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強壓智慧工人?當人力將被機器取代,這一項纔是企業資產

中菲國際物流集團東吳企管所共同舉辦財經講堂,由法商講座教授陳沖領軍,探討人工智慧時代來臨的挑戰與迴應。▼(圖/東吳企管所提供)

記者林淑慧/臺北報導

科技大廠搶進人工智慧(AI)領域,恐衝擊人類工作權,前行政院長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陳沖表示,AI的發展可能取代部分勞動力,當人力可能不再是企業資產,「但人腦絕對是資產。」

中菲行國際物流集團與東吳企管所共同舉辦財經講堂,昨以「人工智慧強壓智慧工人?當人力不再是資產!」爲題,邀請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蔡榮騰、微軟全球助理法務長施立成、104人力銀行數據呂承諭、News 98《世界一把抓》廣播節目主持人鄭麗文以及東吳企管系尚榮安教授,共同探討人工智慧時代來臨的挑戰與迴應。

人工智慧將在未來十至二十年間,隨着機器學習快速發展,人工智慧將在各領域大幅應用,引發外界關注企業內部的重複性勞作,或是簡單腦力和體力勞動型的工作,將被機器人取代。

對於人工智慧取代人類工作的議題,陳沖表示,資訊科技確實提高了人的生產力替代掉很多資源投入,當企業組織逐漸扁平化,人力可能不再是資產,但人腦絕對是資產。

「未來不是人與機器的戰爭,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東吳企管系教授尚榮安指出,未來人工智慧能協助判讀大量資訊、處理法律財務、會計、醫學新聞專業問題,以替代目前工作流程中需要依賴人力處理的瓶頸

不過,尚榮安指出,機器需要訓練,缺乏彈性能力有限,無法完全取代人力,未來將是「人機合作」的時代,以解決人口老化與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成本問題方面,尚榮安說,機器人能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資料,大量簡化工作流程並提高可靠度。但是在建置資訊科技系統時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這也是企業最關心的成本問題,在自動化設備投資成本與效益間需有更多考量

針對人工智慧大軍壓境,陳沖最後引用前美國國防部長Donald Henry Rumsfeld名言:「可怕的不是知道已經知道的事情,而是那些不知道的不知道的事情。」在臺灣面臨人口老化與勞動力欠缺的當下,人工智慧也許正是替代選項