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臺灣研究集刊》涉臺政治話語創新的時代要求及其挑戰(劉國深、朱希敏)

70多年來大陸方面在「團結臺灣同胞,推動臺海形勢從緊張對峙走向緩和改善、進而走上和平發展道路」的同時,涉臺政治話語也隨着國內外情勢的發展變化調整。圖爲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北京日報資料照)

政治話語是服務於不同政治活動目的的文本或文體,是在正式或非正式的政治語境下政治參與者的話語。海峽兩岸分隔已逾70年,70多年來大陸方面在「團結臺灣同胞,推動臺海形勢從緊張對峙走向緩和改善、進而走上和平發展道路」的同時,涉臺政治話語也隨着國內外情勢的發展變化而調整。

涉臺政治話語可以分爲「解放臺灣政治話語」「和戰結合政治話語」「和平統一政治話語」等類型。不同類型的涉臺政治話語與當時的兩岸局勢相適應,具有很強的時代性格。涉臺政治話語唯有不斷與時俱進,才能引領海內外涉臺輿論並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本文試圖在分析若干代表性涉臺政治話語適應性發展變化的基礎上,探析當前涉臺政治話語所承擔的政治功能研究涉臺政治話語創新面臨的困難和挑戰,進而提出進一步創新涉臺政治話語的方法和路徑

一、涉臺政治話語創新在兩岸互動中的時代要求

70多年來,隨着兩岸關係內外環境的發展變化,大陸涉臺政治話語也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例如:1949年3月,新華社社論中首次提出「解放臺灣」的口號,同年黨中央發表的《告前線將士和全國同胞書》中提出「解放臺灣」、全殲國民黨政權的最後殘餘勢力的口號、任務,成爲引領輿論30年的代表性涉臺政治話語。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不再使用「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蔣介石」或「蔣匪政權」等敵對字眼,代之以「親愛的臺灣同胞們」……與此同時,伴隨島內政局和兩岸情勢的演變,大陸方面圍繞「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相關論述也做了調整:進入1970年代,爲爭取以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團結島內外一切愛國力量,周恩來總理提出了「寄希望於臺灣當局,更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方針;之後,隨着兩岸民間交往呼聲的日益增加,大陸方面着眼形勢變化,於1979年的《告臺灣同胞書》中提出了「我們寄希望於一千七百萬臺灣人民,也寄希望於臺灣當局」的方針;然而,1990年代中後期以後,由於臺灣當局領導人李登輝、陳水扁陸續出現背棄一箇中國原則的言行,中共十六大報告則將表述調整爲「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我們寄希望於臺灣人民」。

2005年3月,胡錦濤總書記就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提出四點意見,進一步明確了「貫徹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此外,對於「一箇中國」的具體表述也經歷了三個階段的調整:1993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臺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白皮書中提出「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1998年,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在紀念「江八點」發表三週年座談會上提出「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完整不可分割」;2002年,中共十六大報告提出「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箇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這些涉臺話語調整生動體現了兩岸關係從緊張對峙到交流合作的演變。然而,不可忽視的是,隨着臺海局勢的發展變化和涉臺研究的深化,涉臺政治話語仍有不少問題值得深入研究。

通過對中共十八大以來對臺政策措施的梳理,可以發現,目前在涉臺政治話語體系中,諸如「兩岸一家親」「兩岸命運共同體」「心靈契合」「兩岸同胞是打斷骨頭連着筋的同胞兄弟」「兩岸融合發展」「融合發展新路」「應通盡通」「新四通」「四通三化」等已成爲兩岸之間熱門的新政治話語。這些政治話語簡潔明瞭、通俗易懂,貫穿其中的是大陸方面推動兩岸關係不斷向前邁進的尺寸之功。

一定意義上說,涉臺政治話語創新的過程,其實就是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推動國家和平統一的過程,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聯繫的。值得一提的是,長期以來,大陸方面在推進涉臺政治話語創新上的一個鮮明特徵就是在繼承中發展。兩岸關係70餘載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以一箇中國原則和國家統一爲核心的「九二共識」,讓兩岸雙方在30年的交流交往中,找到了彼此間得以異中求同的政治交集,發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成爲兩岸雙方推進政治話語創新的成功案例。「九二共識」理應得到兩岸各界的珍重。作爲兩岸政治話語中一項彌足珍貴的正資產,無論兩岸關係經歷什麼樣的風雲變幻,「九二共識」都應當傳承下去,不能簡單、片面地加以拋棄,更不可以全盤否定。

