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

2023年10月底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這擘畫出了我國金融業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新藍圖。如何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是擺在中國金融業面前的一道時代命題。

開拓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打造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是黨中央把馬克思主義金融理論同當代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把握新時代金融發展規律而形成的重大理論創新。早在2017年的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就提出了“必須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遵循金融發展規律,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這些都是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19年2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了“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概念:“要深化對金融本質和規律的認識,立足中國實際,走出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

打造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是“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在金融領域的具體體現。黨的二十大提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路徑依賴,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爲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爲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當前,世界上主要的金融理論、金融市場及金融監管框架、國際金融組織都是由西方發達國家建立起來的,因此,現代金融帶有很深的西方發達國家的烙印。然而,西方金融體系在客觀上也存在諸多侷限性與固有矛盾,例如,強烈的資本逐利性拉大了貧富差距、天然地具有脫實向虛的傾向、對經濟週期波動有放大效應,以及利用金融霸權損害他國利益等。歷史上發生過的多次金融危機(如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2012年歐債危機等)都充分證明了,西方金融模式不但具有內在的不可調和的矛盾,也不能直接套用到發展中國家身上。

中國式現代化必然要求有與之相應的中國式現代金融體系。因此,我們必須要擯棄西方原教旨主義,把金融發展的普遍規律和西方金融模式進行區別對待。要在客觀評價西方金融模式成敗得失的基礎上,更加深刻地去認識金融的本質和規律,並和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探索打造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

那麼,應如何理解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的基本內涵?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對此做了系統性的闡述,就是“八個堅持”。具體來說,首先要以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作爲根本保證;其次要做好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五篇大文章;第三要構建防範化解系統性風險的長效機制。

在探索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的新徵程上,必須加強黨中央的全面領導,把我們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轉化爲金融治理效能,才能確保金融事業始終沿着正確的方向前進。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和金融發展的本質規律、市場化機制都是內在相通相容的。

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和金融發展的本質規律是內在相通的

從社會經濟發展的全局角度看,金融作爲配置資本要素的部門,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是服務實體經濟。假如金融符合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兩者就能相互促進、和諧共生;而金融如果脫離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脫實向虛,就會帶來非理性的金融泡沫,積累風險,最終風險爆發,導致金融和經濟都雙雙受損。這就是金融發展的本質規律。

而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立場作爲根本政治立場,以人民利益作爲根本利益,發展實體經濟的目的就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進人民福祉,實現共同富裕;相應地,要求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羣衆需要。因此,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本質上就是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這個根本出發點,和金融發展的本質規律是內在統一的。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共同富裕作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業務重心和增長點聚焦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上,將政治性與人民性的要求體現於具體業務實踐中。

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並不是否定市場化機制。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要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所以,加強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並不是反對市場化,而是反對打着市場化的旗號來損公肥私,攫取不當利益的錯誤行爲,是要破除“金融特殊論”“金融例外論”“金融精英論”等錯誤思想。

金融業要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爲根本宗旨,落在新時代的發展主線上就是支持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客觀來說,我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還存在質效不高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對科技創新、區域協調、先進製造、數字經濟、糧食和能源安全、綠色發展、中小微企業、老齡化等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服務還存在欠缺。上面這些領域都是我國近年來探索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重點發力、重點突破或補足短板的地方。因此,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加強對這些重大戰略、重大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重點就是做好五篇大文章。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建設科技強國要求我國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自主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具有核心地位。科創企業是我國建設科技強國的主力軍,要爲科技企業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科技企業的融資需求十分旺盛,科技金融信貸產品及配套服務的市場空間十分廣闊。近年來,我國科技企業數量持續增長,其中獲得國家認證的科技型企業(包括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專精特新“小巨人”、製造業單項冠軍等)已經達到約63萬家。同時,科技企業研發投入的資金量十分龐大,2022年研發投入的資金總量超過3萬億元。爲了支持科研投入,科技企業融資需求也十分旺盛。以科技型中小企業爲例,在2023年上半年的本外幣貸款餘額達到2.4萬億元,同比增長25.1%。

當前,科技金融在各類金融機構經營中的戰略地位也明顯提升。比如,國有大行普遍將科技金融提升至戰略高度,股份制銀行比較重視科技金融的產品服務創新,城商行也在投貸聯動、股權基金、知識產權貸等產品創設上形成了自身特色。但是,科技企業普遍存在着研發投入高、資金需求大,資產輕、無傳統抵質押物等特點,銀行傳統的風險偏好、產品體系、信貸審批流程及組織機構等都無法很好地適應科創企業。爲更好地服務國家的科技興國戰略,促進我國經濟創新發展,迫切需要商業銀行結合科創企業特點,加快體制機制和產品服務創新。

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我國將用史上最短時間實現最大的碳排放降幅,這是一場以技術驅動的深度產業革命。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國的產業結構與產業生態都將發生深刻的變化,並會衍生出大量全新的金融交易場景。

根據招商銀行《“雙碳”背景下的可持續金融報告》的測算,2020—2060年,由“雙碳”行動催生的投資需求將達到160萬億元的規模。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空間,金融機構要加快完善綠色金融體系,不斷提升服務綠色產業發展的能力,爲產業的新生態、新模式提供創新型金融服務。

