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春節偷襲幾乎團滅軍分區司令部,陳賡:這麼窩囊的仗怎麼打的
在當年的現象級電視劇《亮劍》中曾有這樣一段情節:1942年年底,隨着386旅獨立團在晉西北越混越壯,成了日寇的心腹大患,鬼子頭目做夢都想剷除李雲龍和他的獨立團。
終於有一天晚上,鬼子組織了所謂的“特戰隊”奇襲獨立團指揮部所在的趙家峪村,由於獨立團內部出了叛徒,這次突襲打得老李倉皇逃竄並導致獨立團傷亡慘重,還差點要了政委趙剛的命。
鬼子奇襲趙家峪村抓走了李雲龍的老婆,直接成了後來晉西北大混戰和“平安格勒”戰役的導火索,這段情節令觀衆多年來一直津津樂道。
在真實的歷史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一段類似的戰例,事情同樣發生在旅長麾下的太嶽軍區,堪稱傷害很大,侮辱性極強。
1943年春,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已經進入了第12個年頭,度過了最爲艱難的1942年之後,在山西北部堅持抗戰的八路軍太嶽軍區軍民終於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人民戰爭讓鬼子焦頭爛額
處於人民戰爭團團包圍中的日寇也知道自己江河日下,如同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但他們的殘暴行徑不僅沒有收斂,反而越來越瘋狂。
1942年11月,日寇第69師團出動了3個大隊和20多個縣的“皇協軍”,共約一萬多人,兵分9路進犯位於北嶽抗日根據地的沁源縣。
敵人來勢兇猛,於當月底佔領了沁源縣城,日僞軍這次並不像以前的“掃蕩”,搶掠一番就撤走,而是把這裡劃爲所謂的“北嶽剿共試驗區”,妄圖徹底摧毀這塊根據地。
沁源是座大城,當時太嶽軍區還沒有攻打這麼大縣城的裝備,爲了粉碎敵人的陰謀,時任太嶽軍區司令員陳賡以軍區第38團和第25團、第59團各一部在縣大隊、區小隊和民兵武裝配合下,對沁源實施了長期圍困。
從1942年底開始,只要出了沁源城門,鬼子和漢奸的生命就只能以分鐘來計算。
襲擊鬼子據點的八路軍
這時,在沁源的鬼子和僞軍才知道了什麼叫做“進來容易出去難”,他們一旦出門“掃蕩”,就會受到八路軍和民兵的持續打擊,損失慘重。
後來,鬼子又派出漢奸到縣城以外的幾個村組織所謂的“維持會”,企圖從當地徵集給養和勞動力。
但各級黨委組織羣衆和漢奸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堅決不“維持”,爲了防止鬼子搶糧徵糧拉壯丁,縣城周邊幾個村的老百姓在八路軍的組織動員下陸續轉移,把水井全部填死,帶不走的東西也都破壞掉了。
呆在沁源縣城裡的敵人每天得吃得喝,周圍又搶不到糧食,這就需要根據地外面的鬼子出動大量輜重部隊,把糧草運到沁源,可是糧草運到半路又常常被游擊隊所騷擾奪取,真正送進沁源的十不存一。
至於取水就更麻煩了,因爲水井都被填死,鬼子只能到沁河邊上打水喝,挑水的鬼子又經常被對岸埋伏的八路軍神槍手打死打傷,水成了用命換的資源。
八路軍搶收麥子
1943年1月,日寇第36師團以水川聯隊齋藤大隊接替被圍的伊藤大隊,結果齋藤大隊在一路上被八路軍以麻雀戰頻繁襲擾,又不斷踩響地雷,30多公里的路傷亡百餘人。
伊藤大隊撤去安澤也不敢走大路,只能走小路,隨後被八路軍尾追,死傷了50多人。
日寇雖然被搞得焦頭爛額,但這次似乎是鐵了心地不肯撤退,於是雙方在沁源城形成了暫時的僵持。
經過幾個月的鬥爭,眼看沁源縣城裡鬼子的各種圖謀都被挫敗,已經無計可施,八路軍中層和基層幹部出現了一定的輕敵情緒,認爲鬼子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我們很快就能把他們趕出根據地。
1943年2月中旬,就在太嶽軍區第一軍分區軍民歡度春節,沉浸在即將勝利的喜悅中時,發生了一起損失極其嚴重的事件。
今天的第一軍分區司令部
2月17日晚上,齋藤大隊抽調了300多鬼子和500多僞軍,趁着夜色突然包圍了第一軍分區在沁源城東的鬆交村駐地。
據我方戰後總結資料顯示,一分區事先對敵人的突襲毫無準備,當時還請來了戲班子、搭了戲臺,準備在2天以後的元宵節唱大戲。
鬼子方面的資料顯示:齋藤大隊是17日下午16點下達命令,21點出發,18日凌晨6點不到抵達鬆交村以西200米處,約6點20分終於被我方哨兵發現後投擲手榴彈,日寇見行蹤已經暴露,遂突然攻入。