我們知道,在兩岸政權對立這一矛盾化解之前,傳統的「統治」與「被統治」政治話語是兩岸之間相當敏感的議題,這其中就包括了大陸方面提出的「解放臺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等政治話語。以「一箇中國」的涵義爲例,「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這一政治表述我們都很熟悉,但我們更熟悉的話語是:「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箇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圍繞這一政治話語,海峽兩岸進行了幾十年的政治較量,演繹出許多驚心動魄的故事。」

我們過去對於「臺獨」和「統一」等政治話語的理解比較簡化,這些簡化的政治話語在當時的兩岸環境下無疑是簡潔有力的,兩岸雙方都有這樣的需要。但在兩岸關係格局已發生深刻變化的今天,過度簡化地使用「統一」或者「獨立」等政治話語,就可能錯失一些推進兩岸統一的合理因素。這些過於簡化的政治話語不僅窄化了謀求兩岸完全統一的想像空間,甚至限制了我們解決複雜問題的政策空間。例如,隨着兩岸關係的階段性變化,我們對兩岸之間「統一」問題的理解是否可以更加深入一些?根據70多年兩岸關係形勢的發展變化,我們是否可以將「兩岸統一」細分爲「追求統一」「維護統一」「落實統一」三個具體階段,相關的政治話語也要與時俱進,力求更加精準,更加合乎時代的要求。同樣的,我們也要仔細區分「獨立」概念的內涵與外延,鄧小平曾經公開表示:「祖國統一後,臺灣特別行政區可以有自己的獨立性,可以實行同大陸不同的制度,司法獨立,終審權不須到北京。」避免「臺獨勢力」對臺灣民衆進行政治話語「綁架」,造成我方動輒得咎的被動局面。

衆所周知,2013年以來,大陸方面在分析和總結過去兩岸關係發展經驗的過程中,逐步探索形成了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新模式。經過多年的實踐積累,這一模式的內涵和外延不斷豐富和拓展。事實證明,作爲現階段對臺大政方針的主軸之一,「融合發展」這一新政治話語所釋放的政策紅利已給許多臺灣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裡,融合發展都將會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進行式。

二、涉臺政治話語創新的現實功能

本文認爲,當前涉臺政治話語正發揮着如下幾個比較重要的現實功能:

第一,涉臺政治話語創新是爲了提升全民推進國家完全統一進程的自信

話語權是國家實力與國家形象的表達。當前,兩岸統一論述和實踐的重心,已經從廣義上的「追求統一」「維護統一」,進入更加具體的「落實統一」階段。可以看到,自中共十八大以來,大陸方面在涉臺政治話語表達及論述上,越來越展現出務實、從容、自信的態度。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曾深刻地指出:「從根本上說,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從大陸自身發展角度出發,話語自信不僅是對兩岸統一論述的科學實踐及其表達能力的堅定信念,更是對大陸發展的理論、道路和制度的充分肯定。概言之,發展的自信正是政治話語自信的牢固基石和底氣。在中華民族邁向偉大復興的新時代,「時」和「勢」都在大陸這邊。大陸方面牢牢掌握兩岸關係發展主導權和主動權。這是在總結歷史規律和兩岸關係發展經驗基礎上作出的科學論斷。

第二,涉臺政治話語有助於增進廣大臺灣同胞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國家統一的凝聚力

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們將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家統一理論的完善和創新,也是新時期落實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重要依循。早在2014年9月,習近平在會見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時曾強調,「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話語體系是綜合實力的反映,背後既彰顯了一個國家的硬實力,更體現了一個國家的軟實力。

話語要想同時收穫良好的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很重要的一點是取決於該話語能否真正感化心靈、匯聚民心、引發共鳴。「話語權力主體通過溫情脈脈的方式,將自己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標準化爲唯一合法、合情、合理的東西,化爲普遍有效的標準,促使接受者自覺認同。」一直以來,臺灣同胞因自己的歷史遭遇和社會環境,有着自己特定的心態,對此大陸方面完全理解,並且始終保持着必要的耐心和同理心。「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因此大陸方面提出「心靈契合」的同時,也在積極宣導「兩岸一家親」理念,希望兩岸雙方能夠秉持親情的力量,不斷熨平家人內部之間的創傷。「要在對臺工作中貫徹好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像爲大陸百姓服務那樣造福臺灣同胞。」大陸領導人的一系列樸實、親切的話語,沒有太多華麗辭藻的修飾,有的只是出於兩岸同爲一家人的真情厚意。