一是以綠色信貸和轉型金融作爲主戰場。綠色信貸是綠色金融的支柱性產品,也是銀行業支持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主要抓手。除了大力支持“純綠”項目,金融機構還要更加關注傳統高碳行業進行低碳轉型的融資需求。這些行業是我國GDP的重要貢獻因素,幫助他們低碳轉型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必要環節。轉型金融要成爲金融機構支持我國各傳統行業綠色轉型的主戰場。

二是要抓住碳市場發展的新機遇。中國核證減排量(CCER)市場已正式重啓,未來,隨着我國碳市場的行業擴容、需求提升和配額收緊,以及因歐盟碳關稅導致我國碳市場與國際碳市場的接軌,預計CCER交易前景廣闊。在可預見的未來,碳市場交易活躍度將不斷提升,碳金融市場持續創新。

三是積極探索零售綠色金融創新。目前,零售綠色信貸規模佔比較低,仍在起步階段,但其增速很快且空間巨大,要作爲新的綠色金融業務增長點,大力進行產品創新。綠色存款、綠色理財等也都有巨大的創新空間。

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各類金融機構要繼續強化對民營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夯實涉農金融服務基礎,持續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率與可得性,使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得到更好的滿足。

在業務端,金融機構要更加關注小微企業、低收入人羣等特定羣體的金融需求,並針對性地開發相應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並瞄準科創普惠、綠色普惠等細分領域發力,助力經濟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在管理端,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普惠金融的內部激勵機制,從機構考覈、榮譽體系等方面加大對普惠金融業務的傾斜力度,明確和細化普惠業務的盡職免責規則;對普惠金融業務進一步落實專門的機構、隊伍、流程、政策等機制,保障普惠金融的服務質效。

在技術端,金融機構要在普惠金融領域廣泛應用金融科技。探索通過智能風控和大數據分析,降低業務風險並提高客戶的獲貸概率。通過數字化實現批量獲客,有效降低獲客成本並提升服務效率。通過互聯網工具擴大金融服務的覆蓋面,觸達到更廣大、邊緣化的羣體。

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

應積極發揮金融的跨期資源配置功能,爲人民羣衆積累養老資產提供優質金融服務。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上行,但我國的養老體系基礎還比較薄弱,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多支柱養老體系。在“未富先老”的大趨勢下,如何填補老年人的“收入—消費”缺口,僅僅依靠公共轉移支付是遠遠不夠的,需要養老金融則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

金融機構將面臨萬億級的增量養老需求空間,要積極打造面向老年客羣的綜合化金融服務體系。這既是重要的商業性機遇,也是金融機構服務於人民美好生活、推動共同富裕的應有責任。金融機構要明確養老金融的戰略性地位,加大資源投入力度,適度超前佈局,進一步完善組織機制和績效考覈制度,整合全行資源,構建多層次的營銷組織、綜合服務體系,加快養老產品創設,積極打造養老金融品牌。

做好數字金融大文章

數字經濟已經成爲我國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羣。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同比名義增長10.3%,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提升至41.5%①。因此,金融機構要順應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日益深度融合之趨勢,探索新的金融服務模式,以更好地服務數字經濟發展。

數字金融是與數字經濟相匹配的金融形態,通常是指持牌金融機構運用數字技術,精準地爲客戶提供個性化、定製化和智能化的金融服務。最爲典型的數字金融業態包括移動支付、互聯網貸款、互聯網理財、數字貨幣等等。我國在移動支付、數字信貸等領域已走在全球前列,成爲各國學習的對象。

做好數字金融大文章,各類金融機構要從戰略制定、技術資源投入、產品研發、營銷模式等方面積極探索。此外,數字金融不僅僅是同業競爭,還要面臨異業競爭,因此,金融機構要創新意識,進一步提升服務效率、數字化科技水平等,不斷迭代數字金融產品、業態和模式。

風險管理:構建防範

化解系統性風險的長效機制

“防風險”攻堅戰作爲三大攻堅戰之一,在過去幾年間已經取得了不少重大成果。然而,隨着攻堅戰進入深水區,風險的系統性、全局性特徵愈發明顯,風險成因也更加錯綜複雜,已觸及金融行業格局、金融機構業務模式、央地財稅體系、經濟增長模式等深層次的問題。所以,要根據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精神,把握好“權和責”及“快和穩”的關係,把握好時機、力度和效果,在穩定大局的前提下紮實穩妥化解風險。總的來說,就是要構建防範化解系統性風險的長效機制。

建立中小金融機構穩健發展的長效機制

過去幾年間,不少中小金融機構出現了經營問題,資產質量壓力大,資本金不足,經營行爲不合規等問題比較突出,個別地方出現了擠兌事件。爲此,金融管理部門和各級政府花費了極大力氣對這些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進行救助和整治,包括髮行專項債用於補充銀行資本金,整合兼併地方中小銀行等。然而,中小金融機構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客觀上需要我們用歷史的眼光去認識和把握髮展地方中小金融機構所必須遵循的一些規律,從中去探索中小金融機構穩健發展的長效機制。