敵人的出現令我軍措手不及,只能倉促迎戰,一分區司令部的許多人當時還在睡覺,只聽見外面槍聲大作,隨後鬼子就衝了進來,數十人當場被俘。
一分區負責保衛任務的是一個警衛團,雖然號稱團級編制,但總人數也就三四百人,武器裝備更是遠遠不如鬼子。
進村的鬼子
再加上事先沒有準備,鬼子在漢奸的指引下直搗軍分區指揮部,造成上下失聯,此戰中警衛團簡直就沒有打出什麼像樣的抵抗。
混亂中一分區司令員蘇魯和第一副政委王觀潮大冬天衣服都沒來得及穿,在警衛人員掩護下狼狽從後院牆低矮處逃到北山倖免於難。
更離譜的是,在17日晚上時任軍分區參謀長的呂堯卿曾經2次接到在沁源城外蹲點的偵查員敵情報告,顯示城裡的鬼子有出動的跡象,但呂參謀長均未予以重視。
鬼子衝進軍分區指揮部後,住在一起的呂堯卿和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劉正平,還有電臺隊長、譯電員一起被俘,指揮部被搗毀,導致軍分區在外圍的其他部隊也未及時收到前來救援的信息。
而其實第一批進村的鬼子只有一箇中隊的兵力,齋藤帶着鬼子主力一直待在村外的高地上,在發現八路軍潰敗之後才下令追擊。
鬼子軍官
2月18日鬼子在鬆交整整待了14個小時,從容破壞了軍分區的通訊系統和糧倉,還搶走了電臺和密碼本,氣焰十分囂張,直到晚上19點40分才整隊撤回沁源,根據日方的戰報,此戰中鬼子僅有一人受傷。
而八路軍這方有55名軍分區各級人員被俘,還有五六百羣衆被鬼子抓走,18名幹部和部分戰士犧牲,損失慘重。
幸虧在鬼子帶着俘虜撤回沁源縣半途中,聞訊的軍分區部隊終於趕到,當即對鬼子進行了截擊,雙方在夜色中一番槍戰,各自損失均微,呂堯卿、劉正平和部分被俘人員趁亂逃出。
2月18日這次突襲是太嶽軍區抗戰史上損失最大的事件之一,一分區部隊的表現糟糕,堪稱軍區的奇恥大辱,陳賡得知後十分震怒,想不通這麼窩囊的仗是怎麼打的。
從來只有八路軍奇襲鬼子,沒有鬼子奇襲八路軍的事,沒有想到積年打雁,如今居然被雁啄了眼睛!
你們說說看,這麼窩囊的仗是怎麼打的
3月1日,陳賡對一分區遭到奇襲的事件發文專題總結,指出了三個主要原因:
第一點自然是軍分區的領導同志,特別是參謀長對敵情極度麻痹,使敵人有機可乘,竟敢在八路軍佔據優勢的夜間悄悄出城,一夜行軍40公里,對我指揮部突然包圍襲擊。
而鬼子能夠在夜間行軍40公里,也可見在路上我軍沿途的地方武裝、民兵未對其進行騷擾和襲擊。
第二點則是在軍分區司令部被包圍時,我59團(還是太嶽軍區的基幹團)採取了消極逃避的態度,沒有派隊伍堅決解圍,使得敵人在鬆交村進行了長時間的搜索破壞。
還有第三點,鬼子利用了八路軍方面在屢次勝利以後的麻痹心態,派出漢奸僞裝成歸隊的被俘人員,混入我軍分區內部進行偵察,將我之底細瞭解得十分清楚。以至於敵人竟敢派出不到千人的兵力突襲我軍分區機關。
太嶽軍區領導和日本人反戰同盟成員
陳賡警告說:如果在領導上麻痹輕敵,就會給敵人以打擊我們的空襲,會造成革命利益的慘重損失!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在鬆交的失利之後,太嶽軍區重新做出規定,要求在上級機關被包圍時戰鬥部隊必須不惜犧牲堅決解圍,以減少或挽救大的損失。
同時,軍區還嚴抓了鋤奸防諜工作,加強對被俘歸隊人員的考察和防範,以遏制日軍的滲透活動。
血的代價是沉痛的,太嶽軍區所屬各部隊和機關深刻地學習了這次事件帶來的教訓,在思想上和備戰工作上做了相應的整頓和落實,在後續2年中有效地遏制了日寇的奔襲和暗算。
儘管在鬼子的奇襲中受到挫折,但太嶽軍區對沁源的包圍卻沒有放鬆,雙方圍繞着縣城的爭奪曠日持久,鬼子直到1945年4月才徹底滾出了沁源縣城,期間日僞軍爲了保住這座城總共投入兵力2萬多人,傷亡4200多人。
鬼子就是被這樣的部隊打跑的
在殘忍和狡詐的日寇鬥爭中稍不留意,隨時都可能付出生命和鮮血的代價,這纔是真實的抗戰,由此可見勝利的來之不易!
最後再多說兩句:後來,呂堯卿擔任過太嶽軍區參謀長、解放後任山西省軍區副參謀長(正師級),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再後來轉爲負責體育工作。
劉正平在抗戰勝利後擔任過晉冀魯豫軍區供給部副部長(至1945年底),再後來網上就找不到他的信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