第三,涉臺政治話語創新有助於化解兩岸政治對立和重建兩岸共識

兩岸要建立牢靠的信任關係,跨越因長期政治對立和制度差異導致的相互敵對和猜忌,就必須在國家、民族、血緣等高度情感化的語境下,創造出更多能夠消除對立、爲絕大多數普通羣衆接受、有共同利益和敘述方式的通約性話語。如果涉臺政治話語無法引導兩岸民間社會達成有效的社會共識,而只是追求單向度的自我表達,就無法激發兩岸同胞的情感共振。當前,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是大陸對臺工作的一個重要主軸,是大陸推動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刻實踐,更是涉臺政治話語創新在化解兩岸政治對立和重建兩岸共識上的一次積極探索。在這當中,「實現同胞心靈契合」作爲一項具體的話語創新設計,不僅體現了大陸方面尊重臺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願意用真誠、善意、親情拉近兩岸同胞的心理距離,而且也體現了大陸方面在面對兩岸歷史問題和兩岸發展現實的過程中,希望推動雙方執政當局、主要政黨間政治互信,以及促進兩岸在更多層面達成共識的美好願景。

第四,涉臺政治話語創新是爲了建構中國涉臺國際話語權

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發出「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的鄭重倡議。相比西方民主協商的實踐困境,這個倡議無論就議題設置或參與主體而言,都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平等、互尊、包容、理性的精神價值。可以看到,大陸領導人在如此高規格的紀念會上首次拋出該項重要倡議,不僅爲後續更多有效涉臺政治話語的創新奠定了良好基礎,而且突出展現了大陸方面在兩岸共議同一問題上,志在建構一個有別於西方政治話語體系的中國涉臺政治話語體系。

三、涉臺政治話語創新的困難與挑戰

總的來看,新時期涉臺政治話語的制約條件仍然體現着一般與特殊、共性與個性的特點。其中,個別新的風險是大陸方面須格外重視並採取措施加以防範的。

第一,兩岸敵對結構下的涉臺政治話語困境

在臺灣,政治話語被政治鬥爭高度工具化,只有立場沒有是非,不是某些政治話語有問題,僅僅因爲是敵對雙方關係下對手提出的政治話語就反對到底。兩岸之間也存在不少類似問題,成爲兩岸關係的政治難題,很大程度上反映的就是兩岸敵對結構下的涉臺政治話語困境。衆所周知,兩岸已分離70餘載,由於長期特殊的政治氛圍以及兩岸民衆接受的宣傳教育存在着顯著差異等結構性障礙,導致雙方民衆對於彼此的觀念認知不盡相同,特別是兩岸政治分歧及相互敵對狀態尚未結束,使得在臺灣島內自上而下的話語使用中,常常會將大陸作爲敵對的一方進行描述。而在這樣的語境作用下,兩岸之間的敵意、誤解、隔閡便會被無限放大。也正因爲兩岸敵對狀態尚未徹底解除,給島內分裂勢力留下了可主導和操弄的「臺獨」話語空間。

「『臺獨』話語禁忌自我強化和自我生產的重要機制是在封閉的話語邊界中將統一和兩岸交流的話語變成分歧性話語,並通過各種可能採用的手段將其生存空間擠壓殆盡。」一直以來,無論大陸方面表達什麼樣的積極話語,民進黨都會在島內輿論市場上將之定義爲大陸對臺「統戰」,並在極力排斥的基礎上不斷加以歪曲、剪裁。比較典型的是,蔡英文在不少場合都一再表達,若承認「一國兩制」即等於承認「九二共識」,這樣高度簡化的語句,讓本就在島內備受污名化的「一國兩制」,不但成爲臺灣社會避之不談的話語禁忌,更成爲連續遭遇選舉挫敗的國民黨急於擺脫的政治包袱。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由於多次遭遇選舉失利,國民黨方面出於被對手「抹紅」的擔心,同時也希望爭取更多島內民意的選票支持,對於「一國兩制」也採取了刻意迴避甚至極力反對的姿態,不斷重申這一話語在臺灣社會沒有市場,不符合兩岸關係的歷史和現實。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而正因爲臺灣社會置身於兩岸敵對尚未化解,以及島內選舉的客觀需要的共同現實條件中,才使得大陸在對臺工作中的許多「暖心」話語功能,在島內特殊情勢和語境下呈現相對弱化的困境。