歷史上,我國地方中小金融機構出現過好幾輪“一放就亂,一收就死”的循環。在改革開放早期,各地的農信社、城信社如雨後春筍般涌現,但很快就出現了風險。經過一輪整改及股份制改革之後,逐步轉型爲城商行、農商行。後來,監管部門爲了填補區域金融服務空白,先後放開了村鎮銀行、民營銀行牌照,地方中小金融機構又出現一輪擴容。當前,有部分優秀的城商行、農商行、民營銀行脫穎而出,但也有部分地方中小金融機構出現了經營困難。歷史經驗表明,金融牌照需要有足夠的資本實力、豐富的業務管理能力、完善的公司治理機制作爲支撐,而地方在不具備這些條件的情況下也申請並獲得金融牌照,就爲後面問題的爆發埋下了隱患。地方熱衷於申請金融牌照,一個重要的動機是增加對本地金融資源的掌控力。這使得一些地方中小金融機構在很大程度上要充當地方政府的“錢袋子”,扭曲了經營行爲。

因此,要想中小金融機構實現長期穩健發展,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建立起長效機制。一是確立嚴格的中小金融機構准入標準,並且長期堅持,杜絕出現“運動式”發放金融牌照。二是限制地方政府對金融機構的經營幹預。對於地方金融機構參與地方債務,要參照關聯交易的規定來進行管理。三是立足當地開展特色化經營。在經營能力不足的情況下盲目擴張,反而會帶來更多的風險隱患。

探索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的長效機制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是當前我國經濟中的一個風險點。2022年末,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35.07萬億元,全國城投平臺有息債務爲62.61萬億元,合計是97.68萬億元。而地方政府綜合財力爲27.98萬億元②,廣義債務率達349%。當前,地方債務問題已經成爲我國宏觀槓桿率居高難下的癥結之所在,而且借新還舊導致大量資金空轉,擠佔了寶貴的金融資源。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地方債務問題,就是要探索建立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長效機制。

當然,地方債務問題背後有着十分複雜的原因,比如央地財稅關係,地方官員的考覈機制,以及對投資拉動型經濟增長模式的依賴等等,已經遠遠超越了金融風險的範疇。所以,建立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長效機制至少要從以下幾個維度着手。一是在制度框架上調整央地財稅關係,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客觀需要的分稅分級財政體制,讓地方政府的權責利對等起來。二是強化地方債務的官員問責機制,讓地方政府官員既要爲經濟發展負責,也要爲債務風險負責。三是加快經濟增長模式轉換升級,着力培養實體經濟的內生增長動能。在此基礎上,逐步整頓治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剝離城投類業務以及相應的政府信用,成爲獨立覈算自負盈虧的普通國企。

探索構建房地產金融管理長效機制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完善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這爲構建房地產金融管理長效機制提供了方向指引。

過去一段時間裡,房地產金融的管理思路更多體現的是微觀審慎思想,出臺“三條紅線”“兩個集中度”管理的政策意圖是化解房地產金融的風險隱患,防範房地產泡沫風險,維護金融系統安全。然而,隨之而來的是房地產市場陷入低迷,衆多房企出現流動性危機,銀行資產質量受到衝擊。

宏觀審慎是國際金融界在2008年次貸危機後提出的金融管理理念,核心就是要吸取次貸危機的教訓,避免由於微觀審慎管理導致交易行爲的一致性並最終引發金融危機的合成謬誤。當前主流的宏觀審慎政策工具包括:附加資本監管要求、流動性和槓桿率監管要求、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管理,以及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但是這些政策工具都是針對金融機構,並沒有覆蓋房地產。事實上,金融穩定和房地產是高度關聯的,房地產其實是重要的系統性風險因素,但是從全球的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來看,卻系統性地忽視了對房地產市場的管理。所以,我國構建起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體系是十分有必要的,把房地產納入宏觀審慎管理的範疇是應有之義。根據宏觀審慎管理的基本原則,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建立起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房地產企業主體監管制度。房地產企業沒有資產負債比例監管要求,沒有槓桿率監管要求,也沒有流動性監管要求。這些監管工具都可以探索用於房企身上。符合監管要求的房企才能夠進入土拍市場,才能夠進行銷售備案。

二是健全房地產資金監管制度。商品房預售制度必須有完備的資金監管制度作爲保障,但是各地的預售資金監管制度執行力度不一,缺乏統一的法規約束,導致預售資金被違規挪用、提前支取的現象比比皆是。有必要借鑑我國香港地區在預售資金監管方面的經驗,補足制度短板,明確監管主體責任,保護好房地產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能讓預售資金成爲房企過度加槓桿的手段。

三是形成穩定、中性的房地產金融政策框架。房地產金融在過去十幾年間一直是國家進行房地產調控的重要手段。建議從頂層設計上要形成一個相對穩定、中性的政策框架,給社會、市場傳遞穩定的預期,這會更有利於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所在單位無關)

①數據來源: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

② 包括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以及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

作者單位: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董 治

Yhj_d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