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可搜出低俗內容 部分App“青少年模式”存不足

互聯網App的防沉迷“青少年模式”效果如何?日前,人民網選取了抖音、快手、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鬥魚虎牙嗶哩嗶哩、微信、微博十款涉及互聯網直播、視頻播放、遊戲社交內容形式的App進行實測。

結果發現,十款互聯網App均已上線“青少年模式”或針對未成年設置了使用門檻權限。但在具體操作中,各家平臺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強弱不一。比如微信App在“青少年模式”下,其視頻號仍可搜索到低俗內容,愛奇藝旗下的“愛奇藝隨刻”App並未上線“青少年模式”等。

另外,互聯網App在退出或取消設置“青少年模式”時,方式方法也不相同。部分App只需要輸入“青少年模式”設置密碼就可輕鬆退出,或者通過點擊“忘記密碼”進行賬戶手機短信驗證,即可退出操作。

部分App的“青少年模式”仍有低俗內容

自2019年由國家互聯網信辦公室牽頭,互聯網短視頻平臺和直播平臺試點上線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統”以來,衆多互聯網內容App陸續上線了“青少年模式”,對未成年人在使用時段、時長功能和瀏覽內容等方面進行規範

今年6月1日實施的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明確網絡遊戲、網絡直播、網絡音視頻、網絡社交等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針對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務設置相應的時間管理、權限管理、消費管理等功能。

人民網實測發現,十款App雖然涉及的網絡內容形式不同,但都已經上線了與“青少年模式”相關的系統,對使用時長、觀看直播、充值打賞等行爲進行了限制。比如,抖音、快手App在青少年模式下,晚上22時至凌晨6時被禁止使用,單日瀏覽量超過40分鐘也需輸入密碼才能繼續使用,並且不能使用私信聊天、直播、充值、打賞、提現等功能。

但微信App等在“青少年模式”下依然存在漏洞。微信App在“青少年模式”下,視頻號可以搜索出低俗內容,並可以鏈接到遊戲服務號進行遊戲下載安裝。

微信視頻號在“青少年模式”下可以搜索出低俗內容。製圖黃盛

微信視頻號在“青少年模式”下可以下載成人遊戲。 製圖:黃盛

甚至在視頻號搜索欄輸入“mariguana”(大麻)會出現疑似吸食大麻的相關視頻。

在實測中人民網也發現,儘管愛奇藝視頻已上線了“青少年模式”,但其旗下的“愛奇藝隨刻”App並未上線“青少年模式”,並可以推薦低俗內容,未對未成年的使用行爲進行規範。具體如下:

愛奇藝隨刻App推薦低俗內容和遊戲。 製圖:黃盛

App退出“青少年模式”方式方法不同

在上述十款互聯網App設置“青少年模式”後,未成年人的上網使用行爲獲得了一些規範。但未成年人若想退出或取消設置“青少年模式”,各個App要求的操作方式方法並不相同。

具體來看,退出方式相對比較簡單的是抖音、快手、虎牙、微信、嗶哩嗶哩、微博等。這些App只需輸入賬戶設置“青少年模式”時的密碼,就可直接退出或取消設置,操作過程相對簡易。

愛奇藝退出“兒童模式”界面。 人民網 黃盛攝

在愛奇藝App上,如果想退出“兒童模式”,只要準確做出計算題即可;在抖音App、微博App上退出“青少年模式”時,需要填寫註冊賬戶的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碼。

如果未成年人在退出或取消設置“青少年模式”時不知道賬戶註冊密碼,也會有相應的方法進行操作。

具體來看,嗶哩嗶哩、騰訊視頻、優酷視頻如果在退出或取消設置“青少年模式”時“忘記密碼”,需要發送郵件到指定郵箱,還需要在郵件或上傳圖片中出現由賬號註冊人手持身份證和手寫說明文件的圖片,操作並不簡單。在快手App上,未成年可以通過點擊“忘記密碼”,繼而輸入賬戶手機號獲取短信驗證碼,進行退出或取消設置“青少年模式”;在微信App上,未成年則需要重新設置密碼再進行退出或取消設置。

平臺責任不可推卸,社會多方應需共管

對於互聯網平臺對未成年人上網行爲進行規範的討論由來已久。監管部門也在不斷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加大治理打擊力度。在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安排部署的“新風2021”集中行動中,就將“深層清理網上對未成年人具有誘導性的不良內容”“督促網絡平臺實施‘青少年模式’”作爲“護苗2021”專項行動的重要內容。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在6月1日開始實施。其中的網絡保護篇規定網絡遊戲服務提供者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時至次日八時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遊戲服務。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不得爲未滿十六週歲的未成年人提供網絡直播發布者賬號註冊服務;爲年滿十六週歲的未成年人提供網絡直播發布者賬號註冊服務時,應當對其身份信息進行認證,並徵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同意。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朱巍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實施後,互聯網平臺落實“青少年模式”不僅只是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的表現,也是法律要求。若存在漏洞,說明互聯網平臺的這項工作落實得還不實不細,要加強審覈,提高對青少年用戶的識別精準度

陝西恆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律師趙良善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根據6月1日實施的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及關於預防未成人網絡防沉迷等相關通知,互聯網App設置的“青少年模式”應當起到內容過濾、審覈、篩查等作用,屏蔽可能帶有色情暴力、侮辱、誹謗、暴力的網絡內容,保障未成年人所接觸的網絡內容符合未成年人成長需求。

趙良善分析稱,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66條、第79條等相關內容規定,互聯網App涉及色情等內容,不僅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還輕則涉嫌傳播淫穢物品,面臨治安處罰,重則涉嫌刑事犯罪,或被追究其刑事責任。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發現網絡產品、服務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有權向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或者網信、公安等部門投訴、舉報。

朱巍認爲,互聯網平臺對未成年人上網行爲的規範也應是社會多方共管共治。監管機構應加強對互聯網平臺違規行爲的打擊,家長和監護人作爲未成年上網的“第一責任人”,應在日常生活中引導未成年人合理安排網絡時間,加強對未成年人上網行爲的監督和引導。

趙良善建議,網絡運營者應強化App等軟件的技術設置,對運營軟件進行測試、報備、檢測後方可運營;加強文化、網信等監管部門對於網絡軟件內容的監管、審查,確保面向未成年人使用的軟件合格、內容合法;還需進一步制定、完善相應法律的實施細則,明確各類情形的執法權限和處罰責任,落實各監督主體的監督職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