第二,大陸民間涉臺政治話語的情緒化和片面化傾向

由於話語本身的多面性,政治發言人能夠將話語本身的特殊部分作爲前景和背景,從而超越了大衆媒體話語的主體化和客體化的內化過程。一直以來,實現國家統一的信念深植大陸民衆心中,早期「解放臺灣」的宣傳,也讓大陸民衆深信武力解決臺灣問題的必要性,更何況還有那麼多「臺獨」分裂勢力的猖獗活動,更讓大陸民衆堅信,唯有武力才能真正實現統一。「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是大陸涉臺政治話語中的基本構成要件。

須知大陸官方對於這一話語背後應釋放何種信號,在運用和傳遞的過程中,必然有其特定的場景和語意設置。然而,站在民間政治話語的角度,相對於大陸領導人在涉臺講話中所展現的穩健和堅定,大陸民衆面對島內「獨派」勢力的種種分裂言行則顯得比較焦慮和急迫。

大陸民間涉臺政治話語出現上述現象,很大程度上既源於絕大部分大陸民衆在國家統一問題上的政治認知偏差和感性、簡化的理解,以及民間涉臺知識結構整體匱乏造成的躁進,還源於其對大量碎片化涉臺資訊的長期接收和對相關惠臺舉措的片面理解。雖然民進黨當局尚未貿然觸及所謂「法理臺獨」的紅線,但其在政治、經濟、軍事、涉外等領域不斷採取的各種「切香腸」的動作,卻在頻繁試探着大陸方面推進國家統一的底線。

與此同時,伴隨近年來大陸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快速提高,尤其在軍事科技上大批新型裝備武器的迅猛發展,大陸民衆對於臺灣問題遲遲未解決的不耐煩情緒也由此擡升。於是,近年民間社會特別是長期活躍在各社交平臺不同年齡段的網路羣體,常會發出類似希望大陸軍方儘快「武力統一臺灣」的聲音。在這些期望「武統臺灣」的聲音當中,每個人的動機和出發點各有不同:有的出於希望通過威脅的方式形成對臺灣社會的強大震懾心理,有的則出於圖一時快感和熱鬧的不負責任的心理,還有的則一味附和他人卻根本不明就裡。

相比於官方涉臺政治話語,民間涉臺政治話語呈現片面化特徵的同時,其多元化情感色彩所導致的不確定因素同樣值得關注。在衆多民間涉臺政治話語中,一旦類似「武力統一臺灣」這樣的話語及由此衍生的緊張敵對氣氛長期籠罩兩岸,勢必將極大消解大陸其他涉臺政治話語所要傳遞的正向、積極信號。

第三,中國政府涉臺政治話語在國際社會受到的挑戰

臺灣問題的形成與複雜詭譎的國際政治環境密不可分,尤其長期以來以美國爲代表的西方勢力,在臺灣問題上的頻繁插手與干涉,已成爲妨礙兩岸關係發展與中國和平統一進程的主要外部因素。現實情況下,中國政府涉臺政治話語遭遇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勢力的狙擊,其本質正是基於西方話語霸權背後隱含的意識形態對抗邏輯。

「多年來,臺灣方面與西方主流社會保持非常密切的關係,因此,他們的政治話語更接近西方話語體系。」在西方國家仍然掌握着話語覇權的情況下,中國大陸發展出與自身實力相適應的涉臺政治話語塑造能力和傳播能力,需要經歷較長時間的努力,這就給國際上少數意圖「以臺製華」的國家提供了壓制中國大陸涉臺話語傳播的空間。某種角度上說,美國是從他們所謂的理想主義與西方價值標準來考量對華政策的,而臺灣地區作爲其推行「民主輸出」的「樣板」,一直以來都是美國捍衛所謂民主自由價值、壓制共產主義理想的重要基地。

