。花蓮衛生局採集檢體檢驗,今驗出有致命毒性蟾蜍毒色胺(Bufotenine)。蟾蜍毒素屬於一種強心配糖體,具心臟毒性,常存於卵、皮膚及腮腺,誤食會引發心律不整等症狀,過量恐致死,需特別小心。
衛生局查訪,出院民衆供述,這些蟾蜍肉的來源是「朋友送的青蛙肉」,以爲「青蛙肉」不疑有它,把整隻沒剝皮、沒處理直接下鍋,6個人大快朵頤, 1至4小時陸續發生噁心、嘔吐及四肢麻痹等症狀,被緊急送醫急救,仍釀成1死悲劇。
問生局將吃剩的蟾蜍肉食餘,送化驗今確定是盤古蟾蜍。(花蓮縣衛生局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臺灣常見蟾蜍包括「盤古蟾蜍」及「黑框蟾蜍」等,蟾蜍毒素屬於一種強心配糖體,具心臟毒性,常存於卵、皮膚及腮腺,誤食會引發心律不整等症狀。衛生局赴現場採集檢體,送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檢驗,今確定,物種鑑定結果確認爲盤古蟾蜍,並檢出蟾蜍毒色胺(Bufotenine)成份。
朱家祥表示,造成食品中毒的病因物質主要可分爲4大類:「細菌性」、「病毒性」、「化學物質」以及「天然毒物」。盤古蟾蜍具有神經毒性獨立於4類之外,牠主要透過耳後腺體及疣分泌毒液,一隻蟾蜍的毒性不大,但若誤食多隻會出現噁心、嘔吐併發四肢麻痹等症狀,過量會致死。朱家祥提醒,如不確認野生食材是否可食,應洽專家學者,勿自行採集食用,以避免憾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