在尋求外部勢力爲自己背書時,臺灣當局常常會訴諸所謂「平等與尊嚴」「自由與民主」,在「臺獨」勢力的政治話語中,中國大陸的反「臺獨」就是對臺灣「平等與尊嚴」「自由與民主」的「打壓」,即使大陸方面基於維護臺灣同胞福祉,主動提出「在符合一箇中國原則下,爲臺灣地區參與全球事務作出妥善安排」,也會被扭曲成「中國大陸打壓臺灣的國際生存空間」。在西方話語霸權的控制下,「普通的話語受衆在保持獨立的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識等方面極易淪爲強勢話語的奴隸。」自然地,「臺獨」勢力對所謂「平等與尊嚴」「自由與民主」的渲染,很容易得到一些西方國家輿論的同情。

整體看來,由於大陸方面在掌握國際話語主導權方面仍處於相對劣勢的狀態,因此對於美國等西方國家中個別反華勢力在涉臺問題上的消極言行舉動,目前還難以形成比較強而有力的壓制聲勢。這是今後一段時期內,大陸方面都會面臨的國際政治話語挑戰。

四、涉臺政治話語創新的可選路徑

新時期推動涉臺政治話語的創新,需自上而下調動大陸各方面的能動性,更重要的還在於雙方民間社會在推進兩岸關係發展的過程中,能夠儘可能多地站在對方的角度,相互釋放更多善意和信任,不被彼此間出現的個別情緒性言論所左右。

(一)兩岸民間社會民主協商創新路徑

話語平臺是進行話語傳遞和話語回饋的重要載體。伴隨兩岸交流合作邁向全方位深度融合發展,尤其在臺海局勢面臨複雜嚴峻的背景下,打造更加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多樣化的兩岸民間社會話語平臺,對於提升大陸涉臺政治話語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同於由官方層面主導的話語行爲,那些具有廣泛參與度的民間文教傳播與交流活動,一方面往往能使民間話語成爲官方話語的有益補充和協調,另一方面也有助於發揮作爲官方話語體系的緩衝作用,柔化話語傳播中可能面臨的潛在矛盾。

除了官方層級的對話管道,許多民間社會組織(非營利組織、慈善公益組織、公民社會組織等)的交流對話也同樣承載着舉足輕重的功能作用。在某些情況下,民間的聲音更加靈活、獨立,其話語具有深厚的社會基礎,更容易爲外界所認同。多年來,在兩岸民間社會交往互動的實踐中,通過相關論壇、研討會等形式,例如兩岸和平論壇、海峽論壇、兩岸文化發展論壇、海峽兩岸中山論壇、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俗稱「三臺會」)等有廣泛影響力及知名度的兩岸溝通平臺,一定程度上築牢了兩岸民間社會的話語基礎,進一步加深了兩岸同胞對「兩岸一家親」「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共有體認。

(二)大陸涉臺媒體的傳播能力創新

融媒體時代環境下,微博、微信、手機用戶端等的加入,使得受衆的傳播生態不斷被重構,尤其新興媒體的異軍突起,爲許多重點、熱點輿情事件打開了傳遞、共用和互動的多扇窗戶。在這方面,大陸在新媒體技術的運用和推廣上處於較爲領先的水準,爲相關涉臺資訊的發佈、傳播奠定了良好的媒介環境,同時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一方面,大陸媒體不但要把真實的內容傳遞給雙方民衆,讓更多臺灣民衆看到及瞭解如何來大陸就業創業,增加他們到大陸發展的信心和勇氣;另一方面,還要在當下島內民衆能夠接受的敘事方式上加以創新,尤其在互聯網日益催生新聞傳播新技術、新業態的趨勢背景下,更多借助「互聯網+」平臺,發揮新媒體平臺的傳播優勢,重點就涉及兩岸融合發展過程中,臺灣各階層民衆在大陸求學、發展的相關政策,以更加通俗、生動、活潑的語言進行廣泛宣傳,及時打破兩岸在資訊傳遞上的「孤島」狀態。

與此同時,可以重點報導和宣傳若干個標竿性典型,以發揮榜樣的示範帶動作用。缺少正面典型的推廣,面對一些障礙和阻力時無法解決,也是不少在大陸發展的臺灣同胞返臺後對大陸做負面宣傳的一個重要原因。「好的政策要想成功,需要更多口耳相傳。」我們認爲,惠臺政策資訊及時傳遞固然重要,如何以更加接地氣的方式,真實、深入地挖掘和記錄廣大臺灣同胞在大陸發展的多面寫照,也是今後大陸媒體應當着力的部分。

(三)大陸涉臺研究機構的學術創新

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推進祖國和平統一,是一項緊密聯繫又環環相扣的系統性工程。在這項系統性工程中,大陸涉臺學者專家所承擔的相應使命角色,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固然,積極建言資政,爲推動祖國和平統一貢獻智慧是大陸學界的職責所繫。但與此同時,如何進一步提升涉臺政治話語的主動權,發揮學界橋樑紐帶作用,在當前兩岸深刻複雜形勢下,同樣十分必要。

一方面,從目前兩岸學界對於國家統一理論及研究成果來看,相較於臺灣學界提出的「一中同表」「一國兩區」等概念在島內的影響,大陸學界對於國家統一概念的研究和釋義總體仍顯得較爲分散,這就導致了一些頗具代表性的提法或論述往往被忽視,未能形成比較集中且於我有利的主導優勢。因此,在國家統一理論上不斷豐富和創新的同時,大陸涉臺學界還應儘快將相關概念加以整合,提煉出更加明確而清晰,更具大陸特色的有說服力、傳播力、影響力的新的對臺話語論述。

此外,如何更好地把學者專家的學術語言與政治語言作很好的互動也是相當重要的。「從本質上來說就是要建立起一種政治話語與學術話語的良性互動機制,讓政治話語不是純意識形態式的簡單解釋與灌輸,而是更好地以『擺事實』『講道理』的姿態呈現在人們面前,以更爲徹底的理論說服人、打動人和武裝人,爲特定政治話語的承載與踐行鍛造出可靠的主體力量。」

另一方面,如前所述,由於蔡英文當局不斷觸及「一箇中國」的政治紅線,引發大陸民間社會「武統」聲浪日益高漲。因此,作爲涉臺領域有着專業知識儲備的學者專家們,除對上述現象給予必要理解外,還應當展現出不畏浮雲遮望眼的勇氣,發揮緩解兩岸衝突敵意的減壓閥作用,以專業、客觀、理性、權威的態度,藉助比較多樣、新穎的輸出管道,如在海內外有影響的「今日頭條」及各類短視頻社交工具等,對外及時傳遞大陸方面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善意和信心。

(四)大陸公權力部門話語能力創新路徑

蔡英文上臺以來,通過各種形式抹黑、污衊大陸形象和兩岸關係發展,企圖以此掩蓋分離主義政治目的。因此,強化輿論的正面宣導功能就顯得格外重要。儘管資訊化時代,互聯網新技術讓人們有了更多雙眼睛,可及時掌握可靠的資訊。但資訊傳播管道的多樣化,仍難以過濾和消減負面輿論的空間。

下一步,相關部門,除了繼續做好相關惠臺新舉措的發佈任務的同時,還可進一步探索如何在「兩岸一家親」「心靈契合」「兩岸命運共同體」等理念下,改進話語表達方式,賦予政策新聞發佈會以更多類似故事會、經驗交流會等的新功能,例如可不定期邀請一些臺胞在新聞發佈會上分享自己在兩岸交往中的親身經歷和所思所想,並與大陸民衆進行現場互動等,讓共同體理念得以持久深入人心,讓兩岸關係發展中那些感人、精彩、有溫度的生動實例真正匯聚起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推動祖國和平統一的強大力量。

大陸方面亦深知,臺灣地區實現經濟發展,離不開更多源頭活水,但核心要義在於,大陸方面決不允許那些已同中國建交的國家和地區,借推動同臺灣地區的經貿文化交流之名,行破壞中國國家主權之實的舉動。因此,在這一背景下,如何解除臺灣民衆對於自身國際活動空間日益受限的失落情緒,有關部門在進行迴應時可另闢蹊徑,多多講述涉外機構如何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地維護廣大臺灣同胞在海外生活和發展的正當權益等。

(本文作者爲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原刊於廈大《臺灣研究集刊》並獲授權轉載,以印刷紙質刊爲準,中時新聞網摘錄精華刊出,標題與插題經中時新聞